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多次提高对华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截至4月11日,美国对华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升至145%。
暂且不论具体税率,美国近期税率变化本身就存极大不确定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不断升级贸易战的同时,美国还公布了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应的22页“豁免清单”。其中,天然石墨作为关键矿物之一,赫然在列,不受“对等关税”的限制。
01
美国多次“豁免”天然石墨引关注
实际上,此次豁免对天然石墨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是美国此前多次推迟对天然石墨加征关税决策逻辑的延续。
综合路透社等国际媒体的报道,自2020年5月以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多次应电动汽车制造企业的申请,为特定类型的合成及天然石墨提供关税豁免。此间,美国多次对中国商品加征“301关税”,截至2024年9月“301关税”再次更新前,已连续四次延长天然石墨豁免期,而该关税更新实施后,又将天然石墨加征25%的关税推迟到了2026年,同时,美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仍在争取继续延长这一期限。
叠加此次所谓“对等关税”再次“豁免”天然石墨,足以说明其对美国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02
为何“豁免”天然石墨?
结合经济与市场现状,美国多次“豁免”天然石墨或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其一,石墨现阶段具有不可替代性。
石墨用途广泛,科技、新能源等产业都离不开石墨。如在半导体、航空、锂电池等领域,石墨都发挥着重要应用。
作为锂电池负极的关键材料,石墨制品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核心性能。行业数据显示,每1kWh的电池容量,大约需要消耗1公斤石墨。据此测算,一辆乘用车若搭载50kWh电池包,则需要约50公斤石墨。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对石墨的需求持续攀升。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40年,全球对石墨的需求有望超过1600万吨。多领域的刚性需求,使石墨成为供应链的“战略咽喉”。
其二,我国天然石墨储量高,供应链韧性高、成本低。
资源方面,我国石墨储量丰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天然石墨的总储量约3.3亿吨,土耳其、巴西与中国储量位列前三。同时,我国还是全球石墨及其制品主要出口国之一,储量和产量均有优势。
供应链方面,我国经过多年产业布局,已实现天然石墨“开采-提纯--加工-应用”的生产供应闭环,且石墨及其制品交货周期短,成本优势显著。
其三,美国石墨供应链较为脆弱。
据报道,美国本土石墨储量仅占全球约1.8%,其石墨产品产能匮乏,约80%依赖进口(大部分来自中国)。
同时,业界人士指出,美国在石墨提纯、球形化等关键加工环节的技术储备不足,形成“资源+技术”对外双重依赖。
现阶段如果对天然石墨加征关税,美国或将面临石墨大面积断供的风险,进而可能给当地锂电池、电动汽车及相关其它产业带来严重冲击。
由此可见,天然石墨多次被豁免关税,反映出美国在全球供应链博弈中的复杂权衡。
03
出口管制下,石墨“未经允许,不得出口”
从石墨市场看,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关注,或将影响市场趋势:
一方面,近年来多国采取“以购代采”策略。
据相关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韩国2022年进口约2.41亿美元的人造和天然石墨,其中93.7%来自中国。
不仅是韩国,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数据显示,日本约九成的石墨是从中国进口。更有媒体报道称,日本将部分进口的石墨矿石存储于海底,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美国和印度也是中国石墨进口大国。需要提及的是,这些地区鲜少披露石墨资源开采、提纯情况。
由此可见,中国石墨多个主要出口目的国,其石墨供应仍多以购买为主,且对中国供给存高依赖度。
另一方面,石墨出口管制持续。
资料显示,我国于2023年、2024年分别公布和更新了涉及石墨的出口管制政策。2024年11月15日,海关总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其中1C108石墨及其制品项目,对以下三类石墨及其制品进行了管制。
表:1C108石墨及其制品管制项目
(来源:海关总署)
具体管制措施为:以上石墨及其制品未经许可,不得出口。经营者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通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待获得出口许可后方可出口。
随后的12月3日,国家商务部发布《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其中提到,“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结合美国市场看,其加征所谓“对等关税”,表面看似乎是对天然石墨“手下留情”,实则透露出美国在该领域对中国等石墨主要出口国的高度依赖,而此轮“关税风暴”对我国天然石墨产业影响并不大。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采取上述措施,意味着我国石墨目前对美国出口仍处于被严格管制阶段,即使美国不加关税,也并非可以任意采购。
整体看,美国多次豁免石墨关税,意在为其本土企业争取供应链重构的缓冲期,有消息称,美国能源部已拨款,用来支持其本地化硅基负极等替代技术的研发,试图降低对石墨材料的依赖。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本土石墨供应链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短期内仍难以撼动中国在全球石墨供应链中的产能和产品性能竞争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