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失业率正在扩大,在中国这些岗位最抢手

全球失业率正在扩大,在中国这些岗位最抢手
2017年01月17日 15:51 财经智库网

国际劳工组织(ILO)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失业人口料将新增340万,达到逾2.01亿。

据VOA报道,由于经济扩张太缓,没法产生足够的工作,报告预测,2018年还将有270万人加入失业的行列。

国际劳工组织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劳动力市场条件恶化的现象十分严重。预计这些地区的失业率将比去年高出1%稍微多一点。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将比去年下降1%稍微多一点,至6.2%。国际劳工组织负责人莱德说:“不过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改善速度正在放缓。”

全球动荡,包括技术和人口组成带来的变化等,正使人们怀疑,这些国家能否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一、中国失业人口现状

在全球失业人口激增的情形下,中国恐怕也难逃这个怪圈。

日前,彭博社援引Fathom Consulting统计数据称,仅讨论中国城镇人口的失业率,相比多年来平稳在4%-5%的全国范围官方统计数据,被隐藏的失业率其实高达12.9%,几乎是官方数据的三倍,而来自Fathom的历史数据表明,以他们的统计口径,在2012年时仍与官方统计十分接近,但近年来这个数据在快速上涨。

由此,彭博社称,这可能是一个可能被隐藏的数据,也是比经济减缓更危险的一个指标。

其实城市失业人口与全国统计数据脱钩早已有国内学者做过调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曾于今年4月在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的专栏中撰文《中国失业率的真相》,称多年来,统计局给出的数字只是出于缺乏数据而不是刻意隐瞒,仅将登记领取失业补助的人数统计为失业人口所致。

这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错误数字:中国的失业率不会是4%,那具体是多少?张军领导的课题组追踪了国内东南多个有代表性的省份的失业率数据,根据城市居民调查,在2005年时失业率数字很可能已经高达10.7%,这也与其他课题组得到的数据接近,但随着经济发展,在2007年时下降至7%。在这样一份调查数据后,2015年,有上海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合作研究发表于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基于张军的数据设计了模型推算全国的失业率数据,在2002-2009年,平均失业率为10.9%,这是当时各类测算方式的峰值——但依然只是推断而已,样本数量还远远不足。

Fathom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大规模的裁员并没有发生,但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满荷工作或者开工时间被迫减少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领导们承诺将大幅消减煤矿和钢厂的产能,同时确保经济会以至少6.5%的速度增长。在整个中国,不少由政府运营的“僵尸”工厂正被地方政府吊着续命,以防止社会动荡的爆发。为了使工厂保持运转,员工们甚至会被要求只做一半的工作和拿一半的钱。

二、2017年中国经济怎么走?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1月10日表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计在6.7%左右,但是2017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6.7%大致位于政府目标区间的中段。

2016下半年中国经济展现的数据好转,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房地产热潮与补库存运动。长达52月的负PPI压力之下,上游行业投资不足,供应链处于紧平衡状态,在限产量(而非去产能)政策主导之下形成事实上的价格托拉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加强了补库存力度。由此导致的上游行业利润复苏(国企占比较高)改善了表面数据,但本质上仅是利润在不同行业与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再配置,这事实上进一步压制了制造业、私企的利润预期与投资动力。

这一再配置也得到房地产、汽车等局部热点行业的支持,而随着明年局部热点行业动力不存,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将遭遇下行压力,基建投资将不足以弥补前两者的下滑。在终端需求疲弱、滞胀威胁之下,补库存可能提前夭折。出口则继续负增长。

据路透报道,政策消息人士称,中国将把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从去年的6.5-7%调降至6.5%左右,凸显政策转向,即从支持经济增长转向推进改革,以抑制债务和楼市风险。

消息人士称,中国经济发展的弊端已经引起了高层领导人的重视,债务水平以及房地产过热的问题不解决,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

消息人士表示,根据中国央行近期宣布的“稳健中性”的立场,预计会引导市场利率上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过于宽松的信贷条件,这也会提振疲软的人民币。

据另一位政策消息人士表示,“他们更加重视控制风险,货币政策可能会更紧一点。”但该消息人士认为这一变化属于今年秋季中共十九大会议之前的“微调”。

该消息人士称,“他们渴望在十九大召开之前保持经济增长稳定。”

中国领导层承诺2017年进一步遏制资产泡沫,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保持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

三、中国未来的就业方向

1、哪类人最容易找工作?

中国正在向价值链上游转移,其提供或制造的产品,也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过渡,因此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上升。通过对企业家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在中国企业纷纷向海外拓展之际,国际化管理人才和战略设计人才尤为短缺。

随着企业融入全球分工的需求不断加强,当前企业亟待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长远发展规划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长久立足之本。

包括复星集团在内的国内多家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提到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一位企业高管曾表示,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国际化人才,这类人需要是懂中国市场,同时又精通国外法律法规、文化的管理型人才,而且年龄还不需要太大。

报告显示,这类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国际化管理人才和战略设计人才尤难获得,且不同产权类型、不同规模企业在人才竞争上存在差异,导致人才短缺情况的不同。

报告称,不同企业的人才竞争存在差异。相较于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内资企业在资本运作、互联网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人才短缺程度更高。中小企业较为缺乏战略设计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大中型企业在资本运作人才、互联网人才方面的短缺程度则相对较高。

2、哪类人最易失业?

中国劳动力供给存在显著的人才层次矛盾,低学历未技能智能化;高学历却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应用需要。

分析显示,中国劳动人口中失业风险最高的三类群体是:16-29岁青年农民工、22-24岁大学毕业生和45-60岁中老年劳动力。提高技能水平是减少上述群体失业风险、降低整体失业率的关键所在。

近年虽然年轻一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但技能依然缺乏,且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匮乏。中国农民工人口数量在2015年已接近2.8亿,超全国劳动龄人口的1/4,就业行业多集中于制造业和建筑业。农民工收入水平整体较低,社会保障薄弱,接受正规技能培训的渠道缺乏且限制较多,职业地位普遍较低。

调查显示,只有33%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仅有5.9%的农民工拥有职业技术证书,经过培训部门安排上岗的农民工比例仅为0.3%。

报告称,中国劳动力供给存在人才层次矛盾显著,低学历未技能智能化、高学历却低能化的问题。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智能化生产要求低技能劳动力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低技能劳动力无法适应需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