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如何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潜力巨大,蓄势待发!

保险资管如何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潜力巨大,蓄势待发!
2021年08月10日 21:00 保险了没

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起步阶段,各方高度关注,纷纷建言献策。保险资产管理业也对如何助力第三支柱建设有一定研究。

本文来自于“中再资产养老金研究课题组”的课题文章《保险资管产品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机遇与对策》。

文章认为,养老金第三支柱潜力巨大,资管产品,特别是保险资管产品,由于其机构化投资风格,标准化、透明化的管理模式,天然具备成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主流力量的潜力。其对保险资管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下是原文:

保险资管产品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机遇与对策

在我国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成为近两年反复在国家各种重要文件和场合中被提到的关键词。资管产品、特别是保险资管产品,由于其机构化投资风格,标准化、透明化的管理模式,天然具备成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主流力量的潜力,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资管机构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01

保险资金与第三支柱结合的新契机

(一)第三支柱潜力巨大,蓄势待发

养老险NBV贡献不足,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据银保监会相关人员透露,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金保险原保费收入在人身险原保费收入中占比仅2.1%,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占比超35%。2019年我国各人身险公司业务新单保费总计11343亿元,假设养老险占比2%,养老险NBVM为24%,行业NBVM为30%,则养老险NBV占比仅1.68%。相比国际经验,我国养老险市场份额若能达到35%,则养老险NBV的差距可达896亿元,可见我国养老保险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做大做强第三支柱,既是中国养老体系的发展要求,也是实现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手。十八大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第三支柱的发展,从设立第三支柱养老金试点,到扩展第三支柱养老金产品的范围,第三支柱的建设方向逐渐明确。多种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从养老金体系的顶层设计、养老金产品类型及创新、养老金经营主体建设等方面做出指导,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完善我国个人养老金保障体系提供政策支持。

2020年10月,银保监会做出大力发展第三支柱的政策指引,提出养老金融改革“两条腿”走路的总方针,既要“抓现有业务规范,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又要“开展业务创新,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发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作用,首次明确提到“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目前,发展“第三支柱”已有基本思路,总体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主要包括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一方面,政府将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推动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平稳规范;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会重视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二)保险资金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具有特殊优势

政策支持引导保险资金流向养老行业。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丰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养老保障;2020年1月,银保监会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强调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稳定性强等优势,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健康、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2021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相关政策文件为保险资金参与养老体系建设做出指引规划,支持引导保险资金流向养老行业。

保险资金与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模式相似。1)在资金特点方面,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投资期限长、规模大、追求稳健收益,与养老金的期限、规模及风格偏好要求相似;2)在资产配置方面,二者都以固收类资产配置为主,注重长期和价值投资。保险资管机构具备较强的权益和固收投资能力,在不动产、基础设施、境外投资等方面也快速积累发力,可帮助养老金进行更好的投资管理;3)在风险管理方面,险企的精算技术及风险管控能力强,通过加强风险的持续性监测和预警,利用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偿付能力监管等,可以更科学地进行风险防控,符合养老金风险管理需求。

险企渠道优势显著,可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在渠道方面,保险公司存在显著优势,可以帮助客户进行个性化全方位服务,满足不同群体在医疗、护理、养老金资管等领域的养老需求。此外,当前各险企积极布局养老社区,完善配套服务。目前我国已有10家保险机构投资了47个养老社区项目,床位数超过8.4万个,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股权和间接股权投向产业方向为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340多亿元。

(三)政策利好推动保险资管布局养老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市场中,银行、基金、保险和信托公司分别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保险公司在提供养老服务和保障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养老保险产品正成为第三支柱的主流,保险资管产品也成为养老产品新角色。

2020年3月,银保监会制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私募性质,并规定自5月起,保险资管产品可以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意味着保险资管产品可以作为养老资金配置的新选择,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制定《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实施细则》《债权投资计划实施细则》和《股权投资计划实施细则》三个细则,在《产品办法》基础上结合各类产品在交易结构、资金投向等方面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保险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政策的针对性,有助于引导保险资管机构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为保险资管产品稳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0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限定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仅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现代农业企业、新型商贸流通企业,以及能源企业、资源企业等9类企业的规定,允许保险机构自主选择投资行业范围,扩大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选择面,为保险资管进入养老金领域,充分发挥资产配置优势创造了良好前提条件。

02

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优势

(一)投资收益稳健,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保险资管产品形式主要分为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私募基金)三类。按照投资性质,保险资管产品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四类,前三类投资于各自所属类型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80%。相比于公募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私募性质赋予其更宽的投资范围,模式类似于信托计划。

从整体注册情况来看,债权投资计划数量规模最大。2021年1-5月,协会共登记(注册)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177只(YOY+48.74%),规模3620.27亿元(YOY+42.39%),其中债权投资计划171只(YOY+51.33%),规模3414.55亿元(YOY+66.37%)。截至2021年5月,三类产品累积注册合计1971只,注册规模合计45179.85亿元;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1931只,合计注册规模41812.58亿元;累计注册保险私募基金40只,规模3367.27亿元。

从保险资金运用投资情况来看,自2013年以来,投资于银行存款的比例逐年缩小,投资于国债和债券的比例有所上升。就目前情况来看,保险资金投资于国债和债券的比例最高,投资于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略超银行存款。除银行存款外,各项投资规模均有明显扩大。

投资收益方面,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在2007年经历高点12.2%后,一直处于震荡状态,自2015年后收益率整体呈现波动下滑态势。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收益率跌至历史最低点1.16%,2020年整体平均投资收益率5.4%,相比于2019年上升0.5pcts。按照前5年的收益情况来看,保险资管的收益水平能够维持在4%-5%左右,均衡的投资风格使得保险机构能够满足养老金实现稳定增值的需要。

资管规模迅速增长,第三方业务前景广阔。根据保险资管协会《2020—2021年保险资产管理业综合调研数据(保险资产管理专题)》数据显示,2020年35家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1万亿元(YOY+19%),保险资管规模增长迅速。从资产配置看,主要以固收类资产为主,债券(占比38%)、金融产品(占比18%)和银行存款(占比13%)规模合计超15万亿元,符合保险资管“固收+“的传统投资模式。从资金来源看,系统内保险资金仍占主要部分(69%),第三方保险资金占比达到8%(相比2019年提升2pcts),未来第三方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二)背靠大型险企,投管能力突出

背靠大型险企的保险资管公司具有明显优势。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条件较为严苛,头部险企强大的资源优势有助于提升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管理和资金筹集能力。2020年泰康资产营收84亿元(YOY+73%),净利润44亿元(YOY+127%),平安资管营收53亿元(YOY+13%),净利润32亿元(YOY+10%),领跑行业;国寿资产营收43亿元(YOY+40%),净利润21亿元(YOY+66%),增速亮眼。总体来看,保险资管公司全面的资产配置能力、长期的资金管理经验以及全产业布局,使得其在养老金资产管理方面占有绝对优势。2020年前十大企业年金管理人中,保险机构占据一半,可以看出保险机构在养老金投管领域的重要性。 

03

保险资管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为保险资管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提供牌照发放等便利条件

当前市场上养老保险资管产品少,收益率较低,保险资管机构的参与可以增加市场供给,促进第三支柱养老金产品的良性竞争。保险资管公司在长期资金管理方面具备显著的经验优势,有助于为养老金长期资产管理提供优质解决方案,配套相关的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随着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加快建设,给符合资质的保险资管机构发放养老牌照,鼓励保险资管机构进入养老领域,有助于充分发挥保险机构长期资金管理及配套康养服务优势,参与第三支柱产品的发行和建设。

(二)扩大税收优惠红利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为例,投保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税收优惠力度不够、起征点提高导致税优政策覆盖人群减少。未来我国发展养老保险资管产品,还需配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税延优惠覆盖面,打通税收部门和保险部门信息沟通渠道,简化税延抵扣业务流程,扩大税收优惠红利。

(三)丰富产品服务体系,增加第三支柱产品供给

在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养老金市场可以成为保险资管的重要战略布局方向,协同寿险、年金等共同发展,丰富第三支柱体系建设。结合第三支柱发展政策利好,保险资管可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设计出符合养老保险资管特性的产品,切合个人投资者的养老诉求,丰富资管产品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适度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海内外金融资源,扩大投资范围,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同时,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提供包含产品咨询、资产配置方案设计、投资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综合服务,提升个人投资者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的能力。

(四)加快渠道及全产业布局,促进第三支柱短期内实现较大发展

目前保险资管产品主要采用自行销售的形式,可以利用保险机构渠道优势,开展代理人交叉销售保险资管产品业务等,推动保险资管产品销售,为客户提供产品销售、顾问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养老保险资管产品可以与保险机构在医疗护理、养老社区等领域的布局形成联动,为第三支柱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供稿:中再资产养老金研究课题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