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高位回撤80%,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对三方面进行反思

股价高位回撤80%,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对三方面进行反思
2024年06月17日 17:15 用户5182171545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6月17日,界面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参加了隆基绿能(601012.SH)2023年度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年度报告》等九项议案。出席对象为在股权登记日持有公司股份的普通股股东或其代理人;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见证律师等。

股东大会结束后,多名公司股东与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就BC电池路径的技术壁垒及扩产计划、光伏行业未来走向、东南亚及美国产能后续发展、公司股价变化及股东权益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

有股东提问称,其是来自隆基绿能股价受害群的一名股东,有其他股东委托提出以下问题:一是现在光伏市场不行了,隆基绿能打算怎么度过?是否打算收缩产能,在未来的价格战中和友商去“拼刺刀”?二是 HPBC二代电池和Topcon电池相比是否有成本优势?三是BC电池未来三年产能布局目前是100GW,主要项目未来的扩产进度是什么?四是目前公司Perc产线改造计划如何安排?五是公司是怎么考虑股东利益的?面对股价高位回撤80%,已经有友商提出回购计划,公司有何举措?六是在去年二三季度光伏产业价格下行的时候,公司也没有去抢单,造成当季度业绩增速明显逊色于友商,公司经营能力是否出现问题?

针对上述提问,李振国回应总结了隆基绿能在过去几年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地缘政治恶化所做的准备和判断不足,导致过去两三年美国业务、东南亚产能合计有百亿级别损失。而且东南亚产能调整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在经营层面开始体现出来,这对隆基绿能产生影响是双重的,“包括产能和业绩两方面的影响”。

二是在战术方面的不足。因为隆基绿能坚持长期主义,对行业短期变化的押注能力不足。包括去年二季度因为石英价格变化,公司不敢抢单,丧失了一轮接单能力。去年四季度,公司没有想到产业降价潮下大家会陷入拼现金成本的境况,本来想每瓦价格会降到1块2左右,甚至突破1块,没有去抢单。结果现在每瓦价格更低,之前1块2甚至1块的单都算是好单。这些决策失误都对短期业绩有负面影响(和友商比),可以说是隆基绿能对行业非理性竞争的预判不足。但是这些只是短期行业状况的押注错误,没有对长期技术路径带来影响。

三是在组织架构变化方面有不足。隆基不想沦为大家同质化、卖大宗的组织,尽力做到和客户对接更紧密,研发场景化更靠前。但是公司组织建设方面出现一些反复,产生阶段性冗余,形成了一些组织运行低效现象,我们需要深刻反省并改变。包括今年年初对组织的优化行为引发媒体关注,也是因为市场没有给慢慢优化组织的机会。

针对公司HPBC产品不及预期的问题,李振国表示,在HPBC产品艰难爬坡过程中,技术要扩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BC电池未来扩产计划,李振国表示,这也是隆基绿能经营、研发、产线规划正在研究讨论的问题,从隆基绿能目前的竞争策略来讲,经营上会给公司带来明显失血性的经营活动不会去做。

“东南亚产能原本都是为美国单子做的准备。这部分成本差异比较大的地方会让它迅速停下来。公司在其他海外的布局最近都在调研分析,东南亚等地在产能成本、技术施行等方面和中国制造还是差很多,以后会总体更谨慎地去考虑。”“美国组件厂的命运不用太担忧,后面几年单子都是满的。”

有股东提问称,隆基绿能选择的BC电池技术相比Topcon电池成本优势有多大?

李振国回应称,针对现阶段市场的一些质疑,认为友商都走了Topcon电池路线,我们似乎把Topcon错过了。“其实,我们在结局上没有犯错误,Topcon虽然是阶段性迭代了Perc,但所有规模化投资Topcon的企业现在是在亏损状态,而且都在现金亏损,直接把这个技术干过剩了。Topcon技术路线没有办法建立自己的壁垒,所以说它是过渡性技术。”

李振国称,目前光伏产业唯一剩下可能有大的进步空间的就是电池片环节,公司目前主要看两种产品,一种是单节晶硅电池已经能够看到实现接近理论效率,就是我们的HPBC二代产品,我们要去实现低成本量产;第二种是双节叠层电池,最近两年转换效率也提升很快。隆基在这两方面都有深层技术积累。但是双节叠层电池技术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敢说什么时候能够量产。目前公司要努力实践比目前主流非BC路径高5%的转换效率。

在实现BC电池研发、市场化方面,李振国表示,“公司最近在商量能不能做的更快一点,发债也是为了这个。”

还有股东提出隆基绿能如何建构技术护城河的问题。李振国表示,目前行业的内卷根源在于对技术、知识产权方面保护的缺失,而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提升对于企业技术、知识产权方面保护的意识,对技术秘密的泄露会更有更严格的防护措施。

一名来自河南的股东提问称,钙钛矿电池会不会打破现有光伏电池的竞争格局?未来谁能成为光伏产业内卷的最后赢家?

李振国表示,单节钙钛矿电池几乎没有可能性和晶硅电池形成竞争。单节钙钛矿电池将来能看到20%左右转换效率水平,而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很快就会实现25%左右,差距较大。而且隆基也没有放弃对于钙钛矿电池技术的研发,我们认为钙钛矿和晶硅叠层技术很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一名来自中小投服中心的股东代表提问称,近两年光伏企业大量扩产,跨界企业涌入,隆基绿能如何应对供需失衡问题?

李振国表示,隆基绿能前两年已经预料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但是没想到这么惨”。公司也做了一些准备,比如放慢扩产节奏,形成了技术优势,资金上也形成了比较好的现金保留,当然库存等损失短期上来说比较大。但拉长这几年来看,公司每年也有大几十亿的利润。而且到了2025年年底,我们又会形成在行业内绝对领先的地位。

根据隆基绿能4月29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总营收1294.98亿元,同比增长0.39%;归母净利润107.51亿元,同比减少27.41%。

这一业绩水平难及此前机构预期。此前机构预期隆基绿能2023年净利润在150亿元至242.71亿元之间。2023年8月,平安证券研报曾预计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1.81亿元。10月,国金证券调整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19%)。

同日披露的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隆基绿能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76.74亿元,同比下降37.59%;净利润亏损23.5亿元,同比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0.31元。

公司称,业绩变动原因为组件、硅片价格下降,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存货等资产减值增加。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也明显下行。截至6月17日收盘,隆基绿能报16.72元/股,较年初股价跌去27%。

截至2024年5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5.75万户,较上期(2024年3月31日)减少1950户,减幅为0.20%;较今年年初减少22649户,减幅为2.31%。隆基绿能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4年5月10日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4.53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1.5万~3.5万区间占比最高,为28.30%。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