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不养心,秋冬易病!巧用食疗方,远离心烦脾气躁、睡不着爱做梦、口腔有泡泡……

夏不养心,秋冬易病!巧用食疗方,远离心烦脾气躁、睡不着爱做梦、口腔有泡泡……
2024年05月20日 14:50 名医养生

《黄帝内经》记载:“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思是夏应心,应而不养则伤心,以致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少而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且冬天再次发生疾病。所以,夏季养心关乎接下来秋冬两季的健康,十分重要!

看看你的心脏是否健康?

手掌的大鱼际区域,是心肺功能的反射区,是临床心脏的手诊部位

现实生活中,心脏不好的人,若突然出现心悸、心绞痛、胸口憋闷等症状时,可以用大拇指的指尖用力掐揉大鱼际几下。这个方法还可以用来缓解人在紧张焦虑下心跳加速不能自制的情况。

1、该位置有红色斑点,或有红血丝但尚未抱团,多为最近心火较为旺盛,易有心烦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等症。

应对方法:首先,用左手按压右手心区有红点的位置,寻找有明显酸痛感的点,找到敏感点后,按住不动,待酸胀感产生再向指尖方向推,反复推揉几分钟。按摩完右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左手。在心烦或疲劳时,可以按压缓解。

2、若双手心区同时出现红色血丝团,就可能心脏有缺血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3、该位置有青筋,多与心阳虚有关,或全身血液循环存在问题,一般老年人居多,可能存在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而冠心病患者的青筋则多突出在拇指根部位置。

注意:以上仅作为参考,不能代替临床诊断。

食补药膳,养心三部曲

01

清心粥:薏苡仁百合粥

材料:薏苡仁、百合、粳米各适量。

做法:上述材料洗净、浸泡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祛湿、清心安神。适合心火旺盛引起的心浮气躁、心神不宁、心烦失眠、口腔溃疡等。

02

宁心粥——枣仁粥

材料:猪瘦肉100克,粳米150克,炒酸枣仁10 克,制远志 10 克。

做法:粳米洗净,瘦肉剁成肉末。将炒酸枣仁、制远志装入纱布包,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煎成药汤,然后挑出纱布包,留汁备用。把粳米、肉末倒入药汁中,小火煮至粥熟即可。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适合进入夏季后入睡困难、失眠多梦等人群,更年期失眠、轻度失眠等人群可作为食疗方使用。

03

补心汤:桂圆莲子补心汤

材料:猪心1个,红枣2颗,人参3克,炙远志3克,百合6克,麦冬6克,茯神10克,桂圆肉15克,莲子30克,炒酸枣仁30克。

做法:猪心切开去血块,然后洗净、切丝,开水焯去血沫。把酸枣仁、炙远志、茯神捣碎,装入纱布包,加水约1500ml。将麦冬、莲子、桂圆肉、百合、人参、红枣,与焯好水的猪心一起放入锅中,先大火煮沸,然后改小火慢炖20分钟,煮至莲子烂即可食用。

功效:养心安神,益气补虚。适用于心悸易惊、健忘失眠、精神恍惚、头脑昏沉伴有头晕乏力等心血不足人群。

◎图片由摄图网授权

此外,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对夏季健康也十分重要,推荐睡子午觉,就是在每天的子时(23:00~1:00)和午时(11:00~13:00)入睡,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因为子时和午时是一天中阴阳转换之时:子时阴气最重、阳气始升,胆经当令,此时进入深睡眠状态有助养阴;午时阳气最盛,血气流注于心,此时小睡有助养阳、推动血液正常运行。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若有相关症状请先咨询中医师,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效果更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