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杭州杀妻案”,背后人性不忍看

又一起“杭州杀妻案”,背后人性不忍看
2024年06月15日 18:04 天津人不知道的天津事儿

作者 | 刘娜

我拒绝用“家暴”,来讲述这起案件。

在我看来,这起包裹着“婚姻”和“亲情”外衣的惨案,是赤裸裸的故意伤害、明晃晃的虐待杀人。

故,我在标题上取名“杀妻案”。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起残暴案件,集齐了“原生家庭”“恋爱结婚”“亲子养育”情感领域的三大问题,还有其背后需要看见的真相——

01

惨案·丈夫拿菜刀对她一阵猛砍

前两天,《新闻晨报》报道了发生在浙江杭州的一起惨案:

年过五旬的张桂芳,差点被丈夫赵家民杀死。

惨案爆发得非常突然:

张桂芳像往常那样从外面回到家中,

什么也没有说什么还没有做。

她丈夫赵家民,就冲进厨房拿起菜刀,把她推倒在客厅的地板上,对着她一阵猛砍。

张桂芳的右手腕,瞬间被砍得鲜血直流。

求生的本能,让她忍着剧痛,逃到楼下求救。

见状,赵家民像杀红了眼的恶魔一样,继续追赶浑身是血的妻子,一次次举起菜刀砍向妻子的背后和手臂。

张桂芬手臂多处被砍骨折。

右手从手腕处断裂,几乎从整条手臂上掉下来。

桡神经、桡动脉也被砍断砍伤。

倒在血泊中昏死过去。

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

赵家民追杀妻子的整个残暴又血腥的过程,都被年幼的孙子看在眼里。

那么:

作为结婚二三十年的老夫老妻,赵家民为什么对妻子下此狠手呢?

02

婚姻·结婚25年被打23年

张桂芳嫁给赵家民时,已经34岁了。

她老家在湖北农村,经老家亲戚的介绍,嫁给了浙江温州的赵家民。

赵家民比张桂芳大9岁。

俩人结婚时,都不再年轻,张桂芳甚至一度幻想过,丈夫比她大,会疼她。

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结婚才是一切噩梦的开始。

只要看她不顺眼,赵家民就打她。

在他们25年生育三个孩子的婚姻里,张桂芳挨了23年的打。

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手指被打骨折,都是常有的事。

逐渐长大的孩子们,曾试图阻止暴戾的父亲殴打母亲,结果最终都止步于麻木和恐惧中。

赵家民怒吼孩子们:

“我是你们的老子,你们敢管我!”

直到前两年,其中一个儿子到杭州打工,买了房子,成了家,生了娃,张桂芳到杭州来帮忙带孙子,终于不在和赵家民生活在一起,也迎来她人生中最轻松最快乐的两年好时光:

她在杭州认识了谈得拢的新朋友,不带孙子时和小区里邻居一起打牌,就算大声说话开心大笑也不再害怕那只随手会落下来的拳头。

好景不长的是,有天赵家民来杭州看孙子。

老家伙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孙子:“你奶奶不带你时,都干什么?”

孩子老实回答:“奶奶会和一个爷爷,还有一个阿姨,聚到一起打牌。”

赵家民瞬间就跳了起来:“我非把她搞残不可!”

然后,赵家民愤怒地抱着孙子回来,准备好菜刀,等张桂芳一到家,他就扑了上去一阵猛砍。

惨案发生后,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还在后头——

03

孩子·他们劝说母亲谅解父亲

惨案发生后,警察闻讯赶来。

面对警方的询问,赵家民不认为自己触犯了法律,坚称自己是管教妻子。

言外之意:

“我打她20多年了,怎么可能犯法?”

所幸的是,经过医院的奋力抢救,张桂芳保住了性命,但右手彻底残废。

办案的警方和检方,调取监控录像,看到案发时,被丈夫追杀的张桂芳,像个可怜的动物一样,浑身是血地在客厅、厨房、楼道里爬行求生,发出极其惨烈的哀嚎声,都忍不住心疼落泪。

令办案人员没有想到的是,当检方逮捕赵家民时,3个孩子轮番劝说张桂芳谅解赵家民,让赵家民尽早脱罪回家。

但根据证据认定赵家民犯了故意伤害罪的办案人员,还是逮捕了赵家民,法院也判决了赵家民两年零6个月的实刑——原谅我的主观论断,觉得判得还是太轻了。

04

离婚·她浑身是伤地回到了娘家

赵家民坐牢后,张桂芳成了残疾人,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

即便如此,张桂芳还是提出了她这辈子最勇敢的决定:

离婚。

做出这个决定,对张桂芳来说,非常不容易。

因为她没有达成孩子们“放了父亲”的心愿,把暴戾的丈夫关进了监狱,一直觉得有愧于孩子们。

残疾后,她又自觉成了孩子们的累赘,身体的残缺和内在的分裂,甚至一度让她患上了抑郁症。

加上,她告诉办案人员,她一小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给她灌输的思想是离婚女人很低贱,她大半辈子都活得自卑又憋屈,觉得离婚是丢脸的事情。

直至后来,在检察官的帮助下,张桂芳下定决心离婚,远离恶魔男人。

这个窝囊了大半辈子的女人,最终不仅勇敢起诉,成功离婚,而且离开了三个孩子,回到了湖北老家。

只是,半生漂泊、一生病痛的张桂芳,回到湖北老家能被家人善待吗?

我不知道。

但我非常想和朋友们聊聊这起惨案背后的4个真相——

05

真相·悲剧之后不得不说的心理秘密

第一,不被珍爱的女儿,会沦为遭人欺侮的妻子。

张桂芳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原生家庭不仅从未珍爱过她,而且在忽视和打击中,给她内心培植了毒性羞耻:

“女人都是低贱的,女人就该忍气吞声,女人就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人不能对男人说不……”

她自幼是不被珍爱的女儿,所以远嫁他乡后,即便她结婚25年被打23年,也没有一个娘家人站出来保护她。

恰恰是,丈夫吃准了她都没有后路,他才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肆无忌惮。

不难想象的,如果娘家人足够惦记重视张桂芳,哪怕她是远嫁,但在她第一次被打时,就上门找家暴男算账。

或者,支持她离婚,把她带回湖北老家,她就能早早结束这场噩梦。

她没有人爱。

她差点被害。

这里面,藏着不合格原生家庭的伤痛——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最深的影响,不是身体之伤和心灵之痛,而是有毒的创伤认知

“我不好,我不行,我不可以,我不能够,所以我该被忽略,被无视,被殴打,被欺负,所以我要去忍耐,去迁就,去服从,去听命于他人。”

这种创伤认知,是一个人成年后,面对诸多他人他事时的第一反应。

父母为什么要深爱孩子,尤其是女儿?

因为,我们要在一言一行、一餐一饭的陪伴里,让孩子在安全感、配得感和归属感中,养成健康认知:

“我很好,我很棒,我可以要,我能够创造,我可以建设,我值得拥有这世上的好东西。”

第二,选择糟糕的伴侣,是我们想要救自己。

张桂芳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结果嫁给了厌女暴力的丈夫。

为什么?

为什么那些有着糟糕父母的人,总会爱上糟糕的伴侣?

这难道是命?

其实,这里面藏着恋爱关系的终极真相

我们之所以制造重复的命运,召唤糟糕的人,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拯救受伤的自己。

不被父母珍爱的女孩,闻着熟悉的味道,把贬损和控制当作爱,靠近一个羞辱她殴打她的男人。

她之所以非要爱上这样的男人,是因为她试图模拟出一个和童年相似的环境,努力重建一种不同的关系,搭救疗愈童年的自己。

这真是让人泪目的真相:

我们靠近人渣,是为了搭救自己。

为了把童年受伤的自己,在相似的情景里,创造出不一样的命运,进而证明自己可以被爱。

但,因为我们依然渴望从外索求爱,这就注定了我们只会受到加倍的冷漠与伤害。

就像张桂芳,用妥协、退让和隐忍,助长了男人的张狂、暴虐和冷血。

直至有天,我们知道“我如果不爱自己,就算把心掏出来给别人吃了,别人也不会爱我”,我们才得到真正的成长和救赎。

我们学会爱自己,万物才可能有改变。

因为,成长就是不再乞讨爱,自己活成自己精神上的父母

第三,目睹父母混战的孩子,本能地讨厌弱者。

张桂芳案件中,很多人愤恨的地方是:

她被丈夫伤害至此,孩子们竟然还劝她原谅男人。

孩子们为什么如此欺软怕硬?

这藏着动荡家庭亲子养育的真相

孩子们会同情弱者,但必须仰仗强者而活。

爸爸妈妈结婚25年,妈妈被打了23年,孩子们就算长大也不敢暴揍父亲,是因为长久以来,暴戾的父亲就是强权的象征。

孩子们天天目睹父亲殴打母亲,也在麻木和恐惧中,对父亲臣服。

哪怕他们长大了,依然在习得性无助中,不敢对父亲说“不”。

恰如心理学上那句话:

父母婚姻不幸,孩子也会变得不幸吗?

不一定,但孩子一定会变得很无力。

无力感,才是父母战争中,孩子最绝望的感受。

在这种无力感的支配下,孩子们甚至会理所当然地配合父亲,去盘剥母亲。

看,亲子关系也很残忍:

你软弱可欺,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你生的孩子不仅不会同情你,还会联合强者一起欺负你。

这是人性的欺软怕硬,也是关系的潜移默化。

第四,拒绝成为受害者,仅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

差点被杀死后,张桂芳曾还想着留在婚姻里,留在孩子们身边,继续闻着熟悉的味道,在伤害里轮回。

果然。

在地狱里待久了,竟然会对魔鬼产生依恋。

因为,熟悉的受虐,也会带来疼痛的安全感。

但最后,出生于1965年,眼看就要60岁的张桂芳,还是下定决心离婚。

这有死而后生的觉醒,也有法律和制度的支撑。

某种程度上,后者更重要。

法律不给弱者撑腰,恶人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就算再多人鼓吹个人英雄主义,我还是要说实话: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个体的努力和觉醒,非常重要。

但如果没有法律和制度的改变,我们最终都会被困在死局里。

为什么坚持书写,坚持发声,坚持呐喊,坚持关注近处的伤害和远方的哭声?

不仅为了他人,也为了我们自己。

当我们一起,推动社会和制度的齿轮前进一毫米,千万个你我他都会受益。

这是集体疗愈的真相

我们要回到自我身心,慢慢修行,也要来到广袤原野,探索星空。

最后:

所有对原生家庭的追诉,都是为了更多人现有家庭的幸福。

所有对受害女性的关注,都是为了这代女性能过上有权力的人生。

你可以。

我爱你。

感谢你读到最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