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分析师和研究机构普遍预计,未能在去年推出5GiPhone的苹果,今年下半年将一口气推出4款支持5G网络连接的iPhone12。而除了支持5G,OLED屏幕也是iPhone12的一大看点,分析师和研究机构预计这4款新iPhone,将全部采用OLED屏幕。
按照最新的说法,苹果今年在OLED面板方面的支出将达到98亿美元,在全球 OLED 面板方面的支出中将占到30%。
iPhone12全部采用OLED屏幕,将极大的拉动对OLED面板的需求。在OLED行业需求端中,随着屏下指纹、屏下摄像头等技术的普及,OLED在手机端将加速渗透,全球智能手机品牌也越来越多地将其产品线迁移到AMOLED显示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全称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致发光器件,主要用于制造OLED显示器。OLED发光的本质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有机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
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可分为无源驱动(PMOLED)和有源驱动(AMOLED)。AMOLED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驱动电压低、发光元件寿命长,适合应用在大尺寸与高分辨率的面板上,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是目前移动端OLED屏幕的市场主流。
根据IHS在2019年发布的统计及预测数据,2019-2023年全球中小尺寸(0.5”-13”)AMOLED年复合增长率达10%以上。到2023年,年出货量达8.6亿片,其中柔性屏出货量达4.81亿片,营收达309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全球中小尺寸AMOLED智能穿戴渗透率35%,手机渗透率70%,可折叠手机100%。
近年来,OLED取代LCD趋势正盛,大陆在取得LCD面板的成功之后,正加大对OLED的投资。
目前大陆面板厂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维信诺、和辉光电、信利国际、柔宇科技均有OLED投产在线和在建产线。其中,京东方绵阳线、天马武汉(二期)线、华星光电武汉线、和辉光电上海线、信利国际眉山线正在进行产能爬坡,京东方重庆线和福州线、天马厦门线、维信诺合肥线正在建设中,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总体上看,DSCC认为OLED在移动市场的产能到2020年将超过LCD,并在2025年达到65%的市场份额。柔性OLED的容量将在2020年超过刚性OLED。从2019年到2025年,柔性OLED产能将以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刚性OLED将以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纵观整个显示市场(移动和电视等),DSCC预计到2025年,OLED的生产能力将以20%的年复合增速增长,OLED市场份额将从2019年的5%上升到2025年的14%。
从每个国家的OLED生产能力来看,DSCC表示,韩国仍将领先,但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的市场份额将大幅增加,韩国份额将从90%下降到56%。2025年,中国份额将达到43%,复合年增长率为51%。到2025年,世界OLED产能将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国和韩国。
OLED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中游的面板和模组制造以及下游的终端产品制造。
OLED材料是OLED面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了OLED显示屏的性能表现。从OLED单体材料的合成链上来看,首先需要将基础化学原料合成OLED中间体,然后进一步合成为OLED粗单体(升华前材料),再将其进行升华提纯处理后形成单体(升华后材料),便可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用于OLED面板的生产。
整个合成链中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是将材料升华提纯至电子级的过程,拥有较高的技术和专利壁垒,故全球OLED升华后材料的生产主要掌握在日本出光兴产、保土谷化学、美国UDC公司以及如SKC等韩国公司手中。
其中日韩厂商主要生产小分子发光材料,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欧美厂商主要生产高分子发光材料。
受制于海外专利约束,目前国内主要从事OLED材料单体、中间体等升华前材料的生产。目前国内诸如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吉林奥莱德、阿格蕾雅等OLED生产企业主要还是以中间体和粗单体为主,掌握的专利也主要在这两方面。
随着全球OLED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全球OLED单体、中间体产能向中国转移,国内OLED材料需求订单迎来快速增长。
OLED终端材料毛利率高达70%以上,2019年OLED前端材料市场规模约23亿元。以美国UDC和瑞联新材为例,UDC主营业务为OLED终端材料的生产及销售、OLED专利授权许可及合同研究服务,主要客户为三星、LG等全球主要的OLED显示面板企业,其材料销售业务毛利率基本处于70%-80%之间。
OLED面板出货量增加带动上游材料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根据IHS数据,预计2017~20年全球OLED材料市场规模增速超过30%。
在中游OLED面板制作中,主要包括“阵列(Array)→成盒(Cell)→模组(Module)”三大制程,Array、Cell、Module三个制程的设备投入占比约为7:2.5:0.5。
其中,Array制程和Cell制程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企业突破仍需假以时日,在Module段,国内企业正在逐步掌握了模组组装和检测技术,具备了相关设备生产能力。
在面板中后段流程工艺中,柔性面板切割、柔性OLED面板剥离等激光加工设备一直面临被禁售的风险,三星通过合同绑定的方式要求提供相关设备的韩国供应商(即LIS的同行)禁售给京东方等中国企业实现技术封锁,以保证在柔性OLED面板制造领域的领先性。
过去面板厂商仅生产面板,模组封装则由专业模组厂商(合力泰、欧菲光等)进行,最近几年为适应手机全面屏和轻薄化趋势,面板厂商兼营面板生产与模组封装,且发展势头迅猛,例如2019年10月京东方和深天马单月液晶显示模组出货量已经超过专业模组厂商,分别位列前二。
目前手机端液晶显示模组一体化出货比例华星光电达50%左右,京东方达到70%,深天马100%;而OLED显示模组一体化趋势更明显的,维信诺、华星光电凭借子公司华显光电实现75%模组出货,三星、京东方OLED手机屏幕几乎全部以模组出货。未来面板厂商自有模组出货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0年京东方等国内大厂OLED产能陆续完成爬坡,并且保持一个较高的良率,未来五年国内OLED厂商市占率也将大幅提升。
随着苹果在终端产品的示范带动,国产品牌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主流品牌从2018年起均开始在自主终端设备导入柔性OLED显示屏。2018年华为发布搭载柔性OLED的Mate 20 Pro旗舰产品,标志着国产品牌顶级旗舰机型正式规模商用柔性OLED,2019年起柔性OLED已全面渗透至国产HOVM四大品牌的顶级旗舰机型,包括瀑布屏、折叠屏等新型终端产品。
从下游应用市场拓宽的角度来看,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品形态的持续升级,从目前的无边框、可折叠形态向可弯曲、可卷曲方向发展。其下游应用市场有望由目前的传统手机市场,向未来的可穿戴、VR、车载、卷曲类等产品应用领域渗透。OLED显示屏的功能集成度和单品附加值不断提升,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