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预防戊肝,让老年人远离隔夜菜

科学预防戊肝,让老年人远离隔夜菜
2023年03月27日 13:34 贵阳身边事

最近,《看到父母的冰箱,我真是彻夜难眠》的笔记刷屏了。2023年的今天,父母冰箱里甚至还剩有2017年的火锅底料,2018年的火腿,3层置物架上满是发霉变质的视频,有人说:爸妈囤的不是发霉食物,而是属于他们的安全感;也有人说:父母是吃过苦的人,因此会更节俭......字里行间虽然是对节俭的理解,但其实更多的都是对父母的担心。

吃过期食物也好、隔夜菜也好,对老年人来说伤害最大的一定是肝。很多人吃隔夜饭前,会用鼻子闻一下,确定饭菜是否变质,认为只要没有“馊”就可以吃。其实隔夜菜虽然经过冷藏但还是会滋生很多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甚至生食熟食随意摆放,不加以密闭封存是会有戊肝病毒传播风险的。因为一般情况下戊肝病毒的潜伏期约有2-8周时间,老年人因年龄增长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戊肝病毒就会趁虚而入,一旦误食生肉、海鲜等可能携带戊肝病毒的食物,就有可能感染戊肝。

此时在没有充分加热未经隔离的生、熟食品后,再次食用隔夜菜,就会导致健康损伤。据了解,戊肝报告的发病数已连续9年超过甲肝,死亡率较高。而老年人因生活习惯导致感染戊肝的风险也在逐年升高,在中老年发病群体中,40-85岁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患病人群,其中离退休人员群体占比最高为35%,且在临床症状中表现为,持续时间长、症状严重、淤胆型感染及肝衰竭发生率明显增高的特点,同时因引起黄疸和并发症较多而变得治疗困难。

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去正确认识一下,什么是戊肝?

戊肝是一种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肝炎,猪肉、猪肝、贝类海鲜等食材会携带戊肝病毒,常见的牛和羊身上也存在戊肝病毒,因此戊肝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病。人们最常吃的牛排、刺身、生腌、烧烤可以算是最危险的感染源。而戊肝也会通过被污染的生水进行传播,日常所使用的餐具、蔬菜水果在没有与生肉、海鲜分开处理的情况下也会加大传播风险。此外、母婴和血液也是传播戊肝的主要途径。

不幸感染戊肝后,老年人的症状相较其他人而言更加明显,通常为发热、乏力、黄疸等。60岁以上老年人极易出现肝细胞数量会锐减,肝脏趋向硬变,重量明显下降,营养代谢功能减弱,酶活性降低等,因而导致肝脏结构功能改变,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合并,发生死亡的概率更高。

戊肝目前来说是没有特效药的,也因症状与甲肝相似而常被误诊,曾有研究发现,疑似病因不明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30%的患者是戊肝病毒血症,且有12%的疑似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可能是急性戊肝。所以,戊肝并不是少见,而是需要科学的临床诊断才能够被发现。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不太了解戊肝的原因。

其实戊肝的预防方法也十分简单,目前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现在我国拥有全世界唯一的戊肝疫苗,且在2012年已经获批上市,只需要按照0-1-6的接种程序接种疫苗,就能在第1年内形成100%的保护率,未来的4.5年中仍保持93.3%的保护效果,且根据推算,戊肝疫苗诱导的抗体甚至可持续至30年时间,且明显优于自然感染所产生的抗体。且疫苗本身的安全性也得到的证实。

为了能够更好的让父母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实在无法劝说他们远离隔夜菜,也可以优先带他们去接种疫苗,并在形成保护之后多花些时间去陪陪他们,和他们多聊聊产生戊肝的原理,慢慢的他们或许会明白过来,“过度的”节约才是最大的浪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