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家上市公司购1.1万亿,它们为何热衷理财?

逾千家上市公司购1.1万亿,它们为何热衷理财?
2018年01月02日 16:20 懒财网

上市公司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这是近年来的真实写照。然而,纵观近年来的市场数据,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却有愈发增长态势,而根据近期媒体消息指出,截至今年12月19日,1160家上市公司累计将1.1万亿资金投向理财市场,这也刷新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规模的新高水平。

水涨船高的委托理财规模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经典句话。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存在着强烈的投资理财需求,而且就连上市公司同样存在强烈的理财需求。

本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若上市公司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有资金,那么可以参与一些灵活性的投资,或把这部分资金用来扩张生产,乃至用来回报于上市公司股东。但,对于不少上市公司而言,宁可把自有资金用在委托理财身上,也不愿意进行再度生产投资,更谈不上把钱用到投资者身上。更有甚者,还存在把自有资金用来委托理财,而后再通过再融资等渠道筹集新一批资金,但资金最终投资去向却具有较大的未知数。然而,多年来,上市公司却如此反复地进行这样的操作,甚至把这一种模式运用到淋漓尽致,而普通股民的切身权益也在不经意间遭到摊薄,成为最直接的受损者。

事实上,从相关的数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规模就呈现出水涨船高的态势。其中,在2013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规模突破千亿,而到了2014年之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规模就呈现出每年递增2000亿元的速度增长,而从近期获悉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规模突破万亿,而存在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数量也突破了上千家。

上市公司热衷购买理财产品的背后

过去,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先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购买理财产品,而后再通过其余再融资渠道来获得新一批的筹集资金,再进行其余的生产或投资,这无疑是一种快速提升资金利用率的方式。然而,对于这样的操作方式,一方面会摊薄普通股东的切身权益,另一方面则会因委托理财导致资金最终去向的不明朗,最终的结果则是或多或少加剧了“脱实向虚”的风险。

实际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本来通过自有资金或筹集回来的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利于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还可以为上市公司本身创造出较为稳健的收入来源,可以说是一个很妙的策略。至于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于购买理财,而不是进行生产再投资,或进行回报普通投资者,这或许也是有着上市公司自身的考虑。

其中,在“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很难寻找到更具资产增值优势的投资渠道。与其把资金投放至高风险的投资渠道,不如把资金进行委托理财,获得相对稳健的理财收益率,或许还是一种比较稳健稳妥的投资策略。但,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的操作,实际上面对庞大的委托理财规模,却加剧了资金往其余更为隐蔽的投资渠道去跑,加剧了市场“脱实向虚”的风险。

再者,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宁可把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也不愿意把自有资金进行自家公司的回购与增持。事实上,对于这类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更大程度上还是体现出上市公司自身的不自信,同时也体现出上市公司当初上市的目的并不单纯。在实际情况下,对于部分敢于回购或增持的上市公司而言,往往更具有投资的前景,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敢于增持与回购,往往说明了管理者对自家上市公司的自信表现。

此外,对于有良心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拥有较为充裕的自有资金,则不仅积极参与增持与回购,而且还可能会加大对投资者的分红力度。但,纵观A股市场的真实状况,热衷于增持与回购的上市公司本身就不多,而多年来保持持续稳定的股息分红上市公司数量,更是少得可怜,这或多或少也体现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意愿并不强烈,更多还是为了融资套现而发行上市。

事实上,从上市公司的一些细节行动中,就可以体现出一家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真实态度。换言之,如果上市公司非常重视投资者回报功能,且在适当时候,果断进行增持与回购,那么对于这类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较好的自信,而投资者的切身权益也时刻获得上市公司的高度重视。反之,若上市公司拥有大量自有资金,却不愿意参与增持与回购,反而还热衷于委托理财,甚至实行变相再融资的策略,那么对于这类上市公司,投资者仍需要尽量回避,少碰为宜。

更多精彩文章,关注懒财网(lancai_licai)

懒财网特约作者:郭施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