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针对高学历年轻人的定制骗术

一场针对高学历年轻人的定制骗术
2022年05月20日 07: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4月25日,微博话题“骗子冒充客服男硕士3小时被骗19万元”登上热搜,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

半个月后,5月7日,相似话题“研究生跟骗子通话3小时被骗74万”同样登上热搜,这一次阅读次数达4.2亿。

据360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电信诈骗受害者中,90后占比38.8%,是主要受害人群,00后及80后分别占比28.1%、24.6%,位列二、三位。

而从损失与受骗人数比例来看,80后及90后同样首当其冲。

若以上案例与数据让你感到不可思议,我们联系到了一位电信诈骗亲历者,为你复盘这场针对高学历年轻人的定制骗术。

沈觉,90后,某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目前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年轻、高学历、信息接受快。这样的她,却在90分钟内被骗走了所有流动资金。

以下,是她对于此次电信诈骗的回忆:

3月10日16:49,国家反诈中心向我发送了第一条短信,提示我正在遭遇电信诈骗。

5分钟后的16:54,第二条短信急促到达,此时此刻,一个陌生账户已经收到了我的第一笔转账。

又过一分钟,更急促的第三条短信来到,但为时已晚,余下的钱已在一分钟内分两次转入。

17:03,杭州市反诈中心电话打来告诉我:我遭遇了电信诈骗。

如梦初醒的那一刻,过程中的一切不安和犹疑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唯一不能解释的是:

一枚高学历的90后,为什么会轻易上当?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一个半小时前:15:30。

骗子夸她真聪明

最初,她接到了一个170开头的电话:

“国家要求把我们的京东金条下架整改,所以需要您把京东金条注销关闭。”

“可是我没用过京东金条啊。”

“我知道您没用过。但是您大学时期在京东第一次购物勾选了开通选项,以学生身份开通了学生贷。但现在国家是不允许有学生账户存在的,所以需要您把这个关闭,避免影响您个人征信……”

这是骗子与沈觉的初始对话。

当时她仍不太确信,便反复询问“整改”有关的细节,此时对方表现出了不耐烦,表示会请另一名客服与她沟通,随即电话忙音了几秒。

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另一个普通话更标准,态度更好的“客服B”接入,开始引导接下来的步骤。

步骤一:下载某办公软件。

步骤二:进入一个已有4名成员参加的电话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

这个过程被称作:按照国家规定,为确保安全,整个操作过程需要有专人监督。而服务人员也从“客服B”替换成一个头像显示“德兴”二字的人接手——这也给人一种“专人办专事”的仪式感。

随后德兴通过“京东官方后台”帮沈觉注销账户,几分钟后他告诉沈觉,京东金条账户注销失败,原因是存在其他关联未认证账户,并通过京东客服聊天界面发来一张图片(这里后续会解释)。

收到图片的同时,德兴不断催促她回忆,是否有其他贷款账户。

看沈觉表示不清楚,他就开始“耐心”指导如何查看,最终“顺利”地在微信内发现微粒贷入口,并将其关闭。

接下来便是银联相关贷款账户的检查,德兴继续“指导”沈觉查看已有银行App。

查看完所有账户,德兴称再次尝试注销未果:“您之前注册京东账户不是现在的手机号吗?”沈觉给出肯定的答案,并表示旧手机号已停用。

当时的她不知道,前面的一切行为都只是铺垫而已,所有的“失败”只为最后的收网顺利。

对方说:“(如果这样的话)那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我们需要上报中国银保监会处理,在此期间,为防止您的资金不被清算,可申请(资金由)中国银保监会保管。”

并指导她向“中国银保监会”公众号发送一段文字:

后面的故事,不需要再赘述,多年的辛苦都在——“为确保资金安全”将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所有流动资金汇总,分三次转入“中国银监会的安全账户”中,化为了泡影。

在沈觉的回忆里,有一个记忆点她印象尤为深刻:“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德兴夸我说‘果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点就通,真聪明。’”

迷路90分钟

案发两个月后,沈觉告诉小巴,愿意把这段经历公开。我们通过处理她案件的赵警官引荐,见到了西湖区反诈先锋王警官,一同复盘那天下午的90分钟。

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① 制造情绪落差

在沈觉反复询问下,“客服A”态度转变,更专业的“客服B”立即接入,这一落差,令她在情绪上陷入慌乱,没有过多的思考时间,下意识保持倾听。

这一做法的终极目的,是要打破受害者的高傲心理,让受害者怀疑,自己可能真的弄错了,并陷入了麻烦。

② 共享屏幕

美其名曰为了“安全”和“监督”的共享屏幕,其实只有监视作用,以确保可实时监控受害者的每一个步骤都按计划进行。

更重要的是,在后续沈觉查看微粒贷及各银行App时,骗子能了解到她在各平台的最大贷款金额及存款是多少。

“如果不能贷到款,骗子不会浪费时间,及时调整计划套现金。”王警官如是说。

③ 建立“信任”

为确保信任感,骗子会提供给受害者多次“对方真的很可靠”的体验,比如,成功关闭“微粒贷”等贷款功能。向中国银保监会发送消息同样在维护专业正规的人设,并为后续向“中国银保监会安全账户”汇款做铺垫。

与此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沈觉也曾多次产生质疑。但骗子总会适时在京东客服聊天界面发送相关文件、客服工牌、身份证等信息来打消她的疑虑。

④ 过于自信

至于夸人聪明,一方面也是拖延受害者的反应时间,另一方面,大概就是一种黑色幽默。

“两个字,自信,四个字,过于自信。”王警官回答了小巴80、90后高学历人群易被骗的原因。

作为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网生代,80、90后尽享互联网便利,与此同时,也更习惯并依赖互联网生活。

另一方面,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财富及阅历积累的人群,对于简单的信息甄别,我们往往认为不在话下。

然而,真正的危机并不是骗子遍地都是,而是我们漠视他们的存在。

举个例子,说到诈骗电话,第一反应是00开头的境外来电。而诈骗团伙,则是一群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人。

事实是,沈觉接到的诈骗电话是170开头的11位手机号码,对方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说出了她在京东的所有订单及其他具体信息。

当然,高学历人群的自信,只是诈骗案件的一个诱发因素。更重要的,是诈骗团伙针对不同人群定制的专属方案,以及一对多的规模差异。

王警官表示:“现在的案件不像以前广撒网的小打小闹,骗你几百几千心里就老开心了,现在都是有准备的。”

⑤ 毫无隐私

还记得沈觉在京东客服聊天界面收到的消息吗?相信读者们已经发现,发送人是她自己。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沈觉本人发送的,而是骗子登录了她的京东账号进行操作。遗憾的是,彼时已被前四点因素带得头晕目眩的她,并没有发现这一细节,一直默认是京东客服在发送信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隐私的泄露也更“全面”。

十年前,手机号所能连接的,只有个人身份信息。而如今,一个手机号码意味着家庭关系、购物清单、生物信息,甚至是各个平台的注册密码。

掌握受害人的隐私信息后,诈骗团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及深度学习,可以精准获悉其消费习惯、偏好、心理甚至是性格,从而在短时间内定制出专属诈骗方案。

而这一系列严密操作背后,是一支分工明确的专业团队。

2021年2月,广州警方抓获一电信诈骗犯罪团伙,除操作的业务员外,团队内还有技术骨干5人,其中3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且专业都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 

说到此,王警官深深看了沈觉一眼:“对方掌握了你所有信息,一整个团队有备而来,而你只是毫无准备的一个人,怎么斗?只能被他们带着走。”

似乎能感受到王警官的用意。没被骗,或许只是属于你的定制方案还在路上。像沈觉这样被骗了,也请务必不要自责内疚,你手无寸铁,面对的却是一支装备精良的专业团队。

“100秒太慢”

“既然银行卡是实名制的,知道我转账给谁,为什么不能以此为线索实施抓捕?”采访接近尾声,一直叙述案件、沉默倾听的沈觉提出了唯一一个问题——案发后,她在公安局被告知“止损未成功”。

王警官表示,沈觉转账的那个陌生账户,极大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骗子会用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证办银行卡,一般骗子手里都握着上百张不同地区的卡。”

一旦诈骗款入账,便会在5分钟内同步向多张银行卡分散转出,随后再进行这样的细分转账至少3次。

“假设每次转出5张银行卡,第一次分5张,第二次5张再各分5张……不断扩散,不断转出,钱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洗白,最终诈骗团队里的‘车手’去小地方的ATM机把钱提现。”王警官将诈骗款的流向做了详细介绍,“有时候被抓到的诈骗犯自己都不知道钱流向哪儿,并且每张卡的属地都不同,往往追查下去,所能查到的都是普通老百姓。”

因此,王警官特意嘱咐:“若真被骗了,第一时间拿上手机去就近派出所报案止损,因为警察出警来接再回所里,时间就耽误了,必须要在钱款分散之前,截住它。”

除受害人损失的金钱追回难度极大外,对诈骗团伙的抓捕也是一项大工程。

 “一般诈骗电话都是00或者010开头的境外号码,像你接到的170开头,看似是手机号,其实是很多手机会隐去开头的00,给受害人带来迷惑性。”王警官说道。

被查缴的涉案电话卡

据《2021年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研究报告》,近年来很多诈骗团伙将诈骗窝点转移到国外,重点集中在缅甸北部、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一旦涉及到跨国案件,证据采集、行动部署、国际协作等都成为难题:“抓人很容易,但破案的过程很难,诈骗团伙核心人物非常狡猾。再加上疫情影响,要出境抓人就更难了。不能发现一个小喽啰就行动,他背后牵扯的是一整条黑产。”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的网络黑产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50万人。2020年,被抓获的湖南省诈骗犯邓某曾使用16台多卡宝、14个移动电源、20余张移动通信卡、4部移动电话,制作成虚拟基站平台进行电信诈骗,仅通过一个电话号码,连呼出设备的位置都极难追踪。

当然,对于这些难点,我们背后的力量也在努力:

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即整治实名不实人的手机卡、银行卡。

◎ 2021年6月,国家反诈中心App上线,从用户的手机端降低电信诈骗的风险,截至目前,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量已达12亿。

◎ 2022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 2022年4月21日,最高检发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强调将把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作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点工作。

落实到地方,王警官这样的反诈民警也操碎了心:“我们卖力宣传反诈,就想在源头掐掉电信诈骗,这样最干净利索。” 他表示反诈最有效的方式,是个人及群体提高自我风控意识。无论电信诈骗、金融诈骗还是其他形式的诈骗案件,一旦发生,警方便处于被动状态。

“去年年初我们建立了预警反制中心96110,可以监控到全市范围内是否有群众接到可疑电话,比如通话时长超过100秒,我们就预判你被骗了,反诈民警会立即通过短信及电话的方式进行提醒,甚至会直接上门进行劝阻。” 

正当小巴感叹民警速度之快时,王警官微微低头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速度已经很慢了,能通话超100秒,说明他(她)已经相信了骗子的话。”

结语

戏剧的是,就在沈觉受骗的一天前,公司所属街道的派出所反诈民警曾去走访,并表示,目前三十岁左右高学历年轻人已成为最易受骗人群。

“感觉我应该不大会被骗吧。”一位同事说道,而这也是沈觉当时的心理。

像正值壮年的雄鹿,头顶看似锋利的鹿角,昂着头将一切危险尽收眼底。高学历的80、90后是社会群体中相对“强壮”的存在,常识、阅历、知识不能说最丰富,但对于社会新闻里的蹩脚骗术,总觉得是个笑话。

然而盗猎者正调整套索,对准肥美强壮的雄鹿。当雄鹿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呼吸到新鲜空气,混沌感消散,才发现脖子上的勒痕皮肉翻卷,触目惊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