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偏好怎样的“固收+”基金?

投资者偏好怎样的“固收+”基金?
2023年04月27日 13:51 格隆汇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靳毅;作者:国海固收团队

2023年一季度,股市持续向好、热点频出。而债市方面,正如我们在《“资产荒”何时反转?》中所提到的,受2022年底“理财赎回潮”的影响,公募基金普遍转向短券,导致机构“欠配”现象较为严重,各期限、各品种的信用债利差进入深度压缩,对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产生了显著影响。

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固收+”基金的业绩表现如何?在资产配置上有哪些变化?在经历2022年市场大幅调整后,投资者对“固收+”产品的定位及需求又有怎样的调整?

1、规模:偏债型产品更受欢迎

2023年一季度,“固收+”基金整体规模有所下降,但偏债型产品相对更受欢迎。截至2023年3月31日,“固收+”基金共有1,899只,合计规模2.12万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13%。从各细分种类来看,主要是偏债混及灵活配置产品降幅明显,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的规模环比变动幅度则比较小。

这也反映出,在经历2022年市场的大幅调整后,当前“固收+”的投资者对产品的定位更偏向于获取稳健收益,并不偏好弹性较高的“权益-”策略。尤其在一季度股市整体表现较好的背景下,追求弹性的投资者更可能直接转向股票型基金。

具体来看,“固收+”基金的存量规模和新发产品规模环比均有所好转。

(1)存量产品方面,一季度存量的“固收+”基金净赎回规模为1229。83亿元,较去年四季度的“赎回潮”时期已有明显好转,但仍处于近四年来的较低位置。

(2)新发产品方面,2023年一季度共发行43只“固收+”基金,对应季末规模在307。3亿元,较去年四季度增加129。4亿元,新发产品的单位规模明显增加。

从基金管理公司来看,光大保德信、富国、汇添富、嘉实基金等机构的在管规模占比明显增加。截至2023年3月31日,易方达管理的“固收+”基金规模为2407.84亿元,仍位居首位;占全部“固收+”基金市场规模的比重为11.34%,较2023年12月底增加0.13个百分点。

而光大保德信、富国、汇添富、嘉实基金所管“固收+”基金规模占比则有明显增加,相较于2022年四季度末,占市场规模的比重分别抬升了0.33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0.14个百分点和0.14个百分点。

从单个基金角度来看,较稳健的债券型基金相对更受欢迎。2023年一季度,基金规模变动排名Top10的“固收+”基金主要是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而进一步从风险收益表现看,各产品的最大回撤普遍在行业中位数-0.98%以内。这再一次证明了前文的结论,即当前“固收+”基金的投资者更偏好业绩稳健的产品。

2、业绩:快速修复

2023年一季度,权益市场持续上行,“固收+”基金整体表现较好。2023年Q1,各类“固收+”基金的区间回报中位数均在1%以上,其中,二级债基表现相对更优。同时,由于一季度市场行情较平稳,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各类“固收+”基金的最大回撤实现了近一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均在-1.5%以内。

3、纯债:“资产荒”下如何有效增收?

纯债方面,受到一季度“资产荒”的影响,机构处于“信用沉不下去,久期拉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为了有效增收,“固收+”基金在2023年一季度相应提升了杠杆水平,并继续减配利率债、增配相对高票息的信用债。具体来看:

(1)2023年一季度,“固收+”基金杠杆率中位数提升1个百分点至112.14%。在一季度,基金主要通过加杠杆的方式进行博弈,此外,3月MLF超量续作叠加央行宣布降准,债市流动性有所放松,这也进一步催化了基金杠杆交易的热情。

(2)利率债配置比例继续走低。2023年一季度,“固收+”基金普遍降低了对利率债的配置,与去年12月底相比,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持仓占净值比重分别减少0.61个百分点和0.89个百分点,达到3.03%和11.42%。这一方面是受前期“赎回潮”影响而持续缩久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投资于票息更高的信用债。

(3)在信用债方面,继续增配了二永债等非政策性金融债。“资产荒”下,各类信用债的信用利差均进入历史较低分位数区间,而其中,二永债利差相对较厚,具有一定性价比。因此,“固收+”基金继续增配了二永债等非政策性金融债,持仓占净值比重增加2.08个百分点至24.18%。

4、转债&股票:紧跟热点,减少暴露

2023年一季度,“固收+”基金在转债和股票这两大风险资产上的仓位均有所降低,在行业及个券选择上紧跟市场。具体来看:

在转债方面,“固收+”基金整体降低了仓位,价格中枢跟随市场有一定上行。2023年3月31日,“固收+”基金的转债持仓比例为10.74%,与去年四季度末相比降低了0.83个百分点。

而统计所有“固收+”基金所持有的110元以下、110-130元、130-150元、150元以上进入转股期转债数量的平均值,可以看出,随着2023年一季度转债市场持续上行,“固收+”基金所持有的转债价格中枢有所上行,但仍主要集中在130元以下的较低水平。

在股票方面,“固收+”基金的股票仓位有所回落。2023年3月31日,“固收+”基金的股票持仓比例为13.22%,较去年12月底减少0.6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因为一季度部分行业短期价格上涨过快、过高,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复苏的斜率仍待观望,出于稳健配置的目标,部分“固收+”基金选择减仓止盈、落袋为安。

在行业上主要增配了有色金属、电子、传媒等表现较好的热点板块。从重仓股所在行业的持仓比重变化来看,相较于去年四季度,“固收+”基金主要增配了部分市场热点板块,例如在AIGC带动下的电子、传媒、计算机等行业,以及受海外银行危机影响持续上行的黄金板块,对银行、非银金融等价值行业则有明显减持。

与股票型基金相比,“固收+”基金更多加仓了偏防御属性的有色金属、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行业,在股票型基金重点加仓的计算机、通信等TMT行业上的持仓比例则变化较小。在行业配置上虽然会追逐热点,但仍然偏稳健。

从重仓个股角度来看,“固收+”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进一步下调,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以降低持仓风险。

而从所有“固收+”基金对重仓股持有总市值来看,宁德时代、腾讯控股取代了平安银行、东方财富进入前十大重仓股,同时招商银行遭到较多减持。

这也再次反映出“固收+”基金减仓银行、非银金融的趋势,另外,部分行业持仓更加向头部公司集中,例如一季度虽然整体减仓表现一般的电力设备行业,但对宁德时代的持仓市值却有所抬升。

5、总结

总的来看,由于股市整体向好,且波动较小,2023年一季度“固收+”基金业绩表现明显好转,最大回撤实现一年来的最好水平。

在资产配置方面,面对债市的“资产荒”,“固收+”基金主要通过加杠杆、增配二永债等信用债的方式进行增收。而在股市热点频发的背景下,一方面紧跟市场,增配计算机、电子、传媒、有色金属等热点板块,另一方面也及时落袋为安,降低转债及股票的仓位水平。

此外,从一季度基金的规模变动来看,在经历2022年市场的大幅调整后,当前“固收+”的投资者对产品的定位更偏向于获取稳健收益,而不是弹性较高的“权益-”策略。也因此,未来在管理“固收+”产品的过程中,稳定抗跌或将成为相对最为重要的管理目标。

风险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相关结论主要基于过往数据计算所得,不能完全预测未来。报告采用的样本数据有限,存在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体市场的风险,且数据处理统计方式可能存在误差。

注:本文为国海证券2023年04月27日研究报告《投资者偏好怎样的“固收+”基金?》

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联系人:

刘 畅 SAC编号:S0350122080146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