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纺织服装行业只有100多家

9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纺织服装行业只有100多家
2023年03月31日 08:00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近9000家专精特新企业

纺织服装行业只有100多家

“202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340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美元。”2023年3月1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在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上表示。

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纺织业的产能迅速膨胀,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比重很快从2000年的12%,上升到2015年的38%,十几年就翻了两番,中国也变成了世界纺织工厂。尽管目前中国仍然是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但这个数字已经在2021年下滑至35.6%。

中国纺织业正遭遇不小的挑战,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剖析。

一是企业利润下滑。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了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在行业角度,利润分布呈现了分化的态势。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个行业减亏,28个行业下降,2个行业由盈转亏,其中纺织业利润下降近4成(37.1%)。

二是出口下滑。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快讯,今年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408.4亿美元,同比下降18.5%(以人民币计同比下降11.6%)。其中,纺织品出口191.6亿美元,同比下滑22.4%(以人民币计同比下降15.9%)。

三是产业转移。

转移产能成了各种规模纺织企业的共识。2022年7月,第一财经报道称,85%的外贸中小企业认为,东南亚的成本优势和订单转移趋势比较明显,所以一部分中小企业开始把工厂搬到东南亚。

走在他们前面的大型纺织企业,也正在不断扩大海外建厂的规模。

华利集团是全球运动鞋履代工龙头。2023年3月初,华利集团还披露了后续海外建厂计划,表示未来3—5年时间里,集团还会在越南、印尼建设多个工厂。

四是专精特新企业不足。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指出,对纺织服装行业而言,专精特新还大有文章可做。目前,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有7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近9000家,纺织服装行业只有100多家。

亏损企业的比例还会增加

转战东南亚是个翻盘机会

▶▷短期内,亏损企业占比进一步走高。

报告中提到,纺织企业景气度已经在2022年第2、3季度时达到了历史低点,短期内,纺织行业内亏损的企业占比可能会进一步走高,行业存在继续出清的可能,这也与文章开头的数据相契合。

而在市场出清,也就是供需关系达到相对平衡的基调下,在复工复产、订单保障、员工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将会凭借韧性,快速走出疫情阴影,率先实现业绩修复。

▶▷长期的产业转移趋势,把低附加值业务向东南亚转移。

目前,中国头部纺织制造业企业均已完成产能出海。比如,华利集团根据企业披露的信息,该集团计划在未来2年时间内加大开支,企业旗下的印尼工厂也已陆续投产。就在2023年3月初,华利集团还披露了后续建厂计划,表示未来3—5年时间里,集团还会在越南、印尼建设多个工厂。

拿捏各个层面上的龙头企业

是把握纺织业投资机会的关键

第一个关键词:头部企业 

短期来看,纺织企业订单量还会有一定波动;长期来看,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也保持不变,行业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升。

所以接下去纺织行业的机会,应该出现在行业头部。本期《2023年纺织业“探路”》报告中指出,华利集团、申洲国际这类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或许会快速重回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比如,申洲国际方面,其海外工厂已顺利投产,并完成了18000名员工的招聘工作,预计将来可以快速满足相应的订单增量需求,2023年产能端将同比增长约为10%。

第二个关键词:细分龙头

其实,从产业链、供应链来看,中国纺织已经具备完整产业配套体系,但是关键部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特种产品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

而且如今的纺织行业,靠接单加工生产大路产品的路子越走越窄,只有掌握独特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企业才会有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专精特新发展对纺织服装行业尤其重要。

所以,那些不断打磨自身竞争力,业务模式更贴合市场需求的细分龙头企业,也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细分赛道可以关注两个方面:

一种是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比如抢占海外市场份额的服装辅料行业龙头伟星股份、羊毛制品产业链龙头新澳股份等等。以新澳股份为例,这家企业的羊毛制品可以做到保暖而且具有弹性,适合制作对高延展性有需求的滑雪服装。

另一种是小众但拥有发展前景的细分市场。比如体育市场。现在中国的跑步、瑜伽和滑雪等细分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预计未来细分龙头还有差异化竞争机会。现在中国人均GDP还处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体育板块消费支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三个关键词:技术创新

专精特新发展的核心就是要聚焦创新。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零壹智库数据,2008—2020年,国内纺织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0年时,研发经费投入已经突破230亿元,大约是2008年的4.5倍左右。

与投入相对的是,纺织相关专利数也在不断提升,从2008年的661件上升到2020年的超4500件,年复合增速达到了17%。另外,《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时,有工艺或产品创新的纺织企业占比为45%,也就是说,有接近一半的纺织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而且不少纺织业龙头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实力,排名靠前,比如鲁泰纺织,在2018年—2021年期间,以总计59件的绿色专利数,排名第一。

在“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规划指引下,纺织行业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逐渐向低碳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这是对政策的响应,也是降低企业成本的必经之路。

最后一个关键词:两化融合

再从消费趋势看,个性化、差异化、功能化已然成为消费主要趋势,但与传统纺织业生产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是个性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是批量化的生产,那该如何做到个性化柔性定制的大规模纺织生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纺织行业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鼓励发展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应用与模式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纺织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两化融合的核心是打造数字化企业、互联网化企业,最终打造成智慧型企业、智慧行业,其中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的四大核心抓手。

其实,纺织行业是最早开展两化融合实践的行业之一。据《中国纺织报》报道,截至2022年12月,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评估指数达到57.1,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6%,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49%,智能制造就绪率为14.6%。

而且近年来,纺织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取得显著效果。比如,以福州长乐区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区域平台,浙江省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代表的跨产业园区协同平台,天富纺织印染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专业型平台,和以环思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综合性平台,在设备连接数量、APP服务功能、机理模型构建、服务企业数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未来纺织业将进一步加深两化融合,中纺联在其发布的《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到2024年,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的融合更加深入。

此外,4月21日,2023年“潮向东方·专精特新产业峰会”即将开幕,吴晓波老师会同朱宏任、秦朔等知名学者、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一线企业家,围绕“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发展展开论道,共同探讨企业价值成长之路,看了报告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点击下图,报名参与喔~

让数据变得可爱,让分析不再晦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