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霍金逝世一周年:生于凡尘,归于群星 | 同读一本书

斯蒂芬·霍金逝世一周年:生于凡尘,归于群星 | 同读一本书
2019年03月16日 08: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周末同读福利

周末同读福利:

周末,同读一本书,让大脑在阅读中享受自由。现在购买会员的前100名,可享受以下三大权益:

1.每周一本好书分享,15分钟精华拆书音频;

2.每天听见吴晓波,每天五分钟,吴老师为你分析金融政策、评说商业模式;

3.免费获得本期价值68元的同读好书《十问:霍金沉思录》纸质书一本。【点击此处,成为会员】

牛顿给了我们答案,而霍金给了我们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真正掌握了量子引力定律并充分理解了宇宙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站在了霍金的肩头。

——基普·索恩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逝世,享年76岁。

2018年10月16日,他的遗作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在家人和合作者的帮助下问世,吴老师曾在一期音频节目:《富人利用基因工程变得更长寿,穷人就要因此灭绝?》(点击此处回顾音频)中做了简单的介绍。

而在今年的3月14日,这本书的中文版——《十问:霍金沉思录》,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重新编辑,整理而成,于霍金辞世一周年的节点问世。

这本书汇集了他在弥留之际仍在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四个问题:

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

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我们?

我们能在地球上存活吗?

我们应去太空殖民吗?

今天,小巴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霍金对这四个“大问题”的思考。

01

一个有趣的科学巨人

斯蒂芬·霍金,一个让人对宇宙空间产生无限遐想的科学家,他是地球上离星空最近的人,一说起外星人、宇宙、黑洞,很多人脑海中联想到的第一个偶像应该就是他。

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21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全身只有三个手指头可以活动,但他却成了物理学在公众面前的一面旗帜,他写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黑洞不是黑的》等可以说是无数人探索宇宙的启蒙书。

而他不仅仅是个科学巨人,在《万物理论》这部以霍金为原型的传记电影中,“小雀斑”艾迪饰演的霍金,展现了霍金乐观、幽默风趣的一面;在《生活大爆炸》中,他和谢耳朵互怼;音乐上,利用电子发声器和英国迷幻摇滚乐团 Pink Floyd 合唱……

他无法选择自己的躯壳,却让自己的灵魂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在霍金去世后,他的孩子在声明中写到:

“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02

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

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我们?

这两个问题都体现了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对于未来发展的忧思。

关于外星智慧生命,霍金将猜想的重点放在了“为什么我们没被访问过”上,他提出了四种可能性:

其一,也许生命自动发生的概率就是如此之低,以至于地球是银河系中或者可观察的宇宙中唯一出现生命的行星;

其二,存在合理概率形成自我复制系统,比如细胞,但大多数这些生命形式并没有演化出智慧;

第三种可能性是存在生命形成并演化为智慧生命的合理概率,但系统不够稳定,智慧生命自我毁灭;

相较于第三种非常悲观的结论,霍金更喜欢第四种可能性:外太空还有其他形式的智慧生命,但被我们忽视了。

霍金对外星智慧生命充满好奇,但也提醒人类保持警惕,一旦外星智慧生命拥有主动访问我们的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大概率不是一件好事——如同美洲原住民遭遇哥伦布一样——先进的异种族文化从来就不会保持着善意。

关于人工智能,霍金也持相对悲观的态度,他认为人工智能一定会发展出自己的意识,甚至会超过人类,并以电脑病毒为例,试图说明人类已经有过类似的、无法控制自己创造出的东西的先例。

他认为,科幻电影里的关于人工智能的道德问题不是重点——人工智能真正的风险不在于它是否邪恶,而在于它的能力。超级智慧的人工智能会以某些目标为动机被创造,一旦这些目标发生偏离,与人类的终极利益不一致,那么我们要面对的,或许就是灭顶之灾。

03

我们能在地球上存活吗?

还是该去太空殖民?

霍金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完全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思考。

我们能否在地球上存活,虽然科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巨大影响,但这个问题本身却并非科学问题,更多涉及了人性的问题。

一、核战争及全球暖化是使“能续存吗”成为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上述原因造成的灾变几乎注定会在未来一千年内发生;

三、人类长远续存的最大希望是摆脱地球。

”如果不走向太空,人类将没有未来”,霍金对太空殖民问题的答案与其说是自然科学的预测,更像是人文科学上的论证。

首先,霍金的回答是肯定的,基于这一回答,霍金对载人航天持支持态度,而至于载人航天的前景,霍金预测五百年内可造访离我们最近的其他恒星,但他不看好科幻小说中流行的可以超越光速的“曲速引擎”。

04

我们为什么要问这些大问题?

霍金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所思考的问题都是非常大的“大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黑洞、时间旅行等,而这些大问题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其实相去甚远,为什么还说我们必须思考这些大问题呢?

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科学对他们而言太复杂,研究制约宇宙的基本定律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用大量的计算和方程式来呈现,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难以实现。

并且如果所有人都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世界很快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我们从一些大问题着手,将其基本思想以清晰的方式,让大多数人可以理解并接受,科学就成了能让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的东西,这就是霍金为之着迷的原因。

而大多数科学家不愿意面对这些大问题,因为基于假说而推演出来的理论,没有实验或者方程式的支持,永远是纸上谈兵。但正是这些对大问题的思考,在通往“终极理论”的道路上提前埋下了一颗种子。

正如在基普·索恩在这本书的导言所说:

“牛顿给了我们答案,而霍金给了我们问题。他提出的问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推动着科学的不断突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