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新20年:鸿利智汇的显示新蓝图

奔赴新20年:鸿利智汇的显示新蓝图
2024年05月22日 15:50 行家talk

2024年5月,鸿利智汇迎来了加冠之年。在这20年里,鸿利智汇拿下全球LED封装前十强,2022年全球照明LED封装厂商营收前三甲的战绩。显示业务作为集团增长第二极,也正驶向星辰大海。

那么接下来,鸿利智汇将如何进一步构建显示版图?过去哪些关键进展将会影响后续发展?有无机会借Mini/Micro LED(以下简称“MLED”)显示东风,再造一个【鸿利智汇】?

为此,行家说Display调研了产业人士以及鸿利显示新任总经理刘传标,以期从中找到答案。

01

鸿利智汇显示版图重要节点

鸿利智汇2004年在广州成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2019年正式成立鸿利显示发力MLED,去年,鸿利显示整体已经搬迁至独立的显示产业园,并达成了二期投产,且据刘传标透露,2024年将会进一步扩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鸿利智汇于2019年正式成立鸿利显示,进攻MLED新型显示技术。这为奔赴新20年,带来了新的可能。

鸿利显示二期园区

从体量最大的照明,到增长迅猛的新能源汽车(车规LED),再到被产业寄予厚望的MLED产业,鸿利智汇激荡20年,在巩固主业务板块的同时,鸿利智汇也在一步步扩大业务版图。

如果说过去的20年里,鸿利智汇在照明产业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那么在新型显示产业,旗下鸿利显示,在大股东的资本与资源加持下,将有希望再造一个鸿利智汇。

02

展望鸿利智汇新20年:与MLED的星辰大海

2016年,Mini LED概念兴起, 2018-2019年迎来产业链全方位的重视,进入规模量产探索期;此外,在Mini LED带动下,Micro LED也从束之高阁的黑科技,开始打开商业化大门。经过几年的发展,曙光已现。

1、MLED的广阔前景

长期以来,LED显示有两大势力,分别叫「自发光直显」和「LCD背光显示」,前者是LED在最前方冲锋陷阵,主宰户外及室内的专业、商业显示大尺寸场景,后者是LED站在LCD后面的幕后英雄,占据近距离消费电子市场。原本各雄踞一方,常年相安无事,直到微显示MLED技术横空出世,根据行家说Research预测,未来LED自发光显示有望从百亿级产业走向千亿,LCD显示则从千亿级产业有望走向万亿级产业。

MLED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在LCD背光应用领域,较有竞争力的应用场景为TV、车载和VR。

Mini LED TV:经历了从高分区市场遇阻,到低分区放量,消费者开始接受Mini LED是【更好画质】这一标签,这就意味着Mini LED已经在TV市场立下根基,将有机会不断渗透全球2亿台TV的市场。据了解,鸿利显示早在2019年与TCL华星实现第一次Mini LED TV灯板量产。

Mini LED车载:据行家说Research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已有9款车型正式搭载Mini LED屏,主流区间整车价格在30-50万元之间。据了解,鸿利与马瑞利汽车电子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有效加快了 Mini LED 车载显示产品在认证、成本、标准化、量产等方面突破。

来源:《行家说2024年Mini LED调研白皮书》

Mini LED VR:整个AR/VR行业都对Vision Pro寄予厚望,今年在各国上架后,虽然目前体量上仍然没有获得重大突破,但苹果对AR/VR的推动依然有很强的积极意义。此外,国内外VR龙头厂商新品迭出,Pimax、Varjo、创维等推出搭载Mini LED的VR设备,META旗下高端VR头显 Quest Pro 也采用Mini LED背光,“Mini LED+VR”已掀风潮,而鸿利显示,在VR市场,已经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与国际知名厂商深度合作,研发并批量出货2.48"背光产品。

而在直显领域,目前Mini LED的渗透性更为明确,Micro LED还不会大规模应用,但会开始小规模量产。且COB与MiP两条封装技术路线将有机会帮助产业加速迈进千亿产业。作为产业率先押注COB的企业代表,据刘传标透露,目前鸿利显示不仅具备COB量产能力,且在与MiP的技术结合上,将开创MOB(Micro LED On Board)技术路线,目前产品已经在积极研发中。

2、鸿利显示MLED星辰大海

那么,前面已经描述清楚,MLED万亿前景已经是产业共识,这也吸引了原本退出LED显示屏市场的国际厂商(三星、索尼、LG等)重回赛道,此外消费电子显示阵营和大屏显示阵营均纷纷发力。

既然广阔的前景是明确的,那鸿利智汇为何将有机会分得一杯羹?——因为鸿利显示从产线布局、产品量产、技术攻克、市场验证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谋划和布局早——实战经验

鸿利智汇于2019年Mini LED发展初期,率先成立了鸿利显示快速加码,开局就选择“直显+背光”的双打模式,与供应商和客户累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使得对内能不断优化业务模式和运营流程,对外则能更快速、更高效地应对市场变化。

■ 产品已量产——验证可行性

基于谋划布局早攒下了大量的经验,目前鸿利显示在VR、笔记本、电视及车载领域均有产品量产,尤其在VR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Mini LED直显产品领域,则同时采用OEM和ODM相结合的方式,服务于国内外诸多LED显示屏头部客户,在Mini LED直显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在“直显+背光”领域,鸿利显示已经通过了市场的测试,被证明技术可行、成本合理、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 产能具备——解决交付难题

产品已经得到市场验证,根据市场需求增加生产量,以满足更多订单就变得尤为关键,而前文提到,鸿利显示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8.02万平方米,二期项目已经扩产,产能具备,可以解决交付难题。

■ 踩对技术路线——可顺势而为

踩对技术路线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无论是直显还是背光,COB都是关键技术。而鸿利智汇则较早战略性布局了这一技术,可顺应市场发展。目前鸿利显示COB直显已经可以规模量产,而在背光领域,Mini LED在TV背光方案,低分区采用白光COB灯条、高分区COB蓝光+QD膜的方案;

此外,鸿利显示在2023年推出了第四代封装技术,功耗较市场上现有产品低30%,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在墨色一致性和显示效果上,都进行了升级迭代,正符合当下市场的需求,由此也带来一定的市场渗透。

03

行家说research总结

鸿利智汇集团明确了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战略,以LED半导体封装为基础支撑,以鸿利显示Mini/Micro 和LED汽车照明及电子为两大增长引擎,鸿利显示Mini/Micro LED则作为其中“一翼”,可见集团对显示版图的高度重视。

无论是MLED技术,还是鸿利智汇未来20年,显然前途是光明的,但光明的前途不会自动到来,MLED走向主流舞台,需要全产业链合力突破。鸿利智汇MLED的星辰大海,也会面临风浪,考验掌舵手的战略定力,和所有鸿利人的执行力,而从前面分析的鸿利显示版图建设来看,鸿利智汇似乎也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充满信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