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投资理财学会这三板斧,你的钱就不会跑路

P2P投资理财学会这三板斧,你的钱就不会跑路
2017年01月18日 15:47 财经智库网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大P2P理财平台也开始陷入一种近乎疯狂的营销状态。几乎每天都可以在各大论坛或者QQ群里看到“抽奖、送现金、送iphone7”这类能够刺激到投资人兴奋点的词语。而作为已经结束的P2P监管元年,2016年也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各大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合规化的过程。

2016年终盘点:网贷平台的阵痛与蜕变

回顾2016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从很大程度上改写了传统金融格局,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平台越来越合规化、平台门槛的设立也越来越高,使得行业平台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同时监管高压环境的影响下,平台运营能力和风险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截止2016年底,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下降到了2448家,相比2015年底减少近千家,全年停业整顿问题平台达1700多家。而2016年全年P2P行业成交量则达到20638余亿元,相比2015年全年成交量上涨110%;行业总体贷款余额达到8162余亿元,同比上升101%,同时,2016年行业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近日,国内知名P2P网贷行业门户网站“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对外发布了《2016年12月网贷平台发展指数评级》。评级报告显示,陆金所、宜人贷、点融网、人人贷、拍拍贷、微贷网、搜易贷、爱钱进、开鑫贷、投哪网,发展指数排名前十。

2016年是P2P的洗牌年,监管和合规是绕不开的话题。网贷监管办法、专项整治方案、资金存管指引等政策相继落地,问题平台纷纷暴露,经营不善平台选择主动退出,在监管强压下,寻求合规与发展成了留存平台的共同目标。

2017年展望:强者恒强

从过去的数据中我们发现,P2P行业整体规模和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而业内平台的洗牌还在持续,预计2017年,P2P行业仍将处于调整阶段,平台在合规及运营等方面的压力依然不容小觑。

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要求,网贷平台应当以银行直连的形式进行资金存管,是否能够接入银行资金存管成为评判网贷平台合规性的硬性指标。

根据第三方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746家平台对外宣称进行了资金第三方存管,占平台总数的26.63%。其中,579家平台宣称资金存管于第三方支付机构,26家平台宣称资金存管模式为联合存管,141家平台宣称资金直接存管于银行,银行直接存管的平台仅占平台总数的5%。

众多业内人士也表示,2017年或有八成左右的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被挡在银行资金存管门外,这些平台恐将遭遇整改或淘汰的命运。分析认为经历了持续整整一年的行业整治,预计2017年互金平台的数量将进一步下降,具体下降速度取决于平台是否合规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运营合规、背景雄厚的平台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更多资金的涌入使得“强者恒强”;而小平台若能在细分领域做好做专,赢得投资人的信任和青睐,也能实现细水长流式的盈利目标。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市场空间广阔,是今后平台业务转型的发力点。

回顾近两年最奇葩五大P2P跑路案

P2P一直都处于大众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害怕P2P的,质疑P2P的,唱衰P2P的,还有想撤离P2P的,更有甚者,一谈到P2P就觉得它下一秒就要跑路。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复盘过去两年的风险大案,如何避免踩雷辨别P2P真伪,让笔者为您献上几个妙招!

事件一:

先来说说曾经被称为传奇的e租宝,从2014年成立到2015年末跑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累计交易发生额做到高达700多亿元,实际非法集资500多亿元,涉及90余万人。正因为这种不太正常的交易量下,e租宝引起了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的注意。

这个当年花了重金在广告上,一夜之间出现各大主流媒体张扬的e租宝,凭借编造虚假融资租赁项目,以转让融资租赁项目债权支付高息为诱饵吸收资金,打着年收益平均14.6%的惊人数字,成功忽悠了大量的投资者,结果大部分投资者血本无归!

事件二:

e租宝出事之后,大大集团旗下项目CTC的资金兑付方面遇到困难,陷入了300亿元兑付危机,开始逼迫内部全体员工购买公司产品来度过危。据不完全统计,大大集团非法集资比e租宝还要搞出一个量级,也就大概是要接近千亿!据了解,大大集团于2013年成立,是有7年历史的企业上海申彤投资集团的子公司。其主要通过招聘扩大客户群体,以高薪吸引求职者然后要求在职员工必须购买大大宝5万元一年或10万元半年。

事件三:

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泛亚也出现庞氏骗局,涉及22万人,430亿资金追讨无门。而兑付危机的起因就是有色金属大跌,而泛亚的大炒,把炒有色抄家套住了,没资金兑付了。

据了解,泛亚主要是用新客户的钱支付给老客户,等到自己把市场中的有色金属收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形成垄断。而相对于现货市场,泛亚的各种产品交易价格,均享有很高的溢价,投资者主要是看中高利息。

事件四:

众筹拍电影的快鹿变成了“跑鹿”,因《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而备受瞩目的快鹿,被爆出应兑付的资金总额在100亿元左右,涉及投资者超过20万人。而快鹿则是利用电影项目做投机的工具,并将募集来的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套利。

事件五:

中晋空手套白狼做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庞氏骗局,中晋在2012年成立,主要用10%到25%不等的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用后来投资者的资金去支付之前投资者的本息,共涉及2.5万人,非法集资扔进去400亿,期间还通过买虚卖虚贸易空转以粉饰业绩。

e租宝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泛亚做贵金属交易所,快鹿做众筹拍电影,中晋做股权基金,他们的共性大致可概括为三点,一是,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诈骗犯罪;二是,他们都不是真正的P2P公司;三是,他们都被媒体、自媒体报道为P2P,以至公众谈P色变。

地标金融总裁刘侠风认为,金融的本质是风险控制,一个靠谱、值得投资的P2P平台,不是由是否有银行、国资或上市公司背景决定,也不是由是否有银行存管等决定,而是由P2P公司是否掌握优质的资产,是否有较高的风控标准决定。选择P2P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该平台是否在垂直领域有竞争力,它的资产质量能否达到较高的风控标准,这是最重要的。

P2P投资理财你得学会这三板斧

第一板斧:看平台规模大小。

P2P平台终于将两极分化,只有少数平台会变得更强大,大多平台会走向消亡。无疑,目前规模靠前的平台,比中小平台的生存概率要大得多。

什么样规模算大?最起码累计成交金额要在100亿以上;对于主打活期或3个月内短期产品的平台来说,至少200亿以上。小于这个规模的,除非你特别了解和信任,就干脆直接Pass掉吧。

一般平台的官网都能看到成交规模这个数字。除了特别牛的平台(比如陆金所),名气已经大到无需用这个数字来证明自己;如果没那么知名的平台,你又不能快速查看到相关数据,就当做它规模不达标吧,基本上错不了。

第二板斧:看平台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主要看两点,资金流向什么资产项目,以及单个项目是否超过新规的限额。平台的业务模式直接体现在它的投资项目上。通过平台官网或“我要投资”页面,随机挑几个项目,点进去看看。

如果是以散标为主的平台,那么个人借款额基本不超过20万,是提供车抵押的个人借款,或是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借款,就算是符合小额分散要求的业务模式,是比较好的。

如果是以债权组合产品为主的平台,就要具体去看项目详情中的资金投向介绍,上面的判断标准仍然适用。

如果是企业借款的话,单个企业借款额在100万之内的,是合规性比较好的。另外要留意借款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如果是房产、煤铁等不景气行业的,就直接Pass了。

第三板斧:看平台保障措施。

这就好比,判断一个男人是否值得托付终生,女人要看他是不是有责任感。一个理财平台能不能为你的投资负责任,这体现在它的保障措施里。

打开平台官网,一般都有“安全保障”这一栏。点进去,看有没有实质性的保障措施。平台出于宣传需要,这个页面上,只要是有实质保障措施的,肯定都会放上去。没有介绍到的,你可以当做根本没有。(连类似页面都没有的,除非你特别信任,直接Pass掉)

不管有没有,一般平台都会在这个页面上堆砌出很多条“措施”,不要在意那些花言巧语,关键看有没2点实质措施之一:1、有没有风险备用金。如果有,那么有没有定期公布余额。2、有没有保险公司提供履约保障险。

如果有风险准备金,并定期公布余额,而且目前余额还不算少(起码是千万级别的吧),那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如果有能力,你还可以查看下这个余额能否充分覆盖平台的坏账。

涉及保险公司的,一定得看清是否“履约保证险”,就是万一借款人不还钱了,由保险公司赔付本息。其他的险种,都没多大意义。

上面三板斧耍完,如果一家平台还没砍翻,可见有点真功夫,大致判定是家比较靠谱的平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