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大投资

大数据,大投资
2021年02月20日 21:12 诗与星空

因为过节的原因,最近老板觉得星空君写的文字有点飘。

不过,星空君还是要借着假期的春风,继续飘一飘。

今天飘的主题,是大数据,也是最近现实生活的工作里负责的一部分内容。

现在提到数据,往往会说数据资产。

数据怎么成了资产了呢?

因为数据可以创效,而且是创效能力非常强的资产。

头一段蚂蚁金服的事比较热闹,蚂蚁金服自称金融科技,什么是金融科技?

说白了,就是数据变现。

支付宝的平台上售卖的金融产品,包括余额宝花呗借呗,其实都不是阿里自己的,而是各金融机构的产品。但是,它们虽然有金融资质,但是不知道互联网客户的质量如何,又不能像小贷公司一样乱卖。

作为中国最大的两大用户大数据拥有方来说,阿里系拥有客户的各种数据。支付习惯,喜欢买的商品,经常用的APP,甚至常看的片子,支付宝里都有大数据记录。通过客户标签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最终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再根据不同的标准给予不同用户金融产品的额度。

简言之,蚂蚁背靠大数据,躺着就把钱赚了。

对于阿里和腾讯来说,大数据只是囊中之物。

但对于普通企业来说,想搞到全面的大数据,就太难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把手机APP的各种访问权限都禁掉了,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就拿不到自己的数据了,它们的大数据就缺失了这一环。

星空君呵呵一笑。

现在采集大数据的初始节点,不是APP,而是支付。95%的移动支付消费场景,使用的都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不分线上线下,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扫码完成的那一刹那,两大巨头已经采集到了足够的数据:客户属性、消费地点、商品类型、消费金额… …

时间,地点,人物,可以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了。

不用APP有什么用,除非你不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所以,我们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大数据的一环。

普通企业如果想要获取用户信息,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两大巨头合作。

大部分人不理解,苏宁为什么卖身给阿里;也很难读懂永辉、大润发纷纷躺平给腾讯阿里蹂躏。

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两巨头垄断了流量入口,传统企业获取流量的成本太高了,即便是获得了,也拿不到核心数据,无法把客户转化成高频忠诚客户。

所谓大数据时代,就是腾讯和阿里的时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