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大张伟「玩世不恭」的面具

撕掉大张伟「玩世不恭」的面具
2021年05月12日 15:23 首席娱乐官V

大张伟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他疯疯癫癫,嬉皮笑脸,玩世不恭,却又时而蹦出戳破人生真相的词句,被赋予了人间清醒的美名,他像是一个行走的无厘头机器,一边制造狂欢,一边敲碎生活的外壳。当大张伟几乎变成一个符号——当人们说出他名字的时候,内心会出现膝跳反应一般的投影——真实的大张伟到底是怎样的人?

《吐槽大会5》落幕那天,大张伟一句话点明了节目的本质:“大家吐槽互相看不起,其实小丑就是我们自己。”

这种碎嘴夺笋的场面在大张伟身上早已是见怪不怪。回顾他在《吐槽大会》里的表现,也是一如既往的“疯癫”,阎鹤祥吐槽他表演脱口秀的秘诀就是“不说脱口秀”,“杀疯了的易立竞”也向大张伟有各种表演形式但没什么talking发出了灵魂质疑。对于他口中的梗,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以“粪坑理论”类比丁太昇,用“过桥费”讽刺部分文化人的假清高,以潘长江蔡明为吐槽对象带出了当代老艺术家们的尴尬的遭遇,从自己造梗引领时代到跟不上时代造的梗等等精准戳中痛点。

观众更多可能记住了大张伟长在综艺里的嬉皮笑脸,玩世不恭,却几乎从未了解过脱离镁光灯下的大张伟是什么样子。网络对他的记忆褒贬不一,他在观众面前无厘头的狂欢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张伟的作风,但回归现实生活,大张伟究竟真的如大众所说的这么肤浅吗?

这个被掌声围绕的人,好像有着些许落寞。

“综艺王”的诞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张伟这张脸能在不同的综艺里看到四五次,连他都曾自嘲过自己是“综艺网约车”,这在外人看来好像是对他业务能力的赞赏,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他以放下手中创作的笔换来的。

大张伟这三个字就像是一个面具,让他变成了一个舞台小丑,娱乐大众藏匿自己。他将主要方向从摇滚乐转移到国产搞笑综艺,上到哲学道理下到家常俗语都能被他随手拈来,他在一个各路艺人纷纷包装自己的环境下,丢掉包袱变身喜剧人。

或许从踏进综艺领域的这一刻开始,“快乐”就成了大张伟成天挂在嘴边的生活主题。他曾经在《封面人物》里说道“我做不了大师,我只想做艺人”,相比起众星捧月的感觉,大张伟可能更倾向于无拘束的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当个创作者。

大张伟在各个综艺里游走的游刃有余,有人说他嘴欠,有人说他真实,他的玩笑从不重样,有人好奇这个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半路救场”的明星为什么会被这么多人记住?他的综艺感又是真的与生俱来吗?有人说他“疯癫”,“疯”在谈吐,“疯”在做人。

他的身上有着北京市井小爷的烟火气,也有着对于工作追求的书生气。他曾在《吐槽大会》上说道“会吐槽是一种稀缺能力”,纵观大张伟所参加的综艺,总有一种“文化人降维打击”的效果,有人说大张伟的一张嘴敌得过半个娱乐圈的口水,接茬的毛病经常被网友诟病。在《我是大侦探》里的某一期节目里,黄磊以玩笑的方式指出了大张伟这个毛病,但对于观众来说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他总是看起来不着调,发型的朋克到非主流,发色的千变万化,还有花里胡哨的服装搭配,就是一个过度随性的艺人。或许也正是这种个性张扬,跋扈疯癫的外表让大张伟的星途一路坎坷。但好在他比较幸运,他的直率纯粹让他遇到过很多交心的朋友。

在录制《天天向上》期间,他能够在汪涵面前落泪,掏心掏肺地将这么多年的心态转变和内心的想法倾诉出来。在综艺里他千方百计地向大家证明自己是个肤浅的人,但了解他的人都在细微之处看懂了他的深奥,他也毫不掩饰的将自己贫的一面展现出来,但经历过事儿的人都读清了他的通透。他的经历让他在综艺里语出惊人,在万众发声的大合唱里,人们更喜欢他充满着烟火气的综艺感。

而汪涵也毫不吝啬地在就镜头面前夸赞大张伟。他的风格就是将亲身经历的大道理咀嚼成粉末,再重新揉和变成一盘味道多样的家常菜,他的疯狂有目的,有道理。这也是对他评价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没淋过雨又怎么知道撑伞?”

对于自己一些方面的不入流,他自己也表示过:

有人说他是拎得清,有人说他太轻狂。

他的不拘和直白最终还是在大环境的驱使下逐渐和人情世故和解了。

大张伟可能在这个时代的认知下是一个“综艺王”“烂梗王”,但回到他也曾经无知莽撞一心摇滚的年代,只是一个热衷兴趣爱好心里藏着梦想的年轻人。

他曾在一个采访里说过“别跟我提音乐,一提我就想哭。”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摇滚乐方兴未艾,而大张伟就在这个一切未成定型的年代组建起了“迷糊宝贝”乐队,随后改名为“花儿乐队”,成为了“中国摇滚第三代领军人物”,那时候的大张伟就像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先锋者,一路趾高气昂的奔跑。

可就是这段他用最好的年华分明追赶梦想的日子昙花一现,那个时代的摇滚乐几乎没有市场。当他感性地创作音乐时,他忽然发现,大家都在理性地选择音乐。大张伟很聪明,调转方向,解散了“花儿乐队”。在解散演唱会上,一首《我们能不能不分手》让他泣不成声。他不舍,因为自己坚持了多年的梦想就要被客观的条件打碎,他同样气愤,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无法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义。

这一年,大张伟26岁,离开了摇滚乐。

这是一种落差,是一种从神坛上摔下来的失落。但他仍然坚定地告诉记者:“我可能背叛了很多东西,但我从来不背叛自己。”

渐渐的,大张伟的各种神曲横空出世——《倍儿爽》《阳光彩虹小白马》等等。有人说“他变得low了”“他开始糊作业了”,但他毫不在意地告诉观众“快乐就是最牛的高级”。就像他掉转船头尽力地经营着娱乐文化一样。

他曾在节目里说道“所有人都在告诉我,我该离开这个行业,但我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爱音乐。”他哽咽了,因为他在害怕,害怕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又将他抛弃,他害怕自己费尽力气找到的新理想又在一瞬间被舆论淹没。所以,他开始变得“为赋新词强说愁”。

在《嘻唰唰》抄袭门后,大张伟似乎就像是一个标榜着创作特性的“掺水”音乐人,以至于他陷入了几年的抑郁。之后,捧红的是他的营销资源,却逐渐让大众忘记了他“音乐人”的身份,这却是他恰恰想被大众记住的身份。

“笑脸小丑”

在大众的记忆中如果说讨厌大张伟,不出意料因为三个点,假唱抄袭爱接茬。

他毫不避讳的承认自黑,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真实。

这么多遭走过来,他趟得上浑水,但他依然没改变自己的作风。《嘻唰唰》抄袭事件一直影响着大张伟的事业,他曾对公司的人说自己甚至都没听过原版的歌曲,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圈子里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他只好自己出面道歉,买下版权收拾烂摊子。这个没法逃没法洗,版权意识淡薄没法成为辩解的理由,以至于只要他发歌就会有翻旧账,但他一如既往疯狂的自黑。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上帝都会原谅你,网友不会”。如今他的心态倒是像极了辛弃疾在《书博山道中壁》中所写的“却道天凉好个秋”一般,疯着疯着就开始对身边的事物勉强起来。

“大张伟人见清醒”的词条在他无数次金句频出之后出现在热搜,大式幽默很神奇,见了他的人都会快乐。他曾在节目中提到自己常看的书《被讨厌的勇气》,就像是他面对流言蜚语的回击,渐渐的他变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张伟身上有着文青的文采,却没有文青的孤傲,这也是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的肤浅就像是故意装扮自己的外壳,有的人看懂了,有的人以为看懂了。

韩红对大张伟“音乐人”的认可,是对大张伟的“曾经”的肯定,更是对当下的认可。

娱乐圈内支持大张伟的人不在少数,毛阿敏曾经在节目中说道“大张伟这个人,他有点儿东西的,这个家伙看过很多书,博学多才。”

大张伟是要去细品的一类人,他的通透是因为经历,或许“有的人天生就是空中飞人,但我就想当个小丑”。他“拒绝深刻”,反倒是最俗最土的话才能表露当下最想表达的情感。

他曾在节目中探讨“性别歧视”问题,他毫不在乎的说出大实话“办杂志社的那帮男的就不喜欢女的”。

大张伟的“话赶话”从经历中来,在经验中锻造,所以出口成章,一针见血。

喜欢大张伟的人应该都懂事了,因为只有成熟的人才能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大张伟曾经说过“什么是妥协?就是承认差别”,他无所谓网络喷子的攻击,他接受,不代表认同,但这表示包容。

理性的人不缺共情的能力。就像大张伟在《爱乐之城》中的这一番话,他的通透就像是顺其自然的滴水穿石,只不过他在不断的变换方式,寻找着一种回到“大张伟风潮”的时代。

通透的本质是放松,有人能在大众糊涂时清醒,却有多少人能在大众清醒时装糊涂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