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爱一个人就是“我把我的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这么看来,ST慧球对投资者真是爱的深沉。
一、“st混球”是怎么炼成的
1、股权相争
熟悉ST慧球的人都知道,ST慧球原本是一个“乖孩子”,是在近两年逐渐成妖。
ST慧球的前身是北生药业,公司注册地位于广西,2008年公司原董事长何良玉病逝后,其时年25岁的长女何京云被推举为新一任董事长,此后,该公司一直处在重组中,也是资本市场一直追逐的“壳”资源。
直到2014年顾国平的出现,使这家经历过6次重组失败的公司终于脱胎换骨。2014年7月22日,北生药业向上海斐讯控制人顾国平等人启动增发,北生药业实现易主,顾国平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当年年底,北生药业正式更名为慧球科技,在顾国平的主导下,北生药业正式从医药向智慧城市转型,并且签订了多单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当时甚至有传言,“以上海斐讯的实力,做第二个小米极有可能。”
然而就在顾国平准备对慧球科技进行一番大刀阔库的改革时,仅以微弱优势处于第一大股东地位的顾国平突然发现,2015年10月,有一个神秘的自然人陈建突然大举买入公司股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为了巩固自己的大股东地位,顾国平大量配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慧球科技的股票,据媒体测算,其资金规模高达5.69亿,杠杆率高达1:2甚至1:3。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16年1月初,A股开门迎来几次熔断,慧球科技也经历了连续暴跌,高位增持的顾国平成为大股东爆仓第一人。
2016年7月,顾国平辞去慧球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公司实际控制人空缺。
就在其辞职后,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瑞莱嘉誉)开始陆续增持慧球科技股票。截至7月28日,举牌方瑞莱嘉誉持股比例达到4.999978%。
这时另一个关键人物鲜言的出现,为慧球科技之后的作妖之路埋下了伏笔。
鲜言如同他的名字一般,神秘少言,在公开资料中难以寻觅到他的相关报道。不过说到匹凸匹这家改名儿蹭热点公司,相信不少小散都听说过。鲜言就是这家公司的原实控人。
2、“双面”律师
匹凸匹也是一家有故事的公司,它原名多伦股份,是一家地产公司。2012年7月,鲜言成为公司实控人后,将地产公司改为互联网金融公司,甚至名字都改成了匹凸匹(P2P的谐音)。在入主匹凸匹期间,鲜言也曾因涉及证券虚假陈述以及信批违规遭上交所多次公开谴责,也曾被证监会开出30万元的处罚。
是因为他不懂法律吗?恰恰相反,鲜言在入主匹凸匹前,曾是一家名为是北京天依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在百度百科“北京市天依律师事务所”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律师事务所主任一栏中注明的是“鲜言”。
鲜言从事律师的这段经历也从媒体报道中得到佐证,广东奔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鲜言的业务能力几乎得到了老同事们的一致认可。据他们介绍,鲜言对《公司法》、《证券法》等金融类法律颇有研究,主要负责股权融资方面的法律顾问。在一些小股东维权事件中,往往能找到现有法律的破绽和漏洞,帮助小股东赢得权益。
但在律师身份的背后,鲜言却显示出另一幅面孔。
《证券时报》报道称,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王颂华,2008年曾与鲜言有过正面交锋。当时在一起数额不大的案件中,两人分别担任控诉方代理律师。然而,两人的这次接触却并不愉快,双方在上海田林派出所曾发生肢体冲突。
关于这段往事,在新浪博客中发现一篇名为《北京天依律师事务所鲜言律师原是黑社会》的文章,其中写到:“鲜言律师领着6、7人在值班警察的眼皮低下,冲进派出所里面的调解室,鲜言律师对准王颂华律师就是一拳,在他的指使下,后面6、7人一拥而上对王颂华进行群殴,我见状马上回调解室,即被二名男子堵在门口拳打脚踢。致使王颂华全身肿块无数,肋骨骨折,我本人左胸软组织重伤。在派出所这样的政府机构里,受到这样的暴打,闻所未闻。”但是由于事件过去已久,上述细节无从核实。
就是这样一名“双面”律师,之后在资本市场掀起了几番波浪。
现在已无从考证鲜言是何时开始积累财富,只是当他再次出现在公开报道中时,已华丽转身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2012年,鲜言从李勇鸿手中收购了多伦股份,也就是日后的匹凸匹。在鲜言执掌的多伦股份的日子里,多伦股份被证监会、上交所多次以信息披露违法判处警告、罚款,不过这些在鲜言眼里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多伦股份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回复。
各位看到这里,再联想到现如今的ST慧球,是不是觉得这些套路很眼熟?
鲜言先森在多伦股份的日子里,通过改名匹凸匹,也使公司股票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的对象。当然,这些钱都进了谁的腰包,这点恐怕鲜言先森最清楚。
2016年1月匹凸匹正式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原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鲜言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鲜言“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及在董事会担任的一切职务,同时辞去董事会秘书一职。鲜言与匹凸匹之间目前还在打着官司,匹凸匹这家公司面临被鲜言掏空的危机,目前无门牌、无办公人员、无证券部门……在新旧大股东更迭之际,匹凸匹如凭空消失了一般,让投资者欲访无门。
3、焦土策略
2014年以来,ST慧球就上演各种狗血剧情。360度无死角的诠释了“劣迹斑斑”和“不知悔改”。
新年刚过ST慧球就给上交所送了份大礼,这就是轰动网络的1001项议案。纵观此项议案内容五花八门、逻辑混乱。包括“关于坚持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议案”、“关于调整双休日至礼拜四礼拜五的议案”、“关于第一大股东每年捐赠上市公司不少于100亿元现金的议案”等等匪夷所思的内容。这简直就是在戏弄上交所,挑战上交所的底线,随之而来的就是上交所公开点名批评!之后!更加奇葩的事情发生了!ST慧球董事会集体辞职,跑路了!剧情狗血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据传言鲜言出任ST慧球的证券事务代表,就是要谋求控制ST慧球。而在ST慧球实际控制人缺位的情况下,张琲控制的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也加入了控制权的争夺。截至目前,瑞莱嘉誉已持有ST慧球7.5%股权,位列第一大股东。
然而慧球是对瑞莱嘉誉的持股采取“无视”态度。瑞莱嘉誉在持股比例达到4.999978%的时候,曾经发函给ST慧球,要求其发布持股达5%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但ST慧球一直未予以配合披露,并且召开董事会否决了披露瑞莱嘉誉增持股份的权益变动报告议案。
对此,上交所向ST慧球发出询问函。按照ST慧球的回复说法,之所以采取上述举动,主要是因为瑞莱嘉誉的持股比例未达到5%。虽然上交所在《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明确,5%在实践中的取值范围为达到该持股比例的股票数的前后1手(1手等于100股),但该指引主要适用于“一家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30%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的行为”,而瑞莱嘉誉在购买ST慧球4.999978%股份之前并未持有ST慧球股份,不属于《指引》的适用范围。因此,ST慧球可以不予披露。
紧接着,在原实控人顾国平持股比例仅有1.8%,并且多次声明与慧球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坚称顾国平仍是实际控制人,理由是ST慧球新的董事是在顾国平控制时期聘任的,因此,顾国平仍可以对公司决策形成实质性控制。打脸的是,在此前顾国平持股比例达到8.79%时坚称公司无实控人。这种前后矛盾,自己打脸的做法“很慧球”。
随着瑞莱嘉誉的不断增持,其达到10.979%的持股比例之后,立即提请召开股东大会并公开征集投票权。2016年12月23日,ST慧球召开股东大会,瑞莱嘉誉共提出4项议案,且均以超99%的赞成而获得通过。
尽管瑞莱嘉誉发出大招,但ST慧球管理层显然不接招。12月23日的股东大会,管理层的5名董事、3名监事,董事会秘书及其它高管均没有出席或列席大会。
与此同时,12月23日公司公告,ST慧球因与瑞莱嘉誉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一案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同时,根据深圳中院向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对瑞莱嘉誉所持有的2324万股ST慧球无限售流通股及孳息予以查封冻结,冻结期限从2016年12月22日起至2019年12月21日止。
12月25日当晚,瑞莱嘉誉连发三文,要求罢免董事长董文亮在内的全体董事会成员,一场新股东对原公司核心管理层集体罢免的大戏正在上演。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鲜言与大股东瑞莱嘉誉都意在争夺ST慧球控制权。从之前不予披露瑞莱嘉誉权益变动、到之后对上交所的问询置之不理、甚至随意在股吧披露信息。不少散户都在问,到底是为什么?这样做对ST慧球有什么好处?
有股民认为,ST慧球是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个使用“焦土策略”对抗收购的。根据百度百科,“焦土策略”的战术之一就是采取类似“自残”的方式,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或增加收购者的风险,从而达到击退收购的目的,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策略。然而在A股市场上,真正损兵折将的无疑是广大持股的“小散”。
二、ST慧球猛钻法律空子,退市制度鞭长莫及
俗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打赢控股权之争,这不仅考验着争夺双方的智慧,同样考验着监管的智慧。
有网民指出,近年来,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方面,监管者一直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但面对ST慧球这样的“坏孩子”,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无异于将监管的拳头打在了棉球上,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
网民“熊锦秋”也表示,从ST慧球的系列运作来看,公司一些擦边球行为,不少是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监管层要对其规范或打击,有时可能无从下手;比如本案,信披违规只是表象、实质是控制权之争,监管层若只是就事论事揪住信披违规不放,正好着了某些人的“道”。而且,ST慧球还“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比如ST慧球在请求证监会撤销上交所对其实施的风险警示决定无果之后,以“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之名向法院递交了《行政起诉书》。
网民“皮海洲”认为,ST慧球一再挑战监管底线暴露出多重股市制度的短板。首先是上市公司违规成本低。对于ST慧球这种违规行为,不论是上交所还是证监会都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除了约谈、限期整改之外,缺少严厉的惩处措施。其次是缺少有效的投资者保护措施。虽然ST慧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但投资者却很难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退市制度对于ST慧球这种挑战监管底线的行为也无能为力。虽然目前对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退市制度方面作出了强制退市的规定,但ST慧球这种行为显然还构不成重大违法违规。对于ST慧球这种大法不犯,小错不断的“坏孩子”,退市制度也是鞭长莫及。
三、监管层拟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就ST慧球1001项奇葩议案事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3日表示,ST慧球奇葩议案事件是一场闹剧,挑战监管权威,挑战党和政府权威,ST慧球把重大政治问题当做炒作噱头,性质恶劣,证监会党委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目前已对该公司和相关当事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和自律监管措施,并对公司立案调查,有的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张晓军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排查风险点,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
张晓军指出,在前期调查掌握的基础上,证监会将与有关部门彻底查清ST慧球和相关当事人的违法违规性行为,以及相关当事人在其他上市公司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将从重处罚,以儆效尤。
目前,中国证监会拟对ST慧球再次启动立案稽查,广西监管局已再次对ST慧球立案调查,并已向公司相关董事发出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责令其限期改正。投服中心代表中小股东四问ST慧球董监高,并呼吁全体股东应积极行动起来,行使股东权利,罢免相关董事、监事,让破坏公司治理的不良之人担责,让上市公司尽快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上来。
新华社发文称,无论事态进展如何,ST慧球都应该把话说清楚。资本市场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上市公司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储钱柜”。ST慧球在争夺公司控制权中不断上演的闹剧,视职业操守、规则底线于无物,全然不顾广大股东利益,这些行为,必须得到应有惩罚。
笔者认为,假如A股也能建立起一系列非数量退市标准,对于ST慧球此前表现,无论是从公司治理,还是从董监高诚信或信息披露等方面考量,或许都可将其踢出市场,如此退市制度将会倒逼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并对董监高和实控人产生有效制约。而一旦散户对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督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那么此前像ST慧球那样持股百分之几的股东也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现象,或许也就根本不会发生。
四:历史上因信披违规退市的股票
从历史上来看,尚未有上市公司因为怼了监管层而退市的,但是因为违规披露信息而退市的却不在少数。
根据退市规定,上市公司如因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的,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可在风险警示板继续交易30个交易日。如期间未出现重大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或确认无效或变更等例外情形的,公司股票将进入暂停上市阶段,并将在相关行政处罚或移送公安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被实施终止上市。不过,凡是因违规行为披露退市风险的公司,只有当它们触发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时,才会启动退市机制。
就目前情况来看,ST慧球涉嫌违法违规主要是在信息披露方面。按《证券法》第193条,上市公司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有虚假陈述的,如果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使,控股股东、实控人等也要受到处罚。不仅如此,如果虚假陈述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之前的*ST博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2014年6月17日,中国证监会对*ST博元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2015年3月26日,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被中国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公司股票自2015年5月28日起暂停上市。
从行政调查情况看,*ST博元违法行为十分严重。2011年4月29日公告的控股股东华信泰已经履行及代付的股改业绩承诺资金3.8亿元并未真实履行到位。为掩盖这一事实,*ST博元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多次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虚构用股改业绩承诺资金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置换、贴现、支付预付款等重大交易,并披露财务信息严重虚假的定期报告,虚增资产、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
*ST博元被中国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后,2015年5月25日,上交所依据《退市意见》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决定公司股票暂停上市。此前,公司股票于2015年3月31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在风险警示板交易30个交易日。
毫无疑问,决定终止*ST博元股票上市,充分彰显证监会对重大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坚定决心,表明了上交所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基本态度。相信随着证监会深入稽查ST慧球,这场闹剧也会马上结束。
当然最担惊受怕的还是股民,ST慧球屡屡挑衅监管层,如果官方“杀鸡儆猴”,强势处理上市公司,股价恐怕又要跌跌不休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