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水多湿气重!推荐4个宝藏去湿!

夏季雨水多湿气重!推荐4个宝藏去湿!
2024年06月24日 20:10 名医养生

食材今年本就是个大湿之年,入夏后又雨水不断,这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同时因为高温,人们更加贪图冷气、爱喝冷饮、喜吃凉菜等习惯也为湿邪入体创造了便利条件,这就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了。内外夹击下,就导致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头脸油腻、食欲差、精神状态差等“湿态”出现。

那么,哪些中药有助于祛湿呢?

去湿的宝藏

01

薏米:最善利水

薏米,又叫薏苡仁、菩提珠、回回米等,《本草新编》记载:“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

不过薏米比较偏寒凉,更适合湿热较重的人群;寒湿人群吃薏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色,略鼓起,另外有配伍就可以消除薏米的副作用。比如和同样祛湿但性温的赤小豆一起用,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红豆薏米茶了。

02

五指毛桃:南芪

五指毛桃,味甘性平,色如牛奶,味如椰香,广式煲汤中经常用它,能让汤水产生一种类似牛奶或椰奶的清香,因此俗称“五指牛奶”、“牛奶木”。

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最喜欢用它补气健脾,曾亲笔写道:“五指毛桃具有健脾补气、益气利湿、祛痰平喘、舒筋活络之功效,并有益气不伤阴、补而不燥、药食同源等特点,为补虚之佳品”,为多湿多虚、虚不受补人群的首选佳品。又因其既能益气亦能行气,可以起到提升阳气、宣散肺气的作用,有南芪、土北芪之称。

03

茯苓:四时神药

茯苓,被古人称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世补斋医书》中记载:“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茯苓适合脾胃虚弱、中焦湿浊的人群使用,既能祛湿、利尿,亦能养护脾胃,对于水肿型肥胖的人群效果也不错。

04

芡实:水中人参

又叫“鸡头米”,是一种水生植物。古药书中说它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效。也是进补佳品,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

《本草新编》记载:“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与诸补阴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需要注意的是:芡实比较硬,需要文火炖煮至烂熟嚼慢咽地吃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如果不烂糊直接吃,补脾胃的功效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此外,山药、白术、苍术等也都是祛湿大将!

注:文中内容来自于网络和《本草新编》等文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