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饲料巨头到全球光伏产业龙头 通威背后的产业链思维

从饲料巨头到全球光伏产业龙头 通威背后的产业链思维
2022年12月08日 12:10 草根光伏

内蒙古通威花园式工厂

近日,通威集团官宣,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通威太阳能光伏电池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是行业首家完成100GW电池出货量的电池厂商,这成为通威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同时,通威在资本市场也交出了不俗的半年报答卷。得益于高纯晶硅需求旺盛、电池片业务满产满销、农牧板块量利双收等因素,通威2022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304.62%-321.48%。

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而生,从农业跨界光伏,通威不仅在水产饲料行业持续领跑,又成功站上了全球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片“双龙头”地位。

经过40年的风雨,通威已从当年的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它是如何凭借农业+新能源双轮驱动激发能量?又是如何在40年风云变幻中屹立而基业长青?这在通威集团的产业链思维、成长基因中可找到答案。

坚持长期主义

在业界印象中,通威是一家没有故事的企业,但却被媒体誉为“远见者稳进,稳健者远行”的典范。

一如张瑞敏之于海尔,任正非之于华为,通威集团“掌舵人”刘汉元同样也是一位长期主义者,他将企业的发展路径归结为“聚势聚焦、做专做精、做强做大”的12字箴言。

其中,“聚势聚焦”被摆在首位。这个“势”,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定力,更是将企业自身发展与国家、社会和时代紧密相连的战略格局。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通威40年来对社会发展大势的把握不可谓不精准。上世纪80年代初,通威初创于四川眉山,锚定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满足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巨大市场所需。进入新世纪,通威从农业切入光伏赛道,着眼点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时代风口。

正如刘汉元所说:“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通威的两次选择,都是当时社会的最大需求。”

在此认知之下,刘汉元稳扎稳打,在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两大领域持续深耕。穿越多轮行业周期,始终岿然不动,成为两大行业中不多见的“长青树”。

在农业领域,通威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是全球领先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在风起云涌的光伏行业,通威更是凭借心无旁骛的战略聚焦抵御行业波动。

永祥股份精馏塔装置

2008年,通威刚进入光伏行业不久,便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此时,通威旗下永祥股份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传统“西门子生产法”,研制出“永祥生产法”,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此后十余年间,通威历经政策变化、市场起伏、技术迭代,始终保持对关键技术的聚焦攻关。

2018年,光伏行业遭遇补贴政策退坡,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当不少老牌企业减产停产之时,通威以极其笃定的战略研判逆势布局扩大产能。2018年乐山、包头两个高纯晶硅项目投产,2020年乐山二期、保山一期开工。如今,通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凭借全球第一的电池片产量以及对技术的不断创新,通威已成功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在双重优势驱动下,通威已牢牢筑起了面对激烈行业竞争的安全壁垒。

严控产业链安全边界

聚势聚焦只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更像是练“外功”,真正要把企业做强做大,还需要练好“内功”,也就是刘汉元总结的“做专做精”。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大规模专业分工的背景下,产业链也越拉越长,为了能对产业链上下游有效把控,形成战略协同,不断向上下游拓展的全产业链模式被不少行业巨头奉为圭臬。

然而,这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在拥有较长产业链,却又瞬息万变的光伏行业中,不少巨头都曾在“一体化”布局上折戟。

究其原因,无非是在面对行业景气时激进扩张,又由于政策变化、市场起伏、技术迭代,一夜之间跌入产能严重过剩的深渊。

而通威多年来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无论行业起伏,永远知道自己靠什么活下去——“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定位是什么,这个思考不是因为高尚,而是因为长期在这个行业、这个环节能存活下去的必然要求。”刘汉元曾说。

所以,十多年来,通威在光伏行业走得格外稳健。

2006年,通威从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硅料环节切入光伏行业。此后7年时间,通威始终在多晶硅料环节上专注发力。直到2013年,通威已在多晶硅料环节上拥有足够的产能和技术沉淀,才瞄准行业时机布局电池片环节。

通威太阳能智能制造生产线

杰克·韦尔奇曾经表示,如果在某一个行业做不到数一数二,就撤出不干。而刘汉元也有着同样的思考。

“只有在行业里占据前3名,甚至是位居第一的时候,你才能够扩张。”这是刘汉元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也正是通威步步为营、步步壮大的基本逻辑所在。

经过十多年的专业深耕,今天的通威已成为全球光伏行业毋庸置疑的龙头企业——目前,通威高纯晶硅产能已达到23万吨,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片产能超过50GW,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和出货量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太阳能电池企业。

在这样的“做专做精、做强做大”的战略指引下,通威的两大产业正在形成“1+1>2”的效果。其全球首创的“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正在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的产业协同下,形成“飞轮效应”,为通威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始于创新 成于创新

“创新是一家企业、一个行业生存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基石”。

对于通威而言,创新更是与生俱来的成长基因。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刘汉元发明“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走上创业之路那天起,“创新”二字就已镌刻于通威以及全体通威人的精神底座。

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通威旗下永祥股份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六代永祥法”,产品关键性杂质元素纯度达11个9,单晶率超过 99%,并已实现 N 型料的批量供货,实现了高纯晶硅“中国智造”。其生产成本一路从每吨100万元,降到3万~4万元/吨(剔除工业硅市场价格因素影响,以不变价计算),各项技术指标、生产成本、综合能耗、产能规模均为全球领先水平。

在产业链中游电池片环节,2021年,通威太阳能通过对现有PERC电池产线的制程工艺技改,创造了23.47%的量产M6尺寸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接近PERC电池技术的极限效率(24%)。为了抢占光伏电池未来技术制高点,通威抢先启动HJT、TOPCon的新技术布局,2021年1GW 异质结和1GW TOPcon中试线相继投产,技术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

开创渔光产业互补之先河的“渔光一体”发展模式,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达到3GW,在源源不断输出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在生产着全程碳足迹可追溯的健康安全通威鱼,成为通威打造“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和世界级清洁能源运营商”的重要锚点。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通威集团以技术创新不断凝聚成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9月22日,我国正式向全球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双碳”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光伏行业正迎来40年黄金发展期。

站在历史新起点,作为全球光伏产业的核心参与者、主要推动者之一,通威集团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以及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