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门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氏门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025年05月11日 08:01 诗与星空

前些天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门阀,田常。一些人看不懂私信开骂不说,最离谱的是某平台被人投诉删掉了。

(有人跟我理论说他们不是门阀,那么就要看你怎么定义门阀了: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田常是陈国公子完的后人,经过11代人286年实现了田氏代齐,最终田氏取代了姜子牙的吕氏齐国。

而且还没有完。

田氏的后人有一支姓王,王家出了一个强悍的女儿,叫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

她有个侄子,叫王莽。

王莽就不多说了,让众多史学家头痛的人物。他的新朝到底算不算数呢?

田常的真名叫田恒,因为讳汉文帝刘恒,司马迁的《史记》把他改名成了田常。

刘恒的政绩不太出名,但他的名字太出名了。

《道德经》的“道可道,非恒道”被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著名的姮娥被改成了嫦娥... ...

司马迁为人耿直,甚至得罪了汉武帝刘彻,被判宫刑。

他看不起那些媚上的官员,比如卫青。

司马迁评价卫青:以和柔自魅于上。

巧了,苏轼也看不上卫青,称其“奴才,雅宜舐痔”。看完本文你就知道原因了。

卫青有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叫苏建,有次苏建打了败仗全军覆没,只身一人回到大营。

按说战场上临场处置权在卫青手里,但卫青把他带回来交给汉武帝判决,这个操作让汉武帝非常满意。

苏建花了很多钱,免了死罪,贬为庶人。

后来苏建担任代郡太守,最终死在代郡太守的官任上。

史书记载苏建至少有三个儿子。

长子:苏嘉,奉车都尉; 次子:苏武,中郎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三子:苏贤,骑都尉。

苏建有个八世孙叫苏章,官至汉安帝时期的议郎,汉顺帝时任冀州刺史。后来,苏章调任并州刺史,摧折豪强,触怒了当权者,因而被免官,乃隐居乡里。

苏章家居赵郡,其后代苏则三国时期为魏东平宰相,苏则比较能生,家族繁衍,形成赵郡苏氏。

时钟来到了唐朝。

唐高宗李治手下有一员猛将,叫裴行俭,他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选拔出来的,后来因为站错队被唐高宗赶出京师,发配边疆。

没想到他的军事才华开始迸发,在西域作战神勇,后来唐高宗亲自宴请他,称他文武双全,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裴行俭有个手下,跟随他南征北战,非常得到裴行俭的认可,叫苏味道,后来裴行俭把女儿许配给了苏味道。

苏味道来自赵郡苏氏。

不过苏味道的才华主要是文学方面,善于律诗,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杜审言有个孙子叫杜甫)。

后来苏味道得到武则天的重用,任命为丞相,因为站错队被免,再提拔,陆陆续续在武则天手下三次担任丞相。

因为担心说错话站错队,后期苏味道说话很谨慎,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床棱)以持两端可矣。”

模棱两可这个成语就源自于苏味道。

神龙政变的时候苏味道又因为站错队被被贬为眉州刺史。后来又迁为益州刺史,在上任途中病逝卒,被赐冀州刺史,归葬于家乡,也就是今天栾城县苏邱村。

苏味道去世后,他的二儿子苏份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接班苏味道担任眉州刺史。

时钟来到了宋朝。

苏味道的第十世孙,叫苏洵。

苏洵写了《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和大部分文人年少成名不同,仗着老爹有钱,苏洵25岁才开始用功,他的文章在京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的时候,已经48岁。

第二年,苏洵的两个儿子同榜中进士(欧阳修是主考官),引起京城轰动。

他们分别是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

有没有发现,历史果然是少数人写的。

苏轼一生坎坷,留下诗词无数,是历代文人的偶像。

但事实上,苏轼被贬来贬去,大部分职位依然相当于副厅级甚至厅级左右。苏轼不仅文学才华横溢,从政搞民生也非常老道,每到一处,都获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而大部分拿苏轼比喻自己的近现代文人,连个县委书记的能力都没有。

林语堂曾经用英文写过一本《苏东坡传》,李碧云又把它翻译回中文。

你最喜欢苏轼的哪句诗词?

我的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喜欢这一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宋代的时候,星座文化已经深入民间。苏轼抱怨自己是摩羯座,所以命苦。

《东坡志林·命分》: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没有对错,不必扣上价值观道德观的帽子。

面对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存在,不需要去抱怨,要么改变(反抗)它,要么适应它。

改变可以用漫长的时间,十年,二十年,甚至像这些门阀祖祖代代去改变,持续千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