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需要「不爆单」的极氪MIX

中国市场需要「不爆单」的极氪MIX
2024年10月26日 21:21 智驾网

在智驾网看来,极氪的勇气并不止是量产了MIX,而是决定把「隐藏式B柱对开门」+「主副驾270°选装」就全系标配,毕竟极氪的宗旨是不造无聊的车,当有趣需要选配,极氪也就不是极氪了。

文丨智驾网 零酱

编辑丨浪浪山与明知山

2024年中国车市的故事,很多都要从一不小心变成“四年一届”的北京车展讲起。

在小米、华为、360等互联网的流量风暴下,冲出重围的车型没几个,彼时极氪MIX开门对坐的样子很是刷了一波存在感。

北京车展半个月后,顶着最快IPO汽车企业的极氪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后两个月,极氪单月销量冲到两万,名利双收。

然后,小米SU7开始月销过万,极氪强上改款,虽然保住了中大型纯电SUV前三的座次,也落下了“一年换三代”的韭菜梗。

当行业猜测换代的回旋镖终于落到极氪头上时,极氪7X横空出世,预售超3万订单就是它的七彩祥云。

然而,极氪7X刚刚爆单,还没上市的极氪MIX又陷入「火锅旋涡」,一时间舆论又开始一边倒地声讨伪需求。

半年来,极氪的大众口碑就好像筷子上的毛肚,七上八下。

10月23日,霜降,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极氪MIX赶在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上市,算是给收获的季节一个正式的Ending。

在天冷之前,我们加紧聊聊,极氪MIX的那些使用场景到底是不是伪需求、极氪MIX想要多有趣、以及大概率不会「爆单」的现实。

01.

火锅、钓鱼是不是伪需求

既然要讨论极氪MIX设计的使用场景,作为前置条件,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已经基本没啥悬念的配置。

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27.99万元和29.99万元

SEA浩瀚-M架构

车身尺寸——长宽高为4688*1995*1755mm,轴距为3008mm

乘坐空间利用率——93%

「全面平」地板高度——390mm

进出空间——1480mm

主副驾电动无极旋转座椅

主驾、副驾移动式中岛三组2米超长电动滑轨

有激光雷达,支持浩瀚智驾2.0

800V架构,电机最大功率310kW,最高车速180km/h

标准续航版配备77kWh磷酸铁锂电池,工况最大续航550km

长续航版配备102.784kWh三元锂电池,工况最大续航702km。

SEA浩瀚-M架构是一切的开端。

在发布会后的对谈环节,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向媒体透露了SEA浩瀚-M架构的更多细节。

「我们在发布了浩瀚架构之后,紧接着就进行了浩瀚-M架构的开发,目的就是要造“未来的车”。」

“未来的车”,指的是与Google 母公司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合作打造的Robotaxi。

为了承接Waymo的定制车开发,吉利又投入了70亿元,给浩瀚架构加了个M,mobility的M。

副总裁杨大成透露:

「我们在开发浩瀚-M架构的时候,包括极氪MIX产品的时候,我们是从里往外开发的。未来的架构,或者未来的车内部空间更重要,在城市里面,车的外部尺寸不能太长,所以最终我们想办法把内部空间做到最大,然后把外面的尺寸做到最小。」

在发布会现场,安聪慧表示:

「这款由浩瀚-M 架构打造的出行机器人,将是全世界第一个大规模量产的原生无人驾驶汽车”。同时,他还透露,极氪为Waymo生产的定制车已在美国进行测试。」

从发布会一瞥的PPT中可以发现,该车将是四座版的Robotaxi,比马斯克的Cybercab多两个座位,并且同样拥有大幅屏幕。

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来说,由于没有了驾驶员,乘客是其唯一需要服务的对象。

不过,虽然中美双方目前都在Robotaxi不断试探,但L3的相关法规尚处于千呼万唤,L4的Robotaxi在一段时间内,应该都将保持「测试」状态。

但极氪将Robotaxi服务乘客的核心理念延续下来,将其延展成为:「在注重人车交互的同时,在行驶过程中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于是,有了极氪超级座舱,以及极氪MIX。

作为浩瀚-M架构的首款车型,极氪MIX彻底取消传统汽车的固定式B柱,并通过电动对开方式,让极氪MIX车门最大进出空间接近1.5m,超低无门槛「全面平」地板、三组2米超长电动滑轨、以及主副驾270°电动无级旋转座椅让车辆最终呈现出前后排对坐,移动岛台小桌板打开的样子。

与其说像特斯拉的Cybercab,倒是更像特斯拉Robovan,以及一些早期的音乐选秀节目。

可以说,极氪MIX的所有场景设计都是基于对开门和滑动旋转座椅。

据官方介绍,极氪为MIX内置了九种空间场景布局模式,可以通过车机或语音控制,用户还可以通过还可通过场景工坊无限拓展,实现自定义调节,座椅一键布局。

其中也包括前文提到的「火锅旋涡」,来先回顾一下。

在新车上市前,杨大成分享了一段有关新车极氪MIX视频,画面中车辆前排座椅旋转向后,前排乘客与后排乘客面对面,中间车载小桌板已经打开,放着一盆火锅、毛肚等涮菜,以及四份碗筷,极氪MIX的座舱俨然变成了一个火锅局小包厢。

此前,极氪MIX还曾宣传打麻将、打掼蛋、钓鱼等场景,一时间网友吐槽欲爆棚

「空调管路跟织物内饰、顶棚一吸收,这沁人心脾的味道,谁上车谁迷糊。」

「一个刹车后,两个重度烫伤;再一个刹车,又两个重度烫伤。」

之后,网友们联想到了此前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曾在车内后排包饺子,今年年初的海报也是在智己LS7里涮火锅,极石汽车创始人昌敬提出了车载马桶的思路。

新能源汽车企业「伪需求」开始刷屏,短时间内甚至比吐槽洗衣凝珠的还多。

在智驾网看来,无论是吃火锅、包饺子还是上厕所,这些出于宣传设计的场景都无可厚非。因为这些被网友吐槽的所谓伪需求并没有更改原本车辆的设计,也没有强制消费者为上述设计买单。

当你有一辆可以外放电、可以座椅旋转、在移动岛台上能放上小桌板的新能源车时,到底是用来放果盘、放火锅、还是放电脑放掼蛋,没啥本质区别。

从产品宣传层面来讲,甚至火锅是更出圈的选择,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火锅比其他餐食更容易表达朋友相聚的情感属性,还能顺便为后续在发布会上曝光的支持60秒快速换气冷热双鼓风机焦耳热泵空调做预热。

退一步讲,柳州的MINIEV能有挂螺狮粉的挂钩,杭州的极氪MIX就不能有放火锅的桌板嘛?

02.

做极氪的大众T1

依照惯例,智驾网在新车上市时会横向参考该车的竞品,拉出一个打工人专用Excel来直观对比各项数据。

但坦率地说,极氪MIX的竞品不太好找,发布会现场官方暗戳戳地给了一点提示。

为了展示极氪MIX车身灵活性,极氪官方将极氪MIX与奥迪Q5 e-tron、MINI COOPER,和ID.BUZZ五座版同场对比。

经测试,极氪MIX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4.95m,而上述三款车型则都没有完成挑战。

但同为落榜选手,奥迪Q5 e-tron、MINI COOPER都留下个还算体面的背影,只有ID.BUZZ,被拍上了一个「淘汰」的章。

ID.BUZZ,大众官方钦定电动版T1,2022年正式亮相,车身尺寸 4,712mm x 1,985mm x 1,937mm,轴距2,988mm。

极氪MIX在车身长度比ID.BUZZ短24毫米的前提下,轴距长了20毫米。当然,这20毫米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是体验不出来的,换言之,这俩车大小几乎一样。

但考虑到迟迟没有入华信息的ID.BUZZ,极氪MIX的竞品与其说是ID.BUZZ,不如说是是遥远的大众T1。

安聪慧和其他极氪高层都曾多次表示:

「极氪从来不造无聊的电动车。」

大众T1,就是这个世界汽车工业诞生以来,最不无聊的车。

打开同样对开的车门,大众T1能装下60s、70s两个年代。

T1的故事,可以从柏林墙一直讲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搜索T1的老照片,能从车内找到一切。

冲浪板、钓鱼竿、甜品、化妆间、行李箱、帐篷,跳跃的宠物、拥吻的爱人。

去掉国籍、种族、信仰、取向甚至时代、立场,年轻人的需求总是很相近,极氪MIX在跨越半个世纪之后,再次讲了一个年轻人的故事。

极氪MIX,比ID.BUZZ更像T1,而正主ID.BUZZ呢,连个对开门都没有。

03.

市场很大,应该容得下「不爆款」

有一句非常古老的互联网流行语: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对于极氪来说,万里挑一的背后自然也有代价。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CEO安聪慧坦言,极氪MIX是吉利造车近30年来工程研发最有挑战的项目,极氪MIX的研发成本是一台中大型SUV的2.8倍,仅是电动对开车门的研发成本就超过4亿元。

「我们内部争议也很大。」

尤其是在亏损扩大的前提下。

极氪二季度财报显示,极氪二季度实现营收超200亿元,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36%,创单季历史新高,毛利率为17.2%;2024年上半年,极氪营业收入近350亿元,同比增长超60%。

不过,虽然二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58%,但净亏损同比增加28.7%。

这一不可忽视的财务数据揭示了极氪公司在扩大市场份额、研发投入以及其他费用方面的成本在进一步拉高。

吉利汽车集团副CFO戴永表示:

「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2024年极氪将力争实现转扭亏为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目标。」

极氪在上市时立下的目标不止盈利一个,还有销量达到23万辆,这要求极氪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月销量超过2.9万。

极氪科技副总裁林金文坦称,这并不容易。

「但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完成的。因为新产品7X在爬产,MIX刚投放。尤其是年底这几个月,按照以往的经验,第四季度通常会占到全年销量的30%以上。再加上新产品的落地,渠道在增加,我们在海外开启交付右舵车,上个月开始小批量交付,接下来开始慢慢逐渐发力。」

虽然林金文如此自信,但一个势必存在的现实是,极氪MIX不会复刻7X的爆款。

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

尽管浩瀚-M架构也同属于浩瀚架构,零部件通用化率有40-50%左右,但如此不同的车型,其背后的制造成本,也不容小觑,仅为保证隐藏式B柱不出现安全问题,极氪为每个车门配备了两根直径约70毫米的超高强度钢柱,每根钢柱都采用2000兆帕一体成型热气胀钢柱,这势必推高单车成本。

仅车门部分成本,杨大成透露,就是对开门的5倍。

有媒体将极氪MIX的价格定义为,从生产层面这定价是便宜的,但从消费者层面这价格高了。

这样的定位也是极氪MIX与曾经的大众T1最不一样的地方。

T1由于出产于战后德国,在英占区和美占区经济实现合并后,西德经济迎来了复兴的机遇,此时德国人们普遍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结构便宜、易于维修、空间巨大、既能载人又可以装货的多功能车,T1就是这样一辆符合历史潮流的车。

投产第一年,T1车型的总产量达到了9541台。

1967年7月,大众T1在西德汉诺威工厂正式停产,总产量为1960542辆。巴西地区的大众T1持续生产到1975年,具体产量不详。

与极氪7X从亮相爆单到上市不同,极氪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布MIX的订单情况,在各个社交媒体搜索「极氪MIX」,唱衰之声不绝于耳,「不会爆」是一个高频词汇。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汽车行业开始要求每一家车企的每一款产品都必须「爆单」,创新与平庸,都变成了罪过。

林金文和极氪显然预想到了这种情况:

「极氪MIX太创新了,十个人就十种不同的想法,所以这台车也需要探索,我们也会根据用户包括根据市场的表现,包括在后续大家给我们的建议,不停的调整和优化我们的步伐。」

「我想补充一下,目前定单中71.1%是29.99万的长续航版。用户群体对这个价格是接受的,而且不仅接受这个价格只要能够买的装备都买了。」

「因为做一件创新的事情,是很难完全精准把住脉的,每一家科技引领的研发公司,都在不停地引领时代。」

安聪慧补充道:「特斯拉当时也是一样的态度。」

写在最后:旗帜鲜明地站极氪

与2025款极氪001换代时,我旗帜鲜明地认为极氪的产品节奏出现问题一样,这次我也旗帜鲜明地支持极氪MIX。

原因很简单,在诸多车企都在回应电动车同质化的当下,极氪是少数做出实际行动的企业。

在发布会现场,安聪慧在谈及为何汽车同质化这么严重的时给出的回答是,相比于汽车软件的发展,硬件的进化速度太慢,导致尽管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汽车百年来依然是差不多的样子。

于是极氪用超过1000项专利堆出了极氪MIX。

但另一个不好点明的原因是,国内的电动车市场已经拥挤得毫无缝隙,让企业放弃某一款走量的车型去挑战新设计,需要勇气。

与其他企业相比,极氪的勇气,来的更有优势些。

作为Waymo无人驾驶车型的生产商,与其让浩瀚-M架构的产线仅为Waymo供货,不如给同质化的电动车市一个不一样的样本,一鱼两吃。

「车门儿如果是普通门儿,二十万以内,你要吗?」

这是散场时我听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极氪高层不断回应媒体的一个问题。

林金文强调:

「我们经营性逻辑就是SKU必须足够少,版型必须足够标准,让用户不用纠结买低配或高配。这是极氪这么多年来的一致做法。」

在智驾网看来,极氪的勇气并不止是量产了MIX,而是决定把「隐藏式B柱对开门」+「主副驾270°选装」就全系标配。

「当然创新可能会付出代价,我们也相信这款车对行业,对未来出行的理解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我觉得只要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安聪慧的另一句话:「极氪的创新,不是为了卷赢别人,而是要改变明天的出行。」也表述了同样的价值观。

我不太喜欢车企的宏大叙事,但很庆幸极氪没有将那些过于「创新」的设计做成选配,这种情绪说「感谢极氪」有些过,但值得一个RESPECT。

【关注智能汽车,关注智驾网视频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