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外科边玉松:与死神博弈的“生命卫士”

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外科边玉松:与死神博弈的“生命卫士”
2024年01月31日 13:3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 记者 孙淑玉

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外科,片刻的等候都能感到紧张与压力。这里的“天空”犹如暴风雨来临前,风云变幻莫测,不知何时就会“雷声大作,暴雨倾盆”。

这里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这里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这里也是收治患者病种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繁重的科室。急救人员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的繁重工作,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应对各种复杂多变、难以预料的急救情景,可谓是“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波涛汹涌”。

记者见到急诊外科副主任边玉松时,他刚刚完成一台急诊手术,来不及过多寒暄,就直奔主题,“你也见到了,我们的工作实在太忙了。”但就是这样的压力下,边玉松率领团队成员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拯救了一位位病情危重的患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在重压之下,依然将人文关怀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一柜子的锦旗,就是最完美的力证。

打造急诊脑血管病外科诊疗中心

2014年,边玉松从神经外科来到急诊外科工作。“十年来,我们从未忘记初心使命,发挥专业特长,让科室不断进步。”

熟悉急诊科的人都知道,这里分布专业众多,如何打造“特色科室”,就成了新团队的主要任务。“我们思索再三,最终决定还是从本专业——脑血管病入手,建立起急诊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中心。”

“经过十年发展,科室如今成为以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缺血性颈动脉狭窄、脑出血等疾病的外科治疗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钢铁团队。”他告诉记者,事实也证明了“旗帜鲜明搞特色”的正确性。

边玉松(右二)团队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

“从整个烟威来说,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以及烟雾病的介入治疗和开颅的手术治疗我们科室是做得最多的,是最规范的,同时,质量也是最好的。”

去年,边玉松接诊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这是一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当时情况紧急,我们团队立即进行急诊病例分析讨论,认为手术方式可以考虑以介入微创治疗为主,先进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造影结果显示,病人为颅内多发动脉瘤,双侧大脑中动脉及后交通动脉有三个动脉瘤,且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根据出血影像及动脉瘤形态不能明确显示责任动脉瘤。而且检查表明,三个动脉瘤均需急诊处理。

由于该患者动脉瘤栓塞术后还需进行脑室外引流等治疗,且应用支架栓塞三个动脉瘤费用较高。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边玉松团队在手术中采用了双导管和导丝辅助栓塞等技术,三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

对症施治为患者找寻希望

急诊,有时就像“开盲狙”,千钧一发的急症背后可能存在着种种不明的病因。只有千锤百炼,不断让自己多积累多思考,才能成为一名见多识广的医生。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患者的命先救下来,只有保了命,患者才有机会去做下一步的治疗。

边玉松(右一)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边玉松及其团队能够快速判断患者病因,对症施救,成为一次次“侦破”疾病的高手,及时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前段时间,毓璜顶医院急诊外科团队就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加小脑后下动脉夹层动脉瘤孤立术。

张先生因突发剧烈头痛并伴有频繁恶心呕吐到毓璜顶医院急诊科就诊。在进行颅脑CT检查后发现,其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边玉松告诉记者,“在急诊外科,这是很普通的疾病,但考虑到患者的出血主要集中在后颅窝,团队依然像往常一样,进行了周密准备。”

在对患者进行了脑血管造影检查后,发现其颅内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并且为夹层动脉瘤。“这不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常规的手术很容易导致生长动脉瘤的血管闭塞,造成小脑和脑干梗死,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最后,我们团队讨论决定,进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搭桥,然后闭塞动脉瘤,从而根治。”

坚持做有温度的医生

深耕神经外科领域二十年的边玉松,总是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病痛,努力做一名有人情味、有温度的医者。“只有技术好、服务好才能让患者满意。”这句话是边玉松始终挂在嘴边的。在他办公室的一个柜子里,满满当当塞着各种各样的锦旗,“都是患者送来的。因为实在没有地方挂,所以只能放在柜子里。”

边玉松(右一)团队在查房

那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也如同一双双眼睛,注视着边玉松团队,督促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让自身业务和人文关怀更上层楼。“前几天还有一位河南的患者,带着家人重回医院,向我们的团队当面致谢。”

去年5月,河南焦作的李女士独自一人来烟台旅游。“她平常身体状况就非常不好,患有类风湿、糖尿病、冠心病等。”边玉松介绍说,60多岁的李女士在烟台期间突发脑动脉瘤破裂,被紧急送到毓璜顶医院。举目无亲的她没有一名亲属陪在身边,然而边玉松团队依然积极治疗,并决定先进行手术。“我们在检查中发现,这是个复杂的动脉瘤,属于高难度手术。在经过围术期研判后,我们对其进行了支架辅助栓塞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效果也非常好。”

半年之后,在例行电话随访中,医生考虑其来烟不便,就要求她在当地医院进行复查。“谁曾想她坚决不同意,执意要回毓璜顶医院做脑血管造影的复查。”而且令边玉松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次来她拎着水果,还带来了自己的子女、老伴等近十位亲属。“此行没有别的事,就是想当面感谢自己的救命恩人。”李女士说。

“医患是生命的共同体,只有医生和患者相互信任才能共筑战壕,在与病魔的斗争中获得共赢。”边玉松说,“患者以生命相托 我们必定要全力以赴。虽然很辛苦,而且我们也会因工作牺牲大部分休息时间,更无暇照顾家庭,但是看着别人痛苦着来,带着微笑离开,我们就很高兴,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