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成功侦破一起网络直播诈骗案,斩断了一条潜伏在网络直播业态中的诈骗链条。该团伙通过组织“刷手”进行刷单,营造出虚假的售卖数据,并用伪造的销售单骗取受害人支付“佣金”。
(3月28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短视频行业风起云涌,“直播带货”这一新兴销售模式异军突起,迅速成为众多商家尤其是特色农产品商家眼中的“致富快车”。然而,这一充满机遇的领域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伸出罪恶之手的温床,虚假“直播带货”诈骗事件时有发生,给众多满怀希望的从业者带来了沉重打击。
程某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他看到某几十万粉丝主播带货农产品订单火爆后,主动达成合作,负责提供“带货”佣金。几场直播下来,3300余笔订单纷至沓来,程某毫不犹豫支付了30万元佣金。但发货五天后,订单竟被全部退货,联系主播无果,他才惊觉上当受骗。而这背后,是一个以寇某为首,张某、王某等参与的“网络水军”团伙,他们组织“刷手”刷单,伪造售卖数据骗取佣金。2025年3月,这伙犯罪嫌疑人虽相继落网,但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发人深省。
无门槛直播带货暗藏玄机。一些网红主播凭借虚假的人气和数据包装,营造出产品供不应求的假象,吸引商家与之合作。这些主播为了谋取巨额佣金,不惜与不法分子勾结,通过刷单制造虚假繁荣,一旦骗取到佣金,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商家独自承担损失。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利益,也破坏了直播带货行业的生态环境。
众多商家,尤其是那些依赖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往往对新销售渠道寄予厚望,希望通过直播带货打开市场、增加收入。但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和鱼龙混杂的主播群体时,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容易被虚假表象所迷惑,陷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要遏制虚假“直播带货”的乱象,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直播业态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作案。同时,建立健全诚信评估体系,对主播和相关从业者进行严格的信用管理,对违规者进行严肃处理。其次,直播平台也肩负着重要责任。要加强对主播的审核和管理,严格把控直播内容的真实性,杜绝虚假宣传和刷单行为。平台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监测数据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为用户提供一个公平、诚信的交易环境。最后,商家自身也需要提高警惕。在寻求合作时,要充分了解主播的信誉和口碑,仔细考察其过往的销售数据和评价,谨慎签订合作协议,避免盲目轻信所谓的高人气主播。
虚假“直播带货”骗取佣金,对网红主播不能太迷恋,商家莫被蒙蔽双眼。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