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家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思想食堂哲学课

今天我们的家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思想食堂哲学课
2020年10月16日 07: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文 / 思想食堂(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翻看一下社会新闻,我们常常被这样的内容震惊到:

夫妻之间因为琐事争吵,竟至拔刀相向;

孩子因为父母的责骂,愤然跳楼自杀;

老人与子女因为房产归属,闹到断绝关系;

……

诚然,每一个事例都有更具体、更复杂的原因,但总体来看,都无法回避一个现象:我们的家庭,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

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似乎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中国自古有“修齐治平”的入世理想,家庭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尤为重要,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家国一体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

在千百年的传统社会里,以家庭为核心的宗族关系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转最为重要的因素。

然而,随着近代化的开始,中国被迫与世界接轨,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剧烈变化,同时一并被改变的也包括传统的家庭观念。

西方人信仰上帝,认为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家庭观念相对单薄,孩子成年之后自动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与中国人所崇尚的家族生活大相径庭。

随着中西方的融合,这样的观念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今天的中国,对于家庭的认知,往往就会陷入到一种“中西碰撞”的境地:

一方面,传统的家庭理念依然根深蒂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依然是很多中国人的人生理想。尽管这种“和睦”往往是表面的,内里实际暗流汹涌,勾心斗角,但也不妨碍中国人将其视作一种至高的境界进行追求。

另一方面,追求个体的自由,又是家庭中年轻一代必然的选择。他们理所当然地反叛一切,自然不认同传统的家庭观念。同时,毕竟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绝对的西方式独立与自由又不能真正地落地。

两相对比,东方观念强调集体,会通过压制个体来达到集体的和谐,而西方观念张扬个体,为了个体自由宁可不要集体。要注意到,这两种观念里面都是有舍有得的,选择一方,就注定舍弃掉一些相应的权益。

然而,中国人往往是想兼得“鱼肉熊掌”。结果就导致,中国的家庭既存在着东方的集体主义色彩,又存在着西方的个体主义色彩。

因此,我们常常就看到这样一种景象:

子女们一方面在父母面前倡扬着独立、自由,另一反面又对父母的经济支持甘之如饴;

父母们一方面希望孩子顺从自己的意志,另一方面又要他们能够具备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殊不知,这在内里根本就是冲突与矛盾的。

如果真的是东方式,那就应该是父母对孩子严格管教,耳提面命,但最终孩子成材与否,会不会有心理问题,需要父母想清楚;如果真的是西方式,那就应该是父母早点让孩子独立面对社会,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无论孩子受多少委屈、吃多少苦,那父母也得咬牙熬得住不去帮一把。

反过来,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想要独立、自由,那就首先努力实现自己的财务独立,经济上能够不依赖父母;如果不愿努力只想啃老,那就一直陪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也未尝不可。

因此,无所谓中式的道路还是西式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内在逻辑要自洽,选择一种方式,既要享受其带来的好处,也要承担其带来的坏处。算好一笔账,心安理得去接受,也就可以了。

怕只怕,在道路的选择上摇摆不定,忽左忽右,瞻前顾后,最终搞得一团糟。个人如此,家庭如此,国家也如此。

关于家庭,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而在今天这个复杂的时代,可能需要我们有更为深刻的洞察,甚至要具备哲学高度的思考,方能把握某些事物的本质。

10月31日—11月1日,思想食堂特别邀请孙周兴、刘东、董平、姜宇辉4位哲学教授来跟大家聊聊家庭,讲讲中西哲学视野下的家庭观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