消费表现的“强”与“弱”

消费表现的“强”与“弱”
2023年03月28日 09:23 格隆汇APP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赵伟宏观探索,作者:赵伟团队

摘要

近期出行相关消费修复较好、耐用品较弱,需关注服务业就业改善带来的消费修复

3月服务消费表现如何?中高线城市跨区商务出行持续提升,或带动相关服务消费需求释放。

年初以来,服务消费迎来两轮修复,首先是春节大量返乡人群带动的报复性消费,节后居民出行常态化后明显放缓。今年春节返乡力度加大,直接带动中低线城市场景修复相关的服务消费报复性反弹,比如:春节前后三线城市代表餐饮流水恢复强度提升幅度大于一线;开工复产后,居民出行回归常态化带动场景相关服务消费修复有所走弱。

3月中高线城市跨区商务出行持续改善,再次带动相关服务消费需求释放。3月地铁客流等市内人流指标修复放缓,但跨区商务出行提升,3月商务出行意愿指数从1月的0.6提升至1.3,代表商旅APP活跃用户远超过往;相较之下,中高线城市提升力度更大,上周一线、新一线城市执行航班架次已达2019年同期121%、远超二三线城市的98%。

近期商品消费表现如何?场景相关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高端耐用品修复较好,但总体商品消费弱于服务。

场景修复带动出行、场景相关商品消费回暖,亦带动受场景压制的婚庆等积压刚需持续释放。1-2月服装鞋帽、化妆品等社零明显改善,指向出行类商品消费修复;百货店等线下零售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网上零售回落4个百分点,金银珠宝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年内婚礼档期咨询量显著提升,指向前期受场景压制的商品消费需求仍持续释放。

相较于其他可选消费,以汽车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总体回落,但高端消费市场显著回暖,指向高收入人群消费修复相对较好。年初汽车销售总体显著走弱、2月有所改善、但3月进一步下行,销售同比由0.8%回落至-11.3%;但分价位来看,高价位车型销售显著提升,70万以上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倍、而20万以下汽车销量回落46%。

未来消费应关注什么?服务业、消费制造业景气改善或带动居民就业、收入、消费改善,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

场景相关消费恢复带动服务业、消费制造业景气好转,进而带动居民就业、收入改善。场景相关服务、商品消费修复直接带动相应行业景气改善,比如:2月服务业PMI较去年12月提升16个百分点、增幅远超制造业PMI,1-2月服务生产指数同比创2022年新高;景气改善带动相关就业修复,2月服务业从业人员PMI较12月提升6.3个百分点。

相较之下,就业更多集中在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改善所带动的消费需求释放仍需关注。过往经验显示,疫情对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冲击更为明显,对消费的抑制更强;当前消费者就业、收入信心仍处低位,消费意愿低迷,但伴随服务相关活动快速修复,就业相对集中在服务业等的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消费或有望进一步改善。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数据统计存在误差或遗漏。

正文

1. 3月服务消费表现如何?

年初服务相关消费快速恢复,引发市场关于服务消费修复能否延续的关注。年初消费明显回暖,1-2月社零同比增长3.5%;相较之下,服务消费提升力度更大,以餐饮业为例,1-2月1-2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较去年12月提升23.3个百分点;服务消费显著回暖对应的是,服务业PMI由去年12月的39.4%提升至今年2月的55.6%;年初服务消费实现“开门红”,引发市场对后续服务消费修复能否延续的关注。

年初以来,服务消费迎来两轮修复,首先是春节大量返乡人群带动的报复性消费,节后居民出行回归常态使需求有所回落。年初场景约束放松下,春节返乡力度明显加大,直接带动中低线城市场景相关服务消费报复性反弹,三线城市代表连锁餐饮流水较2021年同期的恢复强度由1月初的25%提升至1月底的200%,相较之下,一线城市由25%提升至110%。开工复产后,居民出行回归常态化,地铁客流、城市拥堵等市内人流指标修复明显放缓,对应服务消费明显走弱,截至3月中旬,全国代表连锁餐饮流水仅为2021年同期的72%。

3月以来,市内人流恢复放缓、中高线城市跨区商务出行活动持续恢复,指向当前服务消费修复逻辑转向商务出行带动相关需求释放。3月以来,反映市内人流恢复情况的地铁客流、城市拥堵等指标修复明显放缓,但跨区商务出行明显提升,比如:3月商务出行意愿指数从1月的0.6提升至1.3,节后代表商旅APP活跃用户数远超过往。同时,节后一线、新一线城市航班执行架次维持高位、分别为2019、2021年同期水平的120.8%、98.4%,相较之下,二、三线城市执行航班相对较弱,分别仅为2019、2021年同期水平的96.7%、87.7%,指向节后中高线城市商务出行活动恢复更为明显。

2. 近期商品消费表现如何?

商品消费修复分化,服装鞋靴、化妆品、金银珠宝等部分可选品消费明显改善,但通讯器材、汽车等耐用品消费明显回落。总体来看,年初商品消费修复明显不及服务消费,1-2 月社零商品零售同比增长2.9%、明显弱于餐饮收入9.2%的增幅;同时,商品消费修复结构明显分化,1-2月金银珠宝、化妆品、服装鞋帽等可选消费品零售同比分别较去年12月提升24.3、23.1、14.2个百分点至5.9%、3.8%、0%;相较之下,多数耐用品消费增速进一步回落,通讯器材、汽车零售同比分别较去年12月回落3.7、14个百分点至-8.2%、-9.4%。

与服务消费相同的是,场景修复带动出行相关商品的增量需求,亦带动前期受场景压制的婚庆等积压刚需持续释放。服装鞋帽、化妆品等总体消费改善的同时,线上销售走弱,恢复强度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16.3、9.2个百分点;1-2月便利店、百货店等线下消费零售额同比分别较去年12月提升6.3、14.8个百分点,而网上零售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均指向线下场景修复直接带动出行、场景相关的商品消费需求释放。年初金银珠宝销售同比较12月提升24.3个百分点,46%的金银珠宝需求来自婚庆;同时,今年年初热门婚礼档期预约咨询量较去年年底显著提升,指向受场景压制的商品消费积压刚需仍在持续释放。

近期汽车等耐用品消费总体延续回落、但高端市场消费明显回暖,指向高收入人群消费修复相对较好。年初汽车销售总体显著走弱、2月有所改善、3月进一步下行,销售同比由0.8%回落至-11.3%;细分来看,高价位车型销售显著提升、低价位车型销售快速回落,70万以上汽车销量同比提升6.1倍,相较之下,40万至70万车型销量回落幅度较小、较去年同期回落17.4%,远低于20万以下车型45.9%的回落幅度,指向耐用品消费总体回落,但对收入改善依赖度较低的消费显著修复。服务消费亦展现类似特征,近期经济型至中高档酒店入住率较2019、2021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但已售客房平均单价远超过往同期。

3. 未来消费应关注什么?

商务出行提升、场景相关商品消费恢复带动服务业、消费制造业等行业需求改善、景气好转。出行、场景相关消费显著恢复直接带动服务业景气改善,比如:2月服务业PMI、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分别较去年12月提升16.2、12.5个百分点、增幅明显高于制造业PMI、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的5.6、5.6个百分点;服务业需求快速修复带动服务业生产快速回升,1-2 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上行6.3个百分点至5.5%,是2022年以来的新高。

服务相关行业景气改善或进一步带动居民就业、收入改善,尤其是就业更多集中在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的中低收入群体。服务业景气改善进一步带动相关就业修复,2月服务业PMI从业人员分项较去年12月显著提升6.3个百分点,与制造业从业人员差值显著收窄。从工资水平来看,从事居民服务、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就业人员普遍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因此,服务业生产、景气改善或带动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的居民收入改善。

当前高收入群体消费已显著回暖,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改善带来的消费需求释放仍需关注。过往经验显示,疫情对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冲击更为明显,2020年中低收入人群收入降幅最大、超2.8个百分点,对消费的抑制更强;同时,消费者就业、收入信心仍处低位,消费意愿相对低迷,指向当前掣肘消费修复的核心因素仍在于与收入改善关联度较大的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改善和消费需求释放。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年初以来,服务消费迎来两轮修复,首先是春节大量返乡人群带动的报复性消费,节后居民出行常态化后明显放缓。3月中高线城市跨区商务出行持续改善,再次带动相关服务消费需求释放。

(2)场景修复带动出行、场景相关商品消费回暖,亦带动受场景压制的婚庆等积压刚需持续释放。相较于其他可选消费,以汽车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总体回落,但高端消费市场显著回暖,指向高收入人群消费修复相对较好。

(3)场景相关消费恢复带动服务业、消费制造业景气好转,进而带动居民就业、收入改善。相较之下,就业更多集中在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改善所带动的消费需求释放仍需关注。

风险提示

1、 疫情反复。疫情演绎仍存在不确定性,仍需紧密跟踪各地疫情演变及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的潜在扰动。

2、数据统计误差或遗漏。一些数据指标,可能存在统计或者处理方法上的误差和偏误;部分数据结果也可能受到样本范围、统计口径等影响。

注:本文节选自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03月28日发布的消费表现的“强”与“弱”

报告分析师:赵   伟  SAC 编号:S1130521120002;杨 飞  SAC 编号:S1130521120001;李雪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