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华为背后的小康股份还能涨多久?

赛力斯华为背后的小康股份还能涨多久?
2021年04月30日 18:07 市值观察

作者:爱丽丝 编辑:小市妹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一周内预订量达6000。其背后是早年以电器弹簧起家,03年借力东风集团,冲入汽车制造领域的小康股份。短短十多年,以商用车为主赛道的小康开始进军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受与华为合作影响,小康股份近期股价扶摇直上,连续涨停后,市值已经突破600亿元。

但需要认清的是,这究竟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价值?

【再借东风】

小康股份初识华为是在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彼时其刚刚发布不久的电动车还叫“金菓”。

有着与东风合作的丰富经验,小康很快同时与华为和阿里签约合作。据其少帅张正萍介绍,“和华为的合作聚焦在5G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跟阿里的合作主要是汽车智能为核心”。

转头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这样的合作成果,似乎是其谋求之中,也属意料之外。

强势的华为,要的是深度合作:寻求一个能按自己设想搭载尽可能多产品进行试验的平台,逐渐建立自己的标准,日后长成新能源汽车领先的系统供应商。

很明显,头部企业和传统油车生产厂商较难融合,弱势的造车新势力更容易妥协。

而造车新势力的牌照尤其矜贵,新建新能源汽车厂拿到发改委和工信部双资质的企业本不足20家。但多家厂商已出现经营困难和现金流问题。就连股东包括中信集团和李嘉诚先生的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也在烧光51亿后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即便可选项不太多,华为也并没有唯一押注小康股份,而是同时与北汽新能源进行合作,而合作名单还包括广汽和长安汽车。

这不尽让人想到了当年东风小康进军乘用车市场时,东风集团的“大自主,大协同”战略,和其旗下远未能实现销售目标的四大合资品牌。

说到底,小康股份这次再借华为东风硬拼新能源赛道,是雄心勃勃,是渴望新赛道红利,还是想突破产品困局?

【步履维艰】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厮杀异常激烈,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有出售记录的电动车品牌有近70个,而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占到46%,前十名的市场份额占到72%。

靠拼消费者,拼资源进行“双拼”,新能源厂商早晚会形成市场集中度更高的新竞争格局。

而2020年,赛力斯品牌总共售出电动车在800量左右,排位接近50名。对比同为增程式的理想汽车,销量在3万余台。

二级市场融资能否续命

有业内人士总结,“汽车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造车新势力本质就是一场资本游戏,他们更加依赖融资,如果半年、一年融不到资,很可能就活不下去。”

此话实在,为进入新能源赛道,公司投资子公司SF Motors花费3000万美金,收购美国工厂AMG和电池公司InEVit耗资近1.3亿美元,新能源乘用车建设项目投入25亿人民币,投资电池项目和电驱动系统项目耗资人民币30亿左右。

另一方面,小康股份2016年中上市,募资8亿,2017年底发行15亿可转债,2023年到期。去年拟定增26亿,近日审核通过。

这一出一进,小康股份的家底可能就要贡献一波。

虽然18年底,证监会放松了融资时间间隔要求,简言之是两次融资(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间隔,从原来的不少于18个月,在一定条件下减少至6个月。但即使是这样的融资频率,也不一定能跟上造车的需求。

潜在问题是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有限,20年上半年已出现归母净亏4.3亿,较上年亏损幅度增大。用造微型车的薄利投向新能源车,其实不太现实。

目前,小康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为融资质押的股份占其持股数量比例高达70.69%。但公司负债率已高于70%,高出理想汽车等新势力20个点,靠负债来解决资金困境的空间不大了。

而对比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来、小鹏和理想,截至20年,融资总额分别达到835亿、458亿元和362亿,而他们背后,则是资本界的巨头,腾讯、阿里和美团。

新势力车企在前面混战角逐之时,互联网和科技巨头也在其后暗暗较量。面对华为的入局,小鹏汽车CEO直言,“华为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长线,我还是看好软硬合体”,“这种(软硬分开)模式以前我在UC做过,后来死的很惨,现在觉得非常好,你觉得把东西开放出去他们就用,后来碰到好多挑战。”

况且,新能源汽车的开售未必能立即带来丰厚利润,或许比起华为的站台销售,小康股份更渴求的是投资界大佬的青睐。

消费者掌握话语权

华为官宣销售之前,赛力斯并没有被市场接纳。

观察20年销售旺盛的几款电动车,排位第一的是售价3万元左右的小型电动车,第二的售价在15万元左右,紧随其后的是“高大上”的特斯拉,造车新势力跟随在后面不远处。

经过几次降价,赛力斯的定价仍在20万以上,属于中高端定位,但在这类客群看重的科技感、外观内饰等观感指标缺乏亮点。目前在北京,未来在上海等汽车需求旺盛地区还需油车牌照,而20多万的油车可选范围甚广。

华为的算不上成熟的相关系统,是否能够弥补车辆本身的普通,其实很难判断。毕竟,其在今年初发布的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就已搭载了华为相关配置,而第一季度,也只卖出了150台左右。

想仅仅靠着华为官宣营销造势和的线下渠道,收割一波花粉和区域性客户,恐不是长久之计。打开华为商城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它不止卖车,还卖葡萄酒,未来如果手机下架,会有各式各样的合作品牌产品上架,能否打成爆款,还看自身实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汽车是个很看“血统”的工业品,缺乏几十年传统乘用车造车经验积累,没有特斯拉等尖端品牌的技术与品质,也没有企图将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移动终端的互联网观念和基因,仅靠着将算不上高端的乘用车1.5T发动机改研成新概念的增程器,或许在公司发动机产品销路方面是个好主意,但对广大消费者,吸引力却不足。

长期核心竞争力

白手起家的小康股份给自家电动车定的起点其实不低,美国特拉华注册的子公司SF Motors本想对标特斯拉的国际一流技术水准。

但不仅自己空欢喜一场,也让观者质疑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甚至怀疑这会不会又是一场噱头:

特斯拉早期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先生创办的电池公司全资收购计划没能顺利完成,改为45%参股,并在2019年报中对持有参股公司Tiveni MergeCo,Inc 股权全额计提减值。

马丁.艾伯哈德不再任职,其带领的精英团队也由全职加入变为在参股子公司任职。硅谷子公司曾大规模裁员,去年公司联席CEO的胡信东宣布加盟宝能汽车。

而根据领英信息,SF Motors技术团队中珍贵的一员大将电池技术高级经理材料科学博士Ken Ogata已于2019年12月离职,目前只剩下唐一帆博士继续奋斗在一线。

而前期花大价钱购买的美国工厂目前正在出售中,收款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技术目标尚未达成,看看整车制造情况:

上市后,公司曾对K、V、CV03系列等微车产品的生产线和库存商品中的商用电动车提取过几千万的减值准备。而由于销路不畅,公司近期的产能利用率仍然偏低。瑞驰汽车工厂产能利用率31%,而25亿花巨资建造的新能源金康汽车工厂更是只有23.9%。

电动车另一个十分关键的软件生态系统呢?

长期来看,华为产品肯定会搭载在更多新能源车上,赛力斯目前的闪光点最终会逐渐消失。而到了那时,小康股份会做什么安排呢,难道还要“三”借东风?

缺少企业扎实业绩增长而疯涨的股票,但愿不要,又成了一场豪赌。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