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基金:从“孤勇者”到“领军者”

联接基金:从“孤勇者”到“领军者”
2024年05月22日 14:34 阿尔法工场

乘着ETF的东风,ETF联接基金也正快速崛起。

数据显示,开年以来成立的ETF联接基金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激增两倍。不少基金公司采取发起式的设立方式,成立ETF联接基金抢占场外赛道。其中,华夏、易方达、南方等指数大厂发行产品数量居前,富国、华安、汇添富等基金公司紧随其后。

ETF联接基金,也被称为“影子基金”,是指将大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跟踪同一管理人管理的同一标的指数的ETF,从而实现复制目标ETF走势。

与ETF只能通过场内交易不同,ETF联接基金的定位主要是为场外投资者提供参与ETF的一种便捷方式。对于没有场内交易账户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柜台、银行、券商、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等场外渠道购买ETF联接基金,更方便的“间接”投资ETF。

我们可以将ETF联接基金看作一座“桥梁”,它将场外投资者接入到场内,接轨场外的资金,能够使更广泛的投资群体通过场外基金的形式分享ETF这一指数投资工具的收益。

所以,很多基金公司在大力推广ETF的同时,也将ETF联接基金视作被动投资发展的关键一环。在发行某只ETF产品后,便会推出该ETF产品对应的ETF联接基金。

比如,5月22日,华夏基金推出的“华夏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联接基金(A类:021365,C类:021366)”,该基金正是今年3月所发行的“华夏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代码:562580)”对应的场外联接产品。

01 影子基金:投资者的新宠

与ETF相比,投资ETF联接基金有哪些好处?

第一、ETF联接基金的资金门槛更低,有些平台甚至低至1元、10元起投,这使得普通投资者也能轻松参与市场。

第二、ETF联接基金交易价格只有一个,即收市后的净值报价,更方便投资者定投。

第三、ETF联接基金可以解决部分ETF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仅有14%的ETF日均成交额超过1亿元,而超过三成(36%)的ETF日均成交额不足1000万元。

这部分ETF流动性较差,做市商的活跃交易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流动性,但对于资金量较大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如果直接进行盘中交易买卖这些ETF,仍然可能会面临交易效率低下、冲击成本较高等问题。

而投资ETF联接基金,可以使用到按净值运作的现金申购和赎回渠道,更好地避免流动性不足带来的困扰。因此,一些资金量较为充裕的机构投资者也青睐ETF联接基金,并将其作为投资流动性欠佳ETF的“备选方案”。

当然,ETF联接基金在投资标的及仓位方面的特点,也成为其有别于ETF的重要标识。

根据规定,ETF联接基金投资于目标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90%,同时还须预留不少于5%的高流动性资产(现金、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等)以应对赎回,所以仓位最高只能达到95%。

与100%复制指数的ETF相比,ETF联接基金在跟踪指数的紧密程度方面略显不足。

02 从“小众走向大众”

两者的差异,还体现在发展的不平衡上。

相比于规模早已突破2万亿的ETF而言,ETF联接基金的体量却小得多。从2008年末国内首只ETF联接基金成立至今,经过近十六年的发展,该类产品的总规模也才4000多亿。

但期间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是,从头部玩家“独乐乐”,到最新有40多家基金公司或券商资管参与布局,ETF联接基金正从“小众走向大众”。

特别是自2021年以来,为了满足场外投资者不断增长的指数化投资需求,许多基金公司纷纷加快了ETF联接基金的布局,但这并非其唯一目的。

为了实现场内外联动,完善被动投资产品线,并找到新的规模增长点,一些基金公司开始扎堆布局面向银行渠道的ETF联接基金。

这是由于ETF具有独特的二级市场交易属性,通常只能通过券商进行销售。而银行渠道无法上架销售ETF产品,在市场对ETF投资热情较高的情况下,往往难以满足场外投资者的需求。

与银行这一传统渠道相比,互联网平台在基金销售和保有方面的增速更快,因此也日益受到想要发展指数投资业务的各家基金公司的重视。通过ETF联接基金,尽早开拓和完善在互联网渠道的指数产品布局,以争取占据发展的先机。

03 从“孤勇者”到“领军者”

论占据发展先机,华夏基金是一家不得不提到的公司。

在国内指数投资刚刚起步的那些年,几乎没有人会相信指数基金会成为投资界的主流。但华夏基金凭借早期的布局,如今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领军者”。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完整经历了这个过程,并曾经在公开发言中这样描述那段投入、等待与守候的岁月:“我们就像在一条漫长的甬道里往前走,一开始只有若隐若现的微光,只有我们孤勇前行。”

尽管今天,指数投资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迎来了基金公司的争相布局,但只有华夏基金完整的经历了那个漫长的季节。

眼下,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国内宏观经济动能逐渐复苏,消费行业景气度回升。华夏基金瞄准这一趋势,发行了“华夏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联接基金(A类:021365,C类:021366)”。

从表现上看,该基金所跟踪的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近1年、近2年、近3年均领跑各主要消费指数。

即便在与其他消费主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比拼中,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同样“很能打”。

成绩的背后,来源于指数在行业布局上的特色。

从行业分布看,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前两大权重行业分别是汽车、家电,权重合计接近8成。可以说,指数的涨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板块的表现。

随着汽车和家电市场从单纯的“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两个行业的景气度有望延续,并推动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稳步上行。

天风证券此前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截至2024年3月15日,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在2023、2024、2025年的一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2619.74亿元、3206.87亿元、3846.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26%、22.41%、19.96%,预期盈利稳步增长,各机构看好可选消费的未来发展。

随着“华夏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联接基金(A类:021365,C类:021366)”的发售,场外投资者在布局可选消费时,又多了一种选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