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围绕生于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中国艺术家展开。1980 年代是世界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也是我们与世界再次相遇的时刻,从懵懂、错愕、焦虑中辨认、争论世界为何,到心安理得自我接纳为现代世界的一份子,只不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如果把加入 WTO 看作一个标志的话,恰好分开了前后两个二十年。似乎命中注定,这一世代的人“天生”是“我们”观看世界以及“我们”与世界关系变化的“标本”。作为以视觉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艺术,则在塑造观念史的同时也被观念所塑造。不过,无论是艺术还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都不是向壁虚造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展览更要警惕故弄玄虚。在作品和观念之间,我们首先通过“资源 - 动机 - 方法 - 目的 / 结果”的过程推演构建一个证据链,再返回到相应的观念进行对照判断和甄别。展览以 1980 年代为“生命”的起点,从作品的关注点进入到艺术家所关心的问题上,进而讨论他们在提出或应对这些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问题被汇集成“寓言推转世界”、“亲密关系”、“寻归失地”、“人(类)啊,人(类)”四个单元主题在展览中呈现。在艺术家构成上,展览尽量维持年龄(80 后、90 后)、性别、海内外教育背景之间的比例平衡,而在同一单元中又有意做差异化处理,使同一个单元中避免出现具有上述三个条件属性中完全相同的两类人。世界从来就不是均质的,这一世代的人不仅与活跃在他们出生时期的父母辈存在巨大的时差,每一个群体、个体在社会资源获得和世界观形成之间也不尽相同,而微观社会因素的差异往往是同一世界在具体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力量。艺术不会撒谎,艺术中所反映出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基本态度,往往可以与艺术家的人生经验、经历互为印证。在全球化因各种原因转向、在世界因疫情被阻隔之际,展览现场亦从现在展开倒叙。我们承认每位艺术家的思考远比展览的分类复杂得多,不同单元的作品之间有着或明或暗的联系,主题只是他 / 她们所关心话题的最大公约数;我们更加承认许多作品在指向上的普世性,但是坦率地说,我们不关心“国际”,只关心他们对“我”、“我们”和“与我们有关的世界”的表达。
策展人:王晓松
书 籍 展 示
王晓松
艺术评论人、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当代艺术新闻》《Hi 艺术》专栏作者。
策划/ 联合策划的主要展览: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上海美术馆)、第1-4届 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何香凝美术馆)、亚洲巡弋——物证(关渡美术馆)、第 1-2 届 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第 1-3 届 全球华人艺术展(何香凝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徐冰同名个展(武汉合美术馆)、向下生活里的 X 中空间方案(悦来美术馆)。主持并策划“人文之声——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讲座”第 101-200 讲。著有:文艺评论集《视线之下》。编著有艺术家靳埭强、徐冰、岳敏君、周春芽、刘建华、毛同强等的文献集。
赵子懿现任银川当代美术馆副馆长。
曾参与策划并执行:“青年推介计划系列展”、“文明的维度”、第一 / 二届银川双年展:“图像,超光速”/“从沙漠出发——边界上的生态学”、“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摄影 180 年在中国”、“重构·共建——银川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回顾展”、“生生不息——叙事的黄河”等展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