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这起典型案例暴露出社会救(补)助资金领域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针对此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持续优化内部管控机制……”近日,五华区护国街道以案促改专题研讨会议召开,参会人员围绕近期发生的问题深入探讨交流,深入查摆漏洞、补齐短板。
市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通篇文章’”作出部署,强调保持“惩”的同时还要拓展“改”的深度。五华区纪委监委聚焦护国街道文庙社区工作人员职务违法案件,以“一案看一域”,深挖彻查社会救(补)助资金领域“完善台账”背后的“监管缺位”“纸上作为”“执行变味”问题,“查、改、治、建”一体发力,确保社会救(补)助资金廉洁高效使用。
“细剖”问题根源 精准号脉查症结
为让社会救(补)助的各项资金准确、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五华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选取“动态数据核验”为切入口,联动民政、公安、人社等部门成立工作组,结合“社会救(补)助资金监督模型”发现的问题线索,全面厘清社会救(补)助资金申请、核查、审批、发放运作流程,联合街道、社区对近2年来领取社会救(补)助资金人员开展全覆盖核验。
“结合‘信、访、网、电’收集到的社会救(补)助资金领域问题和核查发现问题,围绕救(补)助资金安排、管理、发放等环节开展靶向监督,深入剖析问题症结。”五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阶段性排查,共发现问题60余个。
从单个案例切入深度剖析领域共性问题,五华区纪委监委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社会救(补)助工作制度不全、机制不畅、实施落实难等问题,督促民政、人社等部门联合制定《五华区社会救(补)助资金专项整改工作方案》,整理形成《五华区社会救(补)助资金问题整改一览表》,按时序抓实整改。针对涉及群众个人利益问题,坚持“以快为要”,建立“一人一档”工作清单,定责定人定时,部门落实一件纪委销号一件,目前解决应保未保问题19个,督办应退未退件11件。
“严督” 整改全程 动真碰硬求实效
“作为部门‘一把手’,要将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推动社会救(补)助政策规范实施,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利益。”五华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和区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对民政、人社、街道等发案部门“一把手”进行约谈,抓住“牛鼻子”,把问题讲清、责任讲透,着重强调“价值偏移”问题修正,面对面交办整改任务,发出问题提醒书6份,督促各部门“一把手”带头履职抓整改,强化压力传导,拧紧责任链条。
同时,五华区纪委监委坚持“宽严相济”,综合考量制度机制保障、基层工作压力等客观因素,对一般性问题以第一种形态处置16人次,着力保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对社会救(补)助资金领域工作作风不实、履职不当、损公肥私等问题重拳出击、严查快办,迅速形成强大震慑。截至目前,处置相关问题线索25件,立案6起,党纪政务处分5人。
为抓实以案促改工作,区纪委监委督促民政、人社、街道等单位及时召开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对照案件中暴露出的责任不实等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现场通报典型案例、由当事人宣读自我剖析书、播放社会救助资金领取群体生活实况视频、发放《五华区警示教育读本》等方式,教育党员干部知敬畏、体民生。
“精解” 打通梗阻 标本兼治促发展
“社会救(补)助资金领取对象通常行动不便、年龄偏大,经常找不到人、打不通电话,无法核实相关情况,导致社区干部开展入户核验面临非常大的困难。”针对发现的问题,五华区纪委监委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争取资金、人力支持,建立了云南省首家“救(补)助人员动态人脸核验系统”,解决了“每月进行一次人员认证”“定期入户走访”实施难的问题。
“救(补)助人员动态人脸核验系统”目前已在高龄补贴工作板块试行。系统运行以来,3天内实现26700人的认证,核验速度同比提高85%,且准确度高达99%。
社会救(补)助资金面临监管链条长、点多面广、廉政风险较高的问题。五华区纪委监委聚焦案件查办发现的制度漏洞、监管缺失、责任缺失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推动区民政局、人社局制定《五华区完善社会救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部门监督、指导责任。
五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围绕人员评估、制度落实、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深入排查,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资金监管、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等监督建议,确保救(补)助资金规范发放、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以精准监督牢牢兜住民生保障底线。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胡波
责编:曾欣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