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不是逃避,而是蓄养能力 | 同读一本书

放弃不是逃避,而是蓄养能力 | 同读一本书
2020年09月20日 08: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假如你现在深陷中年危机,乔安妮的故事可能会给你一点启发。

这个女人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后,就不停换工作。她有过一段同床异梦的婚姻,还有了一个拖油瓶的女儿。年近30岁的时候,乔安妮就仿佛一眼看到人生尽头,失去工作,并且被诊断出抑郁症。在依靠领取救济金养育女儿的艰难时光里,她竟然不管不顾开始从事写作。但正是这种在社会看来不负责任的行为,让她更贴近了自己的天赋。正如她后来在回忆录中写下的,“我不再假装自己是我以外的人”。

你可能听说过她的笔名——J.K.罗琳。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书是《大器晚成》,作者是里奇·卡尔加德,他早年有和罗琳类似的遭遇:在斯坦福念的大学,但学术生涯其实非常平庸,毕业后当过洗碗工、守夜工和打字员,30多岁之后才走向自己的职业轨迹,44岁成为《福布斯》杂志的发行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者。

点击下图▼收听音频讲解

今天整个社会都在贩卖焦虑,鼓吹着“年轻就是全球的硬通货”。本书的作者观察到我们的社会过度关注少年时期的成就,并以此作为个人未来成功潜力的评判标准,导致了许多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大器晚成的人很可能怀有被社会和教育制度所忽略的技能和优势。现行的教育体系只能评估一部分人的技能,它关闭了另外一部分人进行探索、获得鼓励和发掘潜力的路径,并没有向这些人开启成功的大门,因为它根本看不到这些人的存在。

新近的研究表明,人们公认的从青春期到成年期这个人类成熟顺序中间漏掉了一个环节。在18至25岁这个阶段,多数人还不完全算是“成年人”,而是处于一种多变的形态,他们的某些认知能力,还不太像功能健全的成年人的大脑。

大脑的完全成熟期发生在25岁甚至更晚。

只有一小部分不到25岁的人能够在少年时期就显露锋芒,多数人在这个时期不但没有什么出色表现,还可能遭受由老师和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设置规则的高风险、高压力的比赛带来的伤害。

有些人在家长和其他成人寄予厚望的比赛中失利时,就会萌生退意,开始自暴自弃。实际上这个群体可能要在25岁之后才会真正成熟。

那么如何跳出主流文化的传送带,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可能会让读者瞠目结舌,他告诉我们只需要放弃就可以了。

主流文化往往会倡导坚持不懈、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之类的价值观,但作者告诉我们毅力是一种有限资源,放弃可能是一种健康的做法,当我们使用单一思维的决心来处理一件自己其实不太擅长的事时,实际会导致你的工作低效;坚韧不屈的精神如果用错了地方,就可能侵蚀我们召唤毅力的能力,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在真正需要毅力的时候无能为力。

但一味的放弃并不是件好事,就像如果我们都只根据实际的成功概率来制定决策,那么我们就不太可能去尝试有风险的事情,获得任何重大成就。而对于大器晚成者而言,故事就是一项有利的工具,故事本身具有不确定的特点,并非与事实一一对应,在某些冷漠的理性主义者眼里,生而为人只不过是繁衍后代而已,但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生来就怀有重大的使命。

比如,我们习惯将自己的成长缓慢归咎于运气不好、智力不够,这就会导致我们难以对未来产生积极的设想。这种情况下,我们讲述的故事可能将自己引入绝望的宿命论。回想一下自己的故事,当你被解雇的时候,是不是就证明自己未来的事业毫无建树?还是说这次的解雇成了最棒的经历之一,你获得了解放,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讲故事这种叙事心理的背后,不是让我们自欺欺人,相反它的目的是让我们在这些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动力。在编写自己的故事的过程中,大器晚成者很容易误入认命的困境,但命运和宿命是两码事,宿命源于自身,命运则是外部的安排。

我们会依靠自己的命运。

我们会奔向自己的宿命。

中文的语境里,成功学直接是一门指导人获得事业成功的学问。但这类书籍原称是self-help literature,self-help不仅仅是教人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包括在主观上的幸福,内心的平静。《大器晚成》很大程度就是这样一本让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指南,正如作者所说的:

对少年有成的追求会耗尽我们的毅力,阻碍自己进行探索。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不同之处,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和天分,正视要走一条不同的路。

超70万人订阅的“每天听见吴晓波”

今日购买即送56元《大器晚成》纸质书

数量有限,仅限前200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