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一周年,武汉的下一步

解封一周年,武汉的下一步
2021年04月08日 09:29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今天(4月8日)是武汉解封一周年,借此时机,我们来聊聊城市形象的话题。

去年年末,人民网发布了一份《2020年中国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影响力研究报告》,综合谷歌趋势、推特、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平台的舆情数据,得出了一份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排名。

数据采集时间是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

武汉排名第一,之后才是北上深广。

报告本身的口吻是中性的,不带褒贬色彩。不过个别武汉当地媒体转述此事时,语气仿佛……有点自豪?

看得人心中不是滋味。

我们都清楚,过去一年,武汉因何而闻名全球。此事并非武汉之过,但也绝非武汉之喜。

当时只是编辑部里吐槽,春节后,我们策划了一档“城市封神榜”系列直播,又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城市封神榜”的第一期是长沙,第二期是成都,这两座城市可以称得上是新老网红。安排直播议题时,无论经济还是人文,吃喝还是玩乐,都毫不费力找到了方向。

接着,第三期是武汉,第四期是郑州,我们就开始犯愁。

讲武汉,当然绕不开“疫情之后”的话题,可是此外聊点什么呢?想不出。

如果说长沙的城市气质是快乐,成都的城市气质是悠闲,那武汉是什么?抓不准。

后来,武汉籍同事王康,提到了两个字——“不留”。武汉因长江而兴起,骨子里是码头文化,大家来去匆忙,不作停留,也就没留下什么固定的气质。

就像聂鲁达在《水手》中所写的:没有什么能将我们绑在一起,更没有什么能将我们系在一起,我喜欢海员式的爱情,接个热吻就匆匆离去。

直播时,嘉宾马人人老师用了一种品酒般的描述,说武汉是“平衡感很好”的城市。

什么都有,又什么都不算突出:有各色早餐,但楚菜并不像川湘鲁粤菜那么独特;有湖光江色,但也谈不上天下绝景;湖北产出了全国一半的小龙虾,可是有谁吃虾会先想到武汉吗?

总之,你很难去形容它,捉摸它,更难抱着猎奇的心态去发掘它。

到了郑州,也是如此。如果说武汉是“不留”,那郑州就是“路过”——多数人对郑州的印象都是,曾经路过。

小巴甚至准备了一张表,列出所有的GDP万亿城市,让同事们写下“提到这座城市,你会想起什么”。有的城市名字后面留下了十几条城市印象,而郑州后面只有一条——“三全食品”——来自一位股市达人,他给每座城市都写了一家当地上市公司。

央视纪录片《城市24小时—郑州》的分集导演海金星说,郑州的关键词是中庸、草根、融合。

这集纪录片的留言区里,高赞评论也说:“中国最有特色的一座城市,没有之一,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没特色。”很矛盾的一句话,但想必大家能领会精神。

我们是走进了河南博物院才发现,里面的文创产品很用心,也很受欢迎,竟然还紧跟潮流推出了“考古盲盒”。虽然离开之后查到了新闻报道,但如果没有事先身临其境,真的很难关注到。

还有今年春节火遍网络的《唐宫夜宴》,大家喜欢归喜欢,也少有人深究,它为什么诞生在印象里土萌土萌(而且预算很有限)的河南台,又为什么来自一个郑州(而不是西安或洛阳)的歌舞团队。

一起策划直播的同事向我感慨:郑州的城市营销,实在有点……老实粗笨。

其实老实粗笨的,又何止郑州或武汉而已。

此次疫情,回头看是武汉的一道伤口,向前看或许真是武汉的一次机会。

公关界有这么一种套路:利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普遍心理,先挑起风口浪尖的舆论,再来一波反转,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的宣传。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深谙此道,在经商时期,不止一次兵行险着:与其花费4万美元在《纽约时报》边边角角打一则广告,公众看了还未必认可,不如直接搞个大新闻,引得《纽约时报》头版头条报道(哪怕是负面报道),创造巨大的媒体效应。

如今,武汉完成了第一步,并非有意为之,但确实已经举世闻名。愿与不愿,这都是既定事实,就看我们如何走好下一步——让全世界知道武汉的人,了解武汉,爱上武汉。

这件事,成都有经验。

2008年四川地震后,成都也曾面临困境——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关于灾情的,文化旅游、招商引资都受到了冲击。

为了“去地震化”,当地政府组建起一个“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开启城市公关行动。

当年动画片《功夫熊猫》上映,他们主动邀请梦工厂团队,到“熊猫的故乡”成都来寻找创作灵感。剧组参观了成都熊猫基地、青城山和宽窄巷子,最终在2011年上映的《功夫熊猫2》中加入了担担面、麻婆豆腐、火锅等许多成都元素。

从此,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成都是大熊猫的故乡”,(论命名地其实是四川雅安,论最大栖息地其实是四川卧龙)甚至以为在成都可以牵着熊猫上街。

2016年G20峰会,领导人会议在杭州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一次在上海举行,一次在成都举行,还有贸易、就业、能源、农业部长会议分别在不同城市举行。看似平分秋色,但成都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都买下了整版宣传,大出风头。

还有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远洋太古里等城市新地标,也是在地震之后打造的,如今都成了网红打卡地。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成都的爆红,有天时地利,更有人和。

那么武汉是差哪一条呢?天时,地利,还是人和?

现代城市,是需要一点“招牌”和“门面担当”的——就是作为一个上班族,在只有假期或出差才有机会到访一座城市的时候,两三天时间里,有没有什么特色能让我快速领略,击中内心,念念不忘,还想再来。

它可以是一碗粉、一杯茶,也可以是一间书店、一条天际线,甚至可以是一首歌、一种当地人生活的姿态。

这不止影响一点旅游收入,更影响着吸引人才、吸引品牌、国际招商、构建认同的可能性。

掰着指头一数,就会发现形象鲜明的城市是少数,太多的城市面目模糊。究竟是它们真没特色呢,还是老实粗笨,不擅长营销自己呢?有前者,但似乎更多的是后者。

我们说武汉全面平均,但好歹武大樱花是网红打卡地,路人皆知。无锡的樱花呢?南京的樱花呢?青岛的樱花呢?走出当地,有几人知?

这些年,各个城市都陆续学会了招商引资、更新基建、抢人大战,但谈及城市形象宣传,要么还停留在“当地官媒发篇稿子”的阶段要么期待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村里通网都三十多年了,怎么还是这个路数?连我们90后都吸引不来,要怎么吸引00后?连我们中国人都吸引不来,要怎么吸引歪果仁?

成都的路数在上文提到了一些,再来看看浙江的路数:

打卡中国,以浙江为窗口。

还能这么玩?对,还能这么玩。相信还有更多另类的玩法,未来会继续刷新我们的认知。

希望众多中国城市,都可以学习一下。学习,不是模仿。“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若是模仿就又会面目模糊。

但愿,今年会是一个转折点吧,就像2008年曾是一个转折点那样。期待下一次武汉登上榜首时,我们都可以痛快地为它喝彩。

作者| 木有药师|当值编辑 | 李梦清

责任编辑 |何梦飞主编 |郑媛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