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观察:爸妈沉迷玩手机,要管吗?

春节观察:爸妈沉迷玩手机,要管吗?
2023年01月26日 08: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大年初四,小巴刷到这样一条朋友圈:

“以前的父母说孩子:电视少看点诶,要近视眼的;现在的孩子说父母:视频少刷点诶,要老花眼的。,风水轮流转。”

过年这几天,你们家是不是也有同款父母:爸爸开着电视,以一种极其舒展的姿势躺在沙发上,妈妈坐在餐桌前,手肘撑着桌子注视着自己手的方向……他们都聚精会神地干同一件事:玩手机。

搜狐千里眼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安徽淮南的杨女士给87岁的老父亲买了智能手机,没想到老父亲放下了其他事,不停玩手机刷视频。

杨女士抱怨说现在父亲都不去照顾菜园,两块瓜田的秧苗都干死了。实在没办法,她把父亲的手机设置成了青少年防沉迷模式。

微博话题“父母沉迷看网络小说怎么办”,阅读量超2亿;知乎上搜索“沉迷手机”,高赞的第二个问题便是“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题主说自己的母亲自从用了智能手机,就痴迷抢红包、看小说,吃饭走路都看,挺危险……有超400条评论共同讨论这一问题。

我们似乎达成了一种魔幻的循环:小时候,爸妈怕孩子沉迷娱乐,严防死守。长大了,我们又想管爸妈玩手机。可这事儿,真的要管吗?

本期小巴“送命题”,我们来聊一聊:你觉得长辈沉迷玩手机,需要干预吗?

初见泉

最好的“干预”方法是,多陪陪他们,多出去走走,多聊聊天

必须干预!

不管是游戏、网文、网购、短视频,对于接触移动互联网没几年的老年人来说都是新生事物,在互联网世界中,他们的心智属于儿童级别。

举个例子,一些商品推出0.01秒杀的活动,结果需要自动扣费的权限,很多老年人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续约了,后面自动扣费了也不知道。

而且这些套路防不胜防。营销人特别针对这一群体,在他们常逛的内容上投入了大量精心设计的广告,有些内容甚至和裸聊、诈骗有关。试问,对于互联网的儿童来说怎么能招架得住?

所以我们得先干预他们的硬件设备,关掉一些权限,设置一些密码,让流氓应用无机可乘,或者换一个好一点的手机。还要提醒他们的娱乐时长,广告看得多了容易被洗脑。

当然,父母沉迷这些内容的根本原因,还是缺少了子女的陪伴。所以最好的干预方法是,多陪陪他们,多出去走走,多聊聊天。

林sir

■ 做大多数事情都要把握限度,过犹不及

你觉得沉迷打麻将需要干预吗?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太好,需要干预,尤其是对自己的爸妈。你觉得沉迷抽烟需要干预吗?可能情况更加严重一点。那你觉得沉迷运动需要干预吗?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那么要紧,但好像沉迷运动也有点不正常。过度运动导致身体受伤的新闻不在少数。

可见,做大多数事情都要把握限度,过犹不及。老年人沉迷玩手机,刷刷短视频、看看小说消遣休闲,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沉迷可能就有问题了。

比如,老年人受短视频误导的新闻十分普遍。尽管短视频有不少优质内容,但普遍缺乏营养。小说则可以具体分析,比如网络小说多没什么营养,经典小说历时间考验,可以修身养性,容忍度可以更高一点,即便有所沉迷,也无妨,当然还是受过犹不及的约束,有沉迷虚拟世界之嫌,需多参与现实世界。

当具体到个人身上,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每个人能承受的限度又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身边的老年人沉迷手机了,看TA是不是花钱了,看看TA和老伴的关系是不是疏离了,看TA是不是每天精没以那么足了,就要适度干预了。据说有一个同事家里老人沉迷手机导致身体疾病,甚至因此送到了医院,这就非常值得警惕了。

子安

■ 至少属于获取信息的范畴

不需要。

我的逻辑是我们读书的时候不喜欢爸妈管自己,现在他们喜欢看小说、刷短视频,只要前提是喜欢,我也觉得没必要干预。

而且如果年轻人也喜欢看小说、刷短视频,就更没必要干预了

短视频和小说还算好的,这是爸妈爱好里最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了,至少属于获取信息的范畴,证明他们工具使用不错,而且眼睛还没花厉害。总比买保健品、P2P、打麻将(赌博)、彩票、赌球这些好吧。

伍六七

不干预的话,啥家庭能天天上得起这种当啊

需要,他们看似在刷短视频,但一不小心就点进各种嵌入式广告买奇怪的东西,甚至东西寄到家里才知道自己买过。

比如我妈经常会问我,支付宝为什么扣钱啦?为什么有人给她寄10包木耳、50块肥皂,60管牙膏……

在我逐步侦查过各个短视频软件和某头条之后,才能排查出她到底是在哪里下单的,然后帮她退货。

各种娱乐软件的终端都是购物,不干预的话,啥家庭能天天上得起这种当啊?

蔚蓝

■ 许多老年人的生活真的很孤单

老年人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我倾向于不干预,只要能保证相对正常的生活就可以了。毕竟许多老年人的生活真的很孤单,他们难得能在手机的世界里找点乐子,排遣孤独,寻求情绪价值,就让他适度沉迷吧。

唯一例外的是,那些确实自知力不足,容易轻信骗子的老年人,不仅要干预,而且要加强干预,时不时跟老人聊一聊,套一套口风,避免被骗。

最后,其实老年人沉迷手机主要还是无事干,能破解的方式是或许有二:

1. 多陪陪他们。

2. 帮他们找点事做,有事做治百病。

火箭

■ 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才会开悟,旁人怎么劝可能都没用。

我会干预,他们干预了我,我也要干预回来(不是)。

出于关心,发现家里的老人沉迷手机时,我想我还是会做一些提醒和劝告,不过干预程度也仅限于此。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都是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自制力;另一方面是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才会开悟,旁人怎么劝可能都没用。

阿米

■ 相当于是一种社交的补充形式

对我来说不用干预。我妈玩手机,大多数时候就是在线打麻将。麻友还是平时认识的朋友亲戚,相当于是一种社交的补充形式。而且玩手机没有影响她的正常作息,所以不用管。

F君

■ 单一化的内容满足了单一化的需求,然后让我们逐渐上瘾,沦为工具的奴隶

觉得还是需要适当干预的。

首先,就我自己的冲浪体验来说,很多短视频、小说类App的广告引流很多,而且隐藏方式都很鸡贼,不小心就会点到,条条道路通小额贷,老人被诈骗风险比较高。

其次,我觉得沉迷小说和短视频与个体的自制力无关,是技术和资本在驱动我们对各种产品上瘾,所以如果你身边出现沉迷这些内容的朋友或家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应该进行适当劝解和干预。

就像吴老师在细读商业经典中解读《单向度的人》这本书里所说的,科学进步和城市文明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商品和物质,满足了你的需求,然后你为了自己的需求沦为科学进步的奴隶和工具,让自己成为房奴、手机奴……

小说和短视频也是一样的,单一化的内容满足了单一化的需求,然后让我们逐渐上瘾,沦为工具的奴隶,慢慢地都会变成单向度的人。

约翰乔

沉迷的背后是匮乏

2015年,有人在知乎提了一个问题:“有哪些适合父母的App?

问题描述中,这位网友提到一个细节:刚买iPad的时候他们玩星星消除玩上瘾,不过玩了大半年也厌倦了。我现在不知道父母这一辈流行玩什么App,求大家指教。

注意问题的题眼——流行。

这个问题收获了15个回答,回答的第一个人是在2015年,分别推荐的是打车类App、微信、教做菜的App以及各大视频App。

2019年的答案中分别推荐了:旅游翻译类App、打车类App、旅游资讯类App和视频剪辑类App。

2020年以后,因为疫情的缘故,老年人的手机使用需求大幅增加,推荐名单里多了购物类、外卖类、短视频类以及医疗提醒类。

综合以上回答来看,大家眼中的中老年人没有所谓的“圈层流行”App,和年轻人用的也没什么区别,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好不好用”“老年人会不会用”上。

到了2021年左右,类似的知乎、百度问答中,终于有了一款“中老年人爆款App”——糖豆,AppStore上它定位自己为:全民广场舞视频社区。

里面提到,1997年,50岁以上网民占比4.8%,而2007年,50岁以上网民的占比为4.7%,十年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再十年后,2017年,50岁以上网民人数占比破10%,相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升。

截至2020年6月,50岁以上的网民占比猛然激增到22.8%,占中国网民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但变化如此之大的这十多年来,除了糖豆以外,我们很难再找到一款App,是可以被牢牢打上“中老年人”标签的。

一些小程序反而从微信的生态中跑了出来,比如“小年糕”(电子相册制作工具),但还有其他吗?如果有朋友知道,希望也能在评论区提供素材。

我们发现,几乎每份报告都看好银发经济的市场潜力,但现实是,市场上为银发投入的资源却总显得力不从心。

也正因如此,这时候谁往这个蓝海发力,谁就能获得先发优势。

2018年开始,抖音和快手开始把事情做垂,在继续搞城市下沉的同时,也搞起了圈层下沉——盯住了这4亿中老年网民。

当时来自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20年3月抖音短视频新安装用户里,46岁以上占比14.5%,而上年同期的数字为13.0%。

公众号“AgeClub”在文章《怎样打造中老年网红?爆款抖音老年网红的发展模式、现状与机会》中认为:

中老年用户流量向短视频平台转移还有一个更直接的证据,就是自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大量老年网红在抖音平台诞生……在已入场的网红中,个人网红14个,MCN机构打造的网红16个。

如果你看到你的父母在沉迷抖音、快手,那没什么好奇怪的,人是懦弱的动物,会提防恶意,但往往很难拒绝友善。这种友善可以解读为“更便宜”,可以解读为“更让他们觉得好看”,中老年人进入这个世界不久,陌生而紧张,这时候谁向他们热情招手,他们就会去往哪方。

更何况,大部分的年轻人也都没能躲过“15秒”的诱惑。

但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不在于针锋相对的“说教”。

沉迷的本质是匮乏。

互联网世界是一个需要被畅游的地方,但如果中老年人能走的路很窄很少,针对他们的“功能歧视”越多(如很烂的适老化体验,只满足年轻人观感的资讯,没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社交平台),刻板印象越重(他们的爱好只有广场舞、旅游、修图等),沉迷就不可避免会发生,且只会越来越严重。

到时候你还是别骂父母了,也别骂平台(他们是在乎你的父母的),骂一骂哪些懒得动脑的创业者吧。

你的长辈有沉迷玩手机的现象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我们评论区见。

本篇作者 巴九灵|当值编辑 何梦飞

责任编辑 |何梦飞主编 |郑媛眉图源|VC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