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并购贷款不触及红线,苹果CEO去年薪酬超6亿 | 财经日日评

房企并购贷款不触及红线,苹果CEO去年薪酬超6亿 | 财经日日评
2022年01月08日 08: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订阅报告▲收听音频

2022年业往哪创?人往哪走?

52期报告带你解析市场机会

房企收并购贷款或不再计入三条红线

1月7日,房地产板块在逆势下涨势明显,多只房地产股大涨超过5%。这背后,一则相关的重磅消息在坊间流传。1月6日晚间,有媒体消息称,目前银行已告知一些大型优质房企,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道红线”相关指标。多家房企证实,该消息属实。

有前二十强房企高管表示,根据监管要求,针对收购出险房企项目,银行的收并购贷款不计入房企“三道红线”相关指标内。一家头部房企人士表示,近期已有多家金融机构来与公司进行相关项目沟通,但在具体的相关指标上仍有待进一步明确。(上证报)

|点评| 虽然尚未有正式的官方文件发布,但目前来看房企收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条红线的市场传闻大概率是真的。早在不久之前,央行和银保监会就曾发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重点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这一做法也被外界认为是房地产行业化解风险、稳定预期的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

房企收并购贷款如果不再计入“三条红线”,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优质房企进一步扩张的底气和信心,对于高负债房企而言,有利于其“瘦身”的同时也规避了大规模楼盘烂尾问题的出现,对于购房者合法权益也是一种强有力的保障。

世茂建设回应信托产品违约事宜

1月7日,世茂集团旗下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在上交所发布公告,回应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称世茂建设担保的信托产品违约一事。公告称,中诚信托于2020年9月设立中诚信托诚颐1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上海骞奕建材有限公司发放募集资金14亿元,期限最长18个月,分期还本付息。

世茂建设表示,至今为止,公司尚未有公开市场的债务违约,前述信托融资的相关事项不会触发公开市场债务的加速清偿。截至1月7日收盘,世茂集团股价报4.70港元/股,跌幅为5.43%,最新市值为178.50亿港元。(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受到信托违约传闻的影响,世茂集团股债双杀,股价一度跌超18%,债券更是跌超20%触发盘中临停,而随着世茂建设公告的发布,一定程度上稳住了股债价格。这已经不是世茂集团第一次股债双杀了,去年12月世茂93套上海房产因质押而无法过户,已经上演过一次同样的剧情。

目前,世茂集团给外界的感觉就是已经站在债务违约的悬崖边上,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引发股债的剧烈波动。根据世茂集团2020上半年财报,其总负债虽高达4636亿,但仍保持在“三条红线”的绿档,相比于其他爆雷的大型房企而言,世茂集团的处境显然要更好一些。与此同时世茂集团也在积极出售和质押资产,以缓解市场的担忧。

苹果CEO库克去年薪酬超6亿元

当地时间1月6日,据苹果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股东委托书显示,去年苹果CEO蒂姆·库克总薪酬为9873万美元(约合6.3亿元),包括基本工资、股票及其它报酬。

文件显示,库克2021年基本工资为300万美元,股权奖励为8235万美元,非股权激励薪酬为1200万美元,其他补偿为139万美元。这是库克自2011年8月晋升为CEO以来首次获得股权奖励,由于此前没有拿到股票激励,2020年库克薪资总计为1477万美元,2019年薪资总计为1156万美元。(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作为一家市值一度突破三万亿美元的高科技公司的掌舵人,薪酬超6亿元人民币,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不可否认,库克正在带领苹果走向一个新的巅峰,不管是传统业务,还是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上的布局,都足以显示库克的能力。

苹果之所以受到资本的青睐,还是在于其强大的科技创新属性和亮眼的财报业绩,其建立的稳固的iOS生态系统正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不过企业做到了“巨无霸”,经营管理就有难度,面临的问题也就多了。目前我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和解决,其一企业接班人的培养,其二如何处理好最近的反垄断风波。船大了,掌舵人的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这也凸显了库克的重要地位。

微信小程序日活用户突破4.5亿

1月7日消息,2022微信公开课PRO正式开讲。本届公开课以“入微”为主题,预示着微信生态迈进产品打磨入微、行业创新入微、服务场景入微的新阶段。

在这场没有张小龙的2022微信公开课Pro上,由微信团队各个业务线的负责人或者产品经理独当一面,分享了包括视频号、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等生态过去一年的变化,也带来了它们接下来的新动向。据悉,微信上线10年,月活跃用户数提升至12.63亿,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数突破4.5亿,搜一搜月活跃用户数过7亿。(上海证券报)

|点评|在微信十周年这么一个重要节点,不仅马化腾没出现,连张小龙也没出现。这除了表示他们的低调,或许还折射了当下不是高调的时候。特别是在近期腾讯刚又领了反垄断罚单的背景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张小龙正在思考微信的下一个10年的抓手是什么。小程序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如今找到自己的应用场景,可谓不容易。这实际上是依赖于微信硬生生打造出来的产品和需求。与此同时,微信(或者说腾讯)却在短视频赛道上失分不少。视频号跟抖音根本不在一个量级。这可能也给张小龙带来一定压力吧。

元旦后部分上市公司宣布产品调价

1月7日消息,2022年前三个交易日(截至1月6日),已有立高食品、香飘飘、海融科技、金浦钛业等4家上市公司披露部分产品价格调整公告。其中有两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提到,因主要原材料、能源等成本价格持续上涨,故决定将主要产品提价。

在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两个平台上,有多位投资者近期就“公司产品价格是否会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而相应调整”等话题进行了询问。包括华帝股份、京新药业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均作出回复,表示“将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和产品结构、价格”“包括适当地提价”。(证券日报)

|点评|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中就开启了涨价潮。从食品饮料,到新能源产业链,再到化工产业,涨价潮已波及诸多行业。这似乎已经不需要做什么预测了,只要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生产企业除非跟着涨价,否则很难自我消化。

问题在于,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可能导致什么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这会推高CPI的上涨,从而引发通胀。而通胀又会影响到民生,抬高民众的生活开支。上述4家涨价的企业有三家是食品企业,也多少说明了这点。

A股预增王净利润增速高达70倍

截至1月7日,据Wind数据,已经有174家A股公司公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共有128家公司2021年业绩实现增长,16家业绩下滑,9家亏损,5家扭亏,13家续盈,还有3家不确定。

据统计,在业绩预增的公司中,共有18家公司净利润预计实现200%以上的增长,其中有6家实现了500%以上的增长。截至目前,A股“预增王”的称号被远兴能源摘得,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约48.5亿元—50.5亿元,变动幅度为7022.3%—7316.0%。(21世纪经济报道)

|点评|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是上一年度年报业绩披露季,从已经披露业绩预告公司的数据来看,在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有超七成的公司业绩预喜实属不易。其中净利润增速70倍的远兴能源,可以说是得益于其作为能源化工企业,在这一轮能源价格上涨中享受到了红利所致。

当然,A股年报的帷幕刚拉开,历来在这时候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行业好,有的行业不好,有的企业赚钱,有的企业亏损,这才是市场经济的真相和常态。比如教育板块,又比如房地产板块,去年的业绩就不可能好。

含财率成为证券行业热词

1月7日消息,“含财率”一词悄然走红。“含财率”是指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券商总收入的比例,被业内用来标识券商的财富管理成色。为提高“含财率”,2021年券商积极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谋求公募基金牌照、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调整组织架构、培养投顾队伍等方式推进财富管理转型。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广义的大财富管理业务链条看,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代销金融产品收入、两融利息收入、资管业务收入、参股公募基金子公司贡献的收入等都可以统计到“含财率”范畴。(澎湃新闻)

|点评|财富管理业务占券商总营收的比例一直以来都偏低,毕竟靠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动力去把边角料的业务做大做强。如今随着“含财率”的走红,多少能看出整个券商行业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提升主动投资和资产管理能力方面的努力。

公募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或许也是券商积极申请公募牌照和管理业务资格的诱因。2021年,我国公募基金迎来两个历史性时刻:一是全行业基金数量首次突破9000只;二是公募基金规模逾25万亿元。产品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历史新高,意味着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费的逐步提高。对于这个大蛋糕,或许没有券商公司不想分一块吧。

周五两市午后震荡走低创指跌近1%

1月7日,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随后走势分化,沪指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震荡下行,跌幅一度扩大至1%。指数午后震荡走低,沪指下行翻绿,创业板指一度拉升翻红后下挫,跌幅再扩大至1%。总体而言,指数黄白二线继续分化,板块轮动较快,个股呈现普跌态势,两市近3500股飘绿,成交连续第6个交易日破万亿。

截至收盘,沪指报3579.54点,跌0.18%,成交额为5029亿元;深成指报14343.65点,跌0.60%,成交额为7043亿元;创指报3096.88点,跌0.98%,成交额为2650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新年四连跌,这样的开局确实出乎意料。从指数来看,沪指和深证成指的跌幅不是很大,主要是由于两市大盘蓝筹股全线大涨一定程度上托住了指数,中石油盘中大涨近7%,另外诸如中国中冶、中国中铁等多个中字头股票盘中涨幅也超过5%,而这些板块显然不是散户能拉动的。至于小盘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周五近3500只个股下跌,打击面之广并不常见。

低位蓝筹板块的崛起,除了有消息利好之外,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高估值成长股的压力,因此主力资金会进行板块切换,后续行情的分化或许会越来越严重。对于投资者而言,没有合适的机会就应该保持耐心,等待新的主线出现。

文中股市、期货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魏英杰

责任编辑 |何梦飞主编 |郑媛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