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张图100年:外国人眼里的激荡中国

8张图100年:外国人眼里的激荡中国
2019年08月17日 08: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8.15-8.18加入会员,即可向吴晓波提问

并有机会获得相关技能书或课程学习包

纪录片《激荡中国》将、于8月16日起,每周五21:20在深圳卫视、22:10在第一财经播出,优酷每周五21:30同步网络播出。这部纪录片以《激荡三十年》和《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为框架,由吴老师总撰稿和总策划,巴九灵、深圳卫视、优酷、第一财经、云集将来联合出品,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欢迎收看哦。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汉字里,十是10,廿是20,卅是30。如果“卅”字添上一横,就成了“丗”,表示30年。

“丗”字还有另一个写法——“世”,一世就是30年。

所以古人说恍如隔世,其实是如隔30年,即便在“车、马、邮件都慢”的从前,30年的变化也足以让人恍然。

如果换作近代以降,如果尺度拉长到40年、70年、100年,又会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不自吹自擂,来看几张外国人制作的图表,重新感受一个恍如隔世的中国。

人口 100年来的变化

本文图片信息量都偏大,可放大观看,也可一扫而过

上图题为“图表说明英帝国与中华帝国之间的差异”,展示了全球不同国家及其人口数字,令人感慨之处有三:

其一,该图发表于1916年,出自英国官员Lionel Curtis所著的《英联邦》一书。与其说这是一张图表,不如称之为“数据可视化”——你可能以为数据可视化是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流行起来的玩意,其实100年前英国人已经这样观察世界了。而当时的中国,尚未形成“数目字管理”的习惯。

其二,图中所绘的“中华帝国”(其实当时已不是帝国)东南海岸,区隔出了四个小点——威海卫、胶州、澳门和香港,威海卫和香港被染上了英联邦的红色,而胶州底下写着“(德国)”,澳门底下写着“(葡萄牙)”。列强并不认为它们是中国领土,那时的北洋政府也无力主张主权。

* 威海卫、胶州当时为租借地,澳门当时为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此外,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自此以至1997年6月30日,英国在香港实行殖民式统治。但从法理上说,香港不曾是英国殖民地。

其三,就是100年来的各国人口变化。

1916年英国本土人口4500万,如今6600万。

1916年日本人口6800万,如今1.26亿。

1916年美国人口接近9200万,如今3.29亿。

1916年中国人口4.33亿,如今14.27亿。

* 其中中国大陆13.95亿,中国台湾2359万,中国香港741万,中国澳门62万。

与此相伴的,是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30%以上降至8.4‰,人口预期寿命从32岁升至77岁。

或者,我们来看看气候数据科学家Neil Kaye制作的另一张图表:

题为“我出生时的全球人口”,从左到右依次是:中国、印度、亚洲其他国家、欧洲、非洲、北美、南美、大洋洲

经历了“人多力量大”、计划生育、放开二孩、鼓励生育,100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是近40年一切经济奇迹的现实基础。

同时,值得注意甚至警惕的是,0~14岁人口数量,中国已经远远少于同等人口总量的印度,这也将是未来40年一切经济局势的现实基础。

国民经济 70年来的变化

无论是在《中国统计年鉴》还是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中,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AR)、澳门特别行政区(Macao SAR)、台湾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都与中国大陆(一般就写作China)分别呈现,这主要是由于货币和统计系统各自运作,并不涉及主权问题

上图可能不少人看到过,2018年全球GDP共计8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贡献13.61万亿美元,占比15.86%。

很直观的一张图,但是没有反映变化,也没有反映人均情况。因此我们再来看另一张图:

点击放大,或者直接看下文的解读吧

这张密密麻麻的图,是1950年至2016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的变化,以国际元为单位(剔除了通货膨胀和各国物价差异的影响)。每一条线段的左端表示1950年的水平,右端表示2016年的水平并以此排序。

近70年里,全球人均GDP增长了4.4倍。

近70年里,中国大陆人均GDP增长了16.3倍,从757国际元增至12320国际元,增速在金砖国家中名列第一,也足以傲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当然,对比亚洲四小龙(韩国32.2倍,中国台湾30.4倍,新加坡27.5倍,中国香港11.7倍),中国大陆犹有不及之处。要让人心服口服,就要更进一步。

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在人口以亿计的经济体中,中国大陆增速最高(印度4.2倍,美国3.5倍),我们确实实现了最广大人口的最大跨越。

这也意味着最广大人口的脱贫奇迹。

这张图反映的是金砖国家中,极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那条下降最快的红色折线,就是中国。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1990年的中国尚有66.6%的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的水平,而到了2016年,极端贫困人口仅剩0.7%——这背后是7.4亿人口的脱贫,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超过七成。

接下来的目标,是让最后的1000多万人脱贫,是让13.95亿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向富裕。

2019年,以现价计算,中国的人均GDP将突破10000美元,算是完成一个小目标。

科技与产业 40年来的变化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何而来呢?1978年后的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里,主要来自改革与开放;第三个十年里,主要来自全球化;第四个十年里,主要来自科技创新。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推崇科技创新的力量。他们相信,一家企业的研发支出越高,越是一家好企业;一座城市的研发支出越高,越是一座有未来的城市;一个国家的研发支出越高,越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

这不是因为那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是源自40年来国民的切身体会。

这张图表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横轴表示,研发支出占本国GDP的比例,中国为2%,最高的韩国为4.3%。

竖轴表示,每100万居民中研发人员的数量,中国为1096人,最高的以色列为8250人。

圆形面积的大小表示,该国研发支出总额(按购买力平价),中国为3706亿美元,最高的美国为4765亿美元。

图表中没能展现的一点是,全球研发支出总额中,美国占26.4%,中国占20.6%,加和接近全球的一半。这比上文图中呈现的,中美两国GDP占全球的比例,更加夸张。

为什么美国政府要堵截中国科技企业?答案不言而喻。无论中国政府是否扶持这些企业,美国都要堵截,这是在争夺未来,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同时,我们不难看到,有实力的科技企业并不靠扶持取胜。

这是近年来六大智能手机品牌全球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华为、小米、vivo、OPPO共占超过40%。

若是换作中国市场的份额,则华为、vivo、OPPO、小米共占超过80%。

在中国,手机行业并没有什么保护主义政策,2008年全球五大手机厂商是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和LG,在中国市场同样是这五家,份额总计80%,中国厂商只能分食小小的低端的一块蛋糕。

十年之后,风云变幻。不是因为政府扶持,而是因为拿出四家国产手机的产品来,我们都知道它们不输于苹果、三星,甚至在一些领域更优。欧洲首款正式商用5G手机,在瑞士上市,就来自OPPO。

以华为、OPPO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正凭借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逐步成为5G领域中的领先者。类似的,家用空调领域的全球前三是格力、美的、海尔,监控摄像头领域的全球前二是海康威视、大华,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全球第一是大疆……

当然,从手握专利数量和质量上来说,国内手机厂商还追不上三星;从生态系统建设上来说,追不上苹果;从品牌国际影响力上来说,中国品牌更有的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年如梦,激荡中国,我们践行,我们见证,我们建设。

8月16日起,大型纪录片《激荡中国》将于每周五21:20在深圳卫视、22:10在第一财经播出,优酷每周五21:30同步网络播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本片以《激荡三十年》和《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为框架,由吴老师总撰稿和总策划,采访超过200位时代亲历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共同讲述70年中国发展的壮阔历程,欢迎收看。

本篇作者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俞歆

责任编辑 | 郑媛眉 | 主编 | 魏丹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