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忽悠式”重组,格力减持妖股

警惕“忽悠式”重组,格力减持妖股
2024年11月12日 08:02 诗与星空

近日,海立股份[600619.SH]连发多个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及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由于收获了5连板涨停,公司提示投资者注意短期涨幅较大后的下跌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对于涉及的公司重组等传闻,控股股东上海电气也回复说不存在影响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和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貌似闹了个乌龙,但暴涨后的海立股份却突然宣布,入股超6年的格力电器于近期两次实施减持。

11月7日,海立股份公告,收到持股 5%以上股东格力电器发来的《权益变动情况告知函》,自10月10日至11月6日,格力电器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票36,282,900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由8.31%变动至5.03%。

11月9日,海立股份再发公告:格力电器自11月7日至8日减持公司股票676.37万股,持股比例由5.03%变动至4.40%。加上一致行动人香港格力的股份,合计持股比例由5.63%变动至4.999993%,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回想2017年至2018年期间,格力电器曾两次举牌海立股份,将其持股比例推升至10%以上。交易所曾提出问询,要求格力电器进一步明确其购买公司股票是否与获取公司控制权有关。

彼时格力电器回应称,其买入海立股份旨在扩充其产业链结构和整合产业优质资源,借助上海国际化地位的人才、信息和创新优势,打造产业链更加齐全的国际化企业,格力电器明确没有获取海立股份控制权的计划。

截止今年第三季度末,格力电器对海立股份的持股比例还高达8.41%,如今降至5%以下。按照四季度以来海立股份平均15元/股的股价粗略估算,格力电器本轮减持套现金额超过6亿元。

对于本次交易,虽然格力电器仅简要表示是根据自身业务安排进行的交易,尚未有明确计划、协议或安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或减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的权益,但毫无疑问是增加了一波现金流。

对于海立股份来说,虽然股价接连涨停,前三季度也实现了扭亏,但仔细翻看财报可以发现,公司的业绩包含一些“水分”。

01

盈利的背后

海立的主营业务原本只有空调压缩机,2021年收购了海立马瑞利60%股权,将其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业务纳入公司业务版图,并逐步与公司车用电动涡旋压缩机等业务协同。   

收购海立马瑞利以后,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盈利等均同步增长,但实际上大部分原因在于2021年,公司处置子公司取得投资收益1.23亿元。

另外,按照公司与马瑞利签署的《股份购买协议》的约定,在业绩承诺期2021年至2023年内,若承诺利润低于约定的保证利润,马瑞利需要进行业绩承诺补偿,合计业绩补偿上限为6591.96万美元。

2021年,子公司海立马瑞利因未能达到业绩要求,实施业绩补偿1.37亿元,和处置子公司取得的投资受益一样,均属于非主营业务利润,不具有可持续性。

接下来的2022年至2023年,公司净利润陷入谷底,一方面是没有处置子公司带来的偶然性收益;另一方面,公司营收增速变缓,而合并带来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却不断增长,吞噬了部分盈利。

并且近5年,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只有11%,在行业处于下游水平。虽然公司声称,将通过优化和调整全球工厂布局,提升工厂效益及效率,改善产品技术路线,降低采购成本等措施提升毛利率,但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仍在11%左右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微微盈利的背后还有其他收益的助力,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和部分项目补贴收入。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1.73亿元,同比增长1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1.09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亏损8838.75万元来说大幅增长。

然而利润增长的背后仍有其他收益的加持,由于公司持有的房产征收,确认部分补偿收入,叠加其他政府补助,其他收益高达9791.36万元。

另外公司说明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第一主业冷暖关联解决方案及核心零部件业务收入规模提升,盈利同比增长;第二主业汽车零部件业务中,海立马瑞利通过降低采购、制造等多项成本,促进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虽然扭转了亏损局面,但公司的利息费用逐渐增长,成为拖累盈利的一大隐患。

02

利息负担越来越重

截止今年上半年,海立还有郑州新设工厂项目、科创中心项目等多个在建工程,总预算约12.5亿元,资金来源均为自筹。

并且2023年,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到期兑付后,为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增加了银行借款。

目前,公司的长、短期借款余额高达21.31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65%,利息费用约1.1亿元。

相比公司的盈利规模,借款产生的利息费用已然是沉重的负担。此外,潜在的商誉减值损失也可能给公司业绩造成不小的困扰。   

03

商誉减值风险

海立的商誉主要来自2015年并购杭州富生及安徽海立股权整合、2021年并购海立马瑞利以及2023年CKM交割。截止今年第三季度末,商誉净值接近7.52亿元,约占净资产的10%。

一般情况下,当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30%,投资者需要警惕商誉减值风险。

虽然目前海立的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但商誉余额相对于盈利规模可谓影响重大,若未来杭州富生和海立马瑞利的业绩不达预期,可能产生的商誉减值将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打击。

04

总结

海立股份曾凭借收购马瑞利实现业绩高涨,然而好景不长,盈利的真相逐渐显露。

经历两年的低谷,海立股份的业绩似乎还有部分水分,并且从毛利率的情况可以得知,公司的盈利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