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余条新生儿信息被贩卖,隐私保护任重道远

2万余条新生儿信息被贩卖,隐私保护任重道远
2024年01月30日 18:4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23年2月,江苏省常州市的谷女士初为人母,就频繁接到各种推销电话,介绍新生儿摄影套餐、推销新生儿产品……对方精准掌握了孩子的出生医院、出生日期、性别及父母姓名等重要信息。随后,她向公安机关报了案。经查,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李某利用黑客技术入侵某新生儿信息网站,窃取新生儿信息26663条。2023年8月,涉案三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刑,并处罚金。

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为人们带来便利,但也使信息成为一种潜在的“财富”,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机可乘——在暴利驱使下,个人隐私频频被泄露;由于新生儿信息具有特殊性,更是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

虽然泄露新生儿信息的三人已经受到法律制裁,但背后的灰色信息链更值得挖掘。为何信息能轻易地被黑客技术窃取?相关网站的安全措施是否存在严重漏洞?医院内部人员是否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

事实上,民众之所以对信息隐私泄露产生如此大的抵触情绪,是因为被未知电话、短信等频繁骚扰,家庭生活严重受到影响。此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网民遭遇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是最高的。可见,民众苦个人信息隐私泄露久矣。

不过,在此案件中,随着涉案三人均被判刑并罚款,相关黑产业链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这不仅减小了个人信息隐私的传播风险,也给其他潜在违法者一记警钟。

此外,为防范新生儿信息遭到二次泄露,新北区人民检察院还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其联合公安机关将查获的新生儿信息全部销毁。同时,还向负责网站开发的技术公司发出风险提示函,督促其加强系统安全防护。这不仅可以减少潜在的受害者,也能从源头上消除信息泄露的隐患,给民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在信息化社会,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被窃取的对象,仅仅察觉到的信息泄露都有这么多,那些未被察觉的又有多少?因此,除了法律层面,民众还需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教育。同时,企业和政府也应承担起责任,加强技术防范和监管力度,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孩子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因此,保护新生儿信息不被侵犯,不仅是每个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个人信息隐私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建立起更为健全的机制,才能够真正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从而确保民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来源:正观新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