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热点里的猫腻

315热点里的猫腻
2024年03月16日 08:00 诗与星空

01

主机板

这个问题真的是利益相关。

我曾经负责过央企分公司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平台推送电子券的时候,发现某宝居然能买到我们严格按照规则匹配的电子券。

本应该是真实客户才能领到的电子券,居然堂而皇之的摆在某宝上卖(后来协商下架了)。

我当时就头上冒汗:莫非加密机被破解了?!

为了预防万一,我下单买了电子券进行验证,然后和开发连夜跟踪源头,发现居然是“合法”操作获取的电子券。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假装很感兴趣想下个大单,和卖家聊。得知他们有一个研发团队,面向很多央企平台进行“定向”爆破。

而他们最核心的“技术”,是数以百万计的“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其实都是写好的脚本,在专门的手机机房,成千上万台手机上装的机器人,通过远程控制,模拟人工操作,注册、短信验证、登录,领取电子券。

然后再用他们开发的平台,把这些电子券显示在他们的APP页面中,卖给客户使用。

和“机器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开始还击。

第一步是增加验证码机制,事实证明,“机器人”破解验证码是秒级,失败;

第二步是增加身份证验证,这一步增加后,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后来发现,高端电子券又开始出现套券情况,我再次和券贩子交流,了解到他们花血本采购了真实身份证信息,成本几十元左右,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并不在意,背后有大量的QQ群进行配合验证,成本高昂,但身份证通常只是在注册时验证一次,同时一套身份证信息又薅其他公司的羊毛均摊了成本,所以虽然难度加大,但是遇到特别优惠的电子券,依然能够搞定,失败;

第三步是增加了消费记录,客户必须发生真实消费后才推送电子券,并且电子券券码和用户ID绑定,最终这一招彻底杜绝了机器人套券行为。

因为机器人注册再方便,下单却是非常难的,平台的支付方式仅支持微信支付宝,而微信、支付宝绑定银行卡后才可以支付,微信和支付宝的验证机制极为安全。

不过业务部门对此非常不满,本来想面向没有消费行为的客户推送新人大礼包,为了防止套券彻底封堵了。为了避免营销投入流失,只能这样。

这些机器人之所以如此猖獗,正是依赖这些特殊定制的主机板。通过315的曝光这类地下黑产,对这一条寄生产业链进行清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也能让真正的客户得到实惠。

02

同程金融礼品卡

先简单描述下这个礼品卡的流程:

消费者信用卡购买4万块的礼品卡后,可以得到一个复杂的权益包,比如号称价值XX元的高铁贵宾厅权益、价值XX元的洁面巾等等。

以标价2450元的礼包为例,礼品卡只有1700元,会员权益优惠券标价605元,蕙优美妍牌的10包洁面巾标价145元。同程金融App上介绍说,这款洁面巾原价209元,145元是折后价。事实上,这款洁面巾市场售价只有30元。

而这些权益其实压根不值那么多钱,消费者之所以对这些权益感兴趣,是因为官方商城“回收”这个礼品卡。

这个套路玩的太有趣了。

很多礼品卡是通过卡贩子过一手,来实现礼品卡套现这个过程的周转,实现礼品卡的“金融化”。

同程金融干脆连卡贩子这个环节都省了,自己当卡贩子。

而回收的时候,只付原价70%左右。

缺钱的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套出来现金救急,而同程金融规避了自己放贷的风险。

不要太高明。

为什么同程一直自称“合规”呢?

如果没有回收这个环节,的确是接近合规的,就算高铁贵宾厅的权益实际不值钱,但消费者原意巨资购买,顶多算黑心商家,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但当商家允许这个礼品卡变现(相当于回收礼品卡)的时候,性质就变了:这是一种实质上的金融放贷行为。

国家规定民间借贷月利率不超过2%(10万月最高利息为2000元),即为合法利息,受法律保护。而同程的折合利率远远大于国家规定,所以肯定是非法的。

03

换脸视频

随着AI绘画、AI视频技术的发展,换脸已经成为非常容易的一种操作。

无图无真相、视频不能修改已经成为历史。

图和视频都可以很轻易的被AI篡改。

早期的换脸技术是有瑕疵的,所以有专家说,如果怀疑对方是换脸,可以要求其捏鼻子,然而这个方法过时了。

尤其是InstantID等技术的普及,短短一年来,AI换脸不仅能实现毫无“PS”痕迹,而且还能实现不同的角度、姿势依然保持自然,捏鼻子也不会穿帮。

而实现这一切,几乎不需要太高的成本,我的不到一万块的电脑(显卡为12G的3060)可以实现十几秒钟换脸图片,要知道,图片本质上是一帧视频,如果使用几万块的算力卡,就足以支撑实时换脸。

AI合成声音,技术也非常成熟,早就出现了“数字孙燕姿”歌手。你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联系的人,非常有可能不是他本人。

那么,如何防范呢?

我觉得主要看场景,如果仅仅是聊天,AI换脸除了有趣之外,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但如果涉及到金钱、合同等商业行为,就一定要保持警惕;当要求打款,并且打到不是本人的账户里去,就基本可以认为是骗子了。

假如不放心,避免误判,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和亲戚朋友以及他的其他家人再次联系一下进行确认,比如打个电话,或者给对方的家人通个电话确认谈的钱的事是否属实。

一旦发现是骗子,应立即报警,不能给这些骗子任何生存空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