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再起波澜:磷酸铁锂没输,三元锂电没赢 | 品牌新事

动力电池再起波澜:磷酸铁锂没输,三元锂电没赢 | 品牌新事
2022年01月11日 07: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文 / 赵莎莎 

新能源百年周期

这次轮到中国做引路人

进入工业革命以来,每隔百年就会出现一种新的能源。如果哪个国家可以掌握这种能源,就能在全球拥有更多话语权。

200多年前这种新能源叫煤炭,当时的英国凭借大量廉价和高质的煤炭资源,率先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成为全球第一大国。

100多年前这种新能源变成了石油,美国聪明地将美元和石油做挂钩,控制石油结算体系,让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间接取得了霸主地位。

而如今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之下,这种新能源则变成了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等。这一次终于轮到我们中国跑在前面。去年3月份国家能源局就骄傲地表示:“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上绝对是主力,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第一。”

在骄傲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预见到,在这一轮新能源周期里,我国经济将迎来自上而下的转身,同时会有无数企业跃跃欲试地骑到新能源周期的马背上,去亲自经历这场周期盛宴。

本文将以动力电池领域竞争为主题,为大家揭开新能源周期的一角。

动力电池竞争格局未定

磷酸铁锂反超三元锂电

近些年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都会有一些纠结,因为相比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用的是动力电池,它在续航里程、耐久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短板。

为了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很多企业都把提升动力电池性能当作获得市场的胜负手。

动力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组成,其中的正极材料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市场上主要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两类材料为主,前者寿命长、安全性高,后者能量密度高、充电效率高,可谓各有所长,所以近几年关于它们谁是主角的争论一直没有得出结果。

2015—2016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是性价比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占了上风。2017年则是一个转折点,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规定能量密度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换句话说,高一级的能量密度能够得到更多补贴。

在当时,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离补贴的要求有些距离,而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则比较容易达到门槛。

本着补贴不拿白不拿的心态,车企们纷纷投奔三元锂电池的阵营。

就在大家以为磷酸铁锂日薄西山的时候,它却突然在2021年迎来了逆袭。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1年1—11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是64.8GWh,占到总装车量的50.5%,超越了三元锂电池。

逆袭的原因主要是两个:

一个是三元材料对应的镍、钴等贵金属价格已经涨到了九霄云外,而磷酸铁锂对应的磷、铁价格则相对偏低。此外,2022年年底以高能量密度换取补贴的政策就要终止,消费者买新能源车没优惠了。

第二个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终于争了一口气,目前比亚迪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40Wh/kg以上,宁德时代CTP无模组电池包能量密度更是达到了200Wh/kg以上。

在这些因素推动下,消费者认为购买磷酸铁锂电池的配套车型将更加具有性价比,于是特斯拉、小鹏、戴姆勒、大众、福特等车企也顺着民意,纷纷表示未来会在更多车型上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如此看来,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谁是主角的大戏,还将继续唱下去。

动力电池巨头们的机遇和挑战

就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轮流唱大戏的时候,有的企业由于应变不及时,被市场打了个措手不及。

比如比亚迪原先是动力电池领域的霸主,专注于研发磷酸铁锂电池,但由于它早年没把生产的电池对外销售,再加上国家的补贴政策倾向于三元电池,所以近些年表现得非常落寞。直到刀片电池出世,比亚迪才重新夺回一城。

而曾经的动力电池巨头沃特玛的结局则更让人唏嘘,它坚持走磷酸铁锂路线,在国家的补贴政策倾向于三元电池后,沃特玛却坚持认为技术和市场不是一回事,研发动力电池应该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寿命长短、能量密度和成本等等,不能单独只关注能量密度。

这点认知虽然没错,但是却阻碍了它研发三元锂电池的步伐。最终失去了大量客户订单,走向了破产清算。

还有的企业运气很好,抓住了契机,成长为动力电池领域的“一哥”,比如宁德时代。

它在早年间并不擅长研发动力电池,2011年的一次机缘巧合下,宁德时代获得了华晨宝马的电池需求订单,量虽不大,但要求却极为严苛。此次合作倒逼宁德时代建立了自己的电池生产和检测体系,并幸运地进入了工信部的“国产动力电池白名单”。而且宁德时代对补贴政策的敏锐度很高,它在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的同时,把三元锂电池也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就有了现在“万亿宁王”的称号。

还有的企业深知新能源是百年一遇的大机遇,也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上了车。

比如龙蟠科技这家上市公司,原先专注于做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跟国外巨头斗智斗勇10多年后,终于做到了民营企业的第一,但还没喘口气,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了,这意味着燃油车的增量市场将会不断被蚕食,润滑油未来的市场总量需求将会逐步进入下降通道。

龙蟠科技的董事长石俊峰是化学专业毕业,他认为企业如果想要迎来第二增长曲线,就一定要去新能源市场闯一闯,于是他决定投建正极材料,并且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之间选择了后者。

当时绝大多数的正极材料制造商把筹码押在三元锂,所以很多人嘲笑石俊峰说:“兄弟,方向错了,别人都在做三元锂,你怎么做磷酸铁锂呢?”

石俊峰有他自己的考量。三元锂最重要的金属元素之一是钴,目前陆地钴资源储量大约是700万吨,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我国主要是从刚果进口钴资源,供应链单一,随时可能面临断裂的风险。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成本低于三元材料,且其安全性好、稳定性高。

现在看来,石俊峰用他的专业能力押对了赛道,而且也让龙蟠科技迎来了新的增长。根据龙蟠科技最新的业绩公告,预计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将达到3.27亿元-3.59亿元,同比增长61%-77%。

除此之外,去年12月龙蟠科技还计划投资8亿元在鄄城新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这些产能将由宁德时代包销。此项合作,预计在2022年会给龙蟠科技带来25亿元左右的营收。

动力电池未来新风向:

反攻、涨价、产业集群化

展望未来,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应该不会结束,并且还会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个是磷酸铁锂预计将继续反攻。目前从各大电池厂商的动作里已经可以见到一些苗头,比如国内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比亚迪等企业都在不断加码磷酸铁锂,同时原先专注三元的LG化学、SKI等外企也在加入磷酸铁锂的路线。

根据国轩高科工研总院副院长张宏立的预测,2025年之前磷酸铁锂和三元的市场份额大概是7∶3。这样看来,磷酸铁锂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角”。

其次是涨价潮预计不会结束。因为在2021年前端原材料已经出现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而未来随着动力电池年装机量需求提升,对原材料的需求会更大,价格预计也会继续上升。在这样的趋势中,电池厂商应该需要早早搭建完善的供应链,才能稳定支撑产能。

最后,动力电池是资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近些年由政府推动,围绕巨头企业形成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凸显。比如四川、福建、江苏、浙江、广东等,目前已经是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聚集地了。

我们以四川为例,2021年四川落户以及在建的重大动力电池项目,包括了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五六期项目、聚创新能源56GWh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蜂巢能源20GWh动力电池项目、中航锂电5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等。在这些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带动下,一大批材料企业也赶往四川加码扩产,比如江西升华、湖南裕能、德方纳米、洛阳月星等。

总结

从动力电池的竞争格局中,我们看到了新能源周期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改变。有的企业应变不及时被历史淘汰,有的企业错过时机走向落寞,还有的企业抓住契机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

但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企业都值得我们敬佩,正是他们这种想要骑上马背一搏的精神,源源不断地给新能源行业注入了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依然很难得知新能源行业的最终形态会是怎样,但面对这一轮历史大机遇,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