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的电影院,拓展外卖业务是门好生意吗?

“断奶”的电影院,拓展外卖业务是门好生意吗?
2020年02月26日 21:00 真话财经

撰文:真话财经

这是『真话财经』第575篇原创

正文

遭遇疫情冲击下的电影院线,亟需启动自救。

截至2月26日,受新冠肺炎影响,全国电影院无一开业。

据猫眼电影统计,自2月1日至今,平台累计票房为0,全行业陷入空前大萧条。

2019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68.68亿,据此推算,2020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损失至少70亿。而疫情还未达到拐点,后期影响仍将持续数月。电影院线如何自救,成为行业燃眉之急。

2月初至今,各地影院陆续开始在网上售卖囤积的卖品,或自主配送,或与外卖平台合作,苏宁影城、博纳影城相继推出零食礼包清仓秒杀。2月25日,阿里影业联合饿了么,推出了“影院卖品外送”业务,影院可以将爆米花、饮品、零食以及电影衍生品等商品,上线到饿了么平台进行外卖,帮助影院降低卖品库存、缓解资金压力。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包括万达影城、太平洋影城、博纳影城、金逸影城、苏宁影城、恒大嘉凯影城等近20个影管公司已与阿里影业达成合作意向,预期将为全国超过1000家影院提供卖品外送服务,并于2月底上线运营。

一场看似积极有效的行业自救发动了,但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有用吗?

事实上,国内院线的卖品收入占据整个营业收入的比重一直较小,即便卖品通过外送可以达到正常营业水平,对院线收入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以国内院线龙头万达影业为例,2019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5.64亿,商品、餐饮销售收入9.3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仅为12.35%,而观影收入46.57亿,占营业收入的61.56%。

这种营收结构之下,企图通过影院卖品外送缓解资金压力,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而我们去观察美国四大院线的营收结构,发现它们的卖品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相当高,这是国内影院的绝对短板,这一短板不在于量的大小差别,而是质的根本悬殊。

仍以万达影业为例,其卖品主要是电影衍生产品和餐饮类产品,而美国电影票价中是包含零食、饮料的。它们的卖品收入,主要是海报、音像制品、玩具(变形金刚)、邮票、纪念品、电子游戏(如《古墓丽影》、《蝙蝠侠》)、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原创音乐(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文学作品二次销售(如《哈利波特》)。

正是这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后电影产业,使得四大院线的SPP(人均卖品消费额)平均超过了5美元,而万达影业SPP只有8.65元,不足美国四大院线的四分之一。

电影衍生品的研发不足,长期以来都是国内电影公司和院线的软肋。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一时,国产IP热被再次狂炒,但由于没有一套完整、成熟的IP研发体系和传统,加上国内资本和院线都热衷于赚快钱,电影火了,其衍生品却并没有火起来。

此外,国内电影衍生品之所以难以发展,跟国产电影的题材也有很大关联。下图是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榜,我们去看国产电影的题材,有一个可以做衍生品开发的吗?几乎没有。

国内电影衍生品的最大发掘点和独特卖点,优势仍在于传统文化,但却没有得到深度开发。相反,这些资源成为国外公司的开发宝库,《功夫熊猫》、《花木兰》是美国电影公司的杰作,把我们家喻户晓的三国文化融入游戏并使之风靡全球的,是日本人开发的《真三国无双》系列和英国人开发的《全面战争·三国》。

国内电影衍生品并非没有市场,而是不作为、不上进。没有成熟的电影衍生品品类,仅仅指望依靠卖爆米花和饮料以及无人问津的衍生品,国内院线的这招自救措施太一厢情愿、不切实际了。

疫情切断了院线的线下奶源,或许这未尝不是国内院线一次反思和重生的机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