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锻炼广大学生实践本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走进群众、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社会意识,促进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近日,一支由西京学院会计学院学生组成的“知行致远”社会实践团踏上了前往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的旅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围绕以“3+3+N”模式探寻吴堡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实践团队希望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榆林吴堡,作为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想地点。大学生团队此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访问,了解当地政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同时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学习与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从而与基层社会中实现“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的目标。
实践团走进吴堡石城,漫步在吴堡的古街小巷中,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的石板路、以及街道两旁的古树,都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尽管石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随之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让实践团队成员认识到了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更需要年轻一代人的参与和贡献。
实践团来到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的解说,让成员们感受到1948年东渡黄河的过程之繁琐、形势之险峻,决策东渡并不是一蹴而就,是通过考察、前期准备与多次演练而成功的,毛主席光辉的足迹深深扎根于陕北人民心中,同时也激励广大学子在面对挑战与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坚持自己的信念。
来到黄河二碛,站在黄河二碛的巨型石碑旁,被这一自然与历史交织的奇景深深震撼,这里不仅仅是黄河的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黄河水在这里形成巨大落差,声似虎啸,势如龙腾。这种自然的力量和美丽的景色,让团队成员对母亲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随之走进柳青文化园,深刻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园中展示了柳青的生平与创作,使团队成员们对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窑洞式的建筑和陈设,带来了浓郁的历史气息,柳青的故事和作品展现了坚韧不拔的陕北人民形象,激发了对文学和生活更深层的认识。这是一次丰富的文化之旅,也是对黄河精神的一次心灵洗涤。
走进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基地,其手工空心挂面制作技艺是一项传承千年的传统工艺,通过27道传统工艺用时17小时制作完成,挂面茎直中通、料珍味倦,所谓“芝直中通”是挂面的横切面有针尖般小孔,吴堡手工空心挂面由此得名。吴堡手土空心挂面是陕北农耕文化的缩影,对研究陕北饮食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加工技艺是吴华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传承的智慧结晶,是一份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到尚家坪村“们外婆”老黑酱生产基地,老黑酱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复杂,历史悠久,传承了黄河文化的精髓。它是由黄河两岸种植的高质量豌豆制作的酱料,不仅是地方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浓厚的家乡情怀和历史记忆。
参观吴堡青梨生产基地,对这一地方特产有了全新的认识。吴堡青梨以其皮薄肉嫩、汁多味甜而远近闻名,被誉为“梨中珍品”,了解到青梨的栽培、管理、采摘等一系列精细化工作流程,每一步都透露出果农的辛勤和对品质的坚持。它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更是承载着地域文化和乡土情怀的象征。希望未来有更多人能够了解并品尝到这来自黄河岸边的美味。
吴堡的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挖掘和展示地方特色为基础,有效地将农业产品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了两大产业的互补共赢。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此次活动实践团队深入体验了黄河文化,并见证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这次实践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当地人民交流,更加理解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不同背景下的多样性价值。吴堡的独特魅力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次实践是一次宝贵的生活课程,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探索热情。
主送单位:西京学院会计学院“知行致远”社会实践团
联系人:杨曼丹露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