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世峰
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本期亲悦读就给大家带来一套“亲爱的古代朋友”系列绘本,以5件中国国宝级文物为圆心,徐徐展开国宝背后流光溢彩的故事。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0s/0/w800h800/20230520/540e-23b095c07df6307ed31a6055178014a7.png/w700d1q75cms.jpg)
5个充满神秘感的故事,不仅趣味性十足,而且高度还原历史,为孩子书写了一部历史课本中看不到的“古人生活图鉴”——
今年夏季尚未正式到来,但一波波高温预警已经来了,据说高温可能创纪录。在战国早期,有一个叫曾侯乙的国君,他手底下的一个大臣,就发明了一种“黑科技”产品,它就是“冰箱”的老祖宗——青铜冰鉴。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0s/716/w889h627/20230520/e5ee-01c534ee02a87a5b595ee48e513c607e.png/w700d1q75cms.jpg)
最早的冰箱雏形就此诞生了,一直延续到清朝。电视剧《延禧攻略》里面,就提到过冰鉴。它是经过改造的清朝2.0版——柏木冰箱。它由柏木制成,四壁用铅皮包镶,下置冰块,能起到冷冻保鲜的作用。
现在,这第一台冰箱——青铜冰鉴,就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0s/694/w400h294/20230520/dfb0-28be36ded78a409d1cf50991cf5774f0.png/w700d1q75cms.jpg)
青铜冰鉴到底要怎么使用?青铜冰鉴里的榫卯机关在哪里?古人是怎么在夏天采集冰的?曾侯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这些小问题、小故事都在一本书里可以找到答案——“亲爱的古代朋友”系列绘本中的《两千年前的冰箱——青铜冰鉴》。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0s/0/w800h800/20230520/6f11-651f11439cee4b467946b18a4185ef5a.png/w700d1q75cms.jpg)
该系列其他4本是《西周太阳能打火机——阳燧》《漫长的丝绸之路——骑驼乐舞三彩俑》《皇帝出门啦——》《宋朝的广告——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
说到“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还有个故事——
据《中国通史陈列》介绍,1946年,历史学家杨宽与上海市(立)博物馆艺术部主任蒋大沂在一家古玩铺淘宝时,偶然发现了一块标有“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铜版”字样的印刷模版,杨宽当时就认定“这是一件很难得的珍品”,蒋大沂遂为博物馆买下了它。
1957年,中国广告先驱徐百益先生在逛博物馆时偶然发现了这块铜版,认为这块铜版是已知的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出现的商标广告实物。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0s/500/w650h650/20230520/0983-62a19ee6f18f6a000ab734085079e641.png/w700d1q75cms.jpg)
铜版长12.4厘米、宽13.2厘米,正中偏上刻着一只拿着铁杵捣药的白兔,白兔四周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上方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左右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谓记白”。文字皆为反刻,由此推测这块铜版应是用来印刷广告的。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0s/242/w600h442/20230520/aae6-832abc63f10e0948c672834263a2e462.png/w700d1q75cms.jpg)
“亲爱的古代朋友”里的国宝,不仅“会说话”,更能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亲近国宝、爱上传统文化!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