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博物馆——贴近普通大众的工业文化丰碑

工业博物馆——贴近普通大众的工业文化丰碑
2024年04月29日 15: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涛

2024年4月26日~28日,“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弘扬大国工匠精神”2024年全国工业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馆长学术交流会在广西柳州工业博物馆召开。我作为国家工业遗产——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章丘明水浅井粘土矿工业文化博物馆)的负责人,受邀参加了会议,通过实地参观和聆听全国各地同行及专家的发言,很受触动,收获满满。

柳州工业博物馆建成于2012年,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共有工业文物实物6300多件套,文献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30000多件,是一个集工业历史文化、工业遗产保护、工业文化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展示于一体的特色博物馆。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优秀单位、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是宣传柳州工业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年接待国内外旅客上百万人次。

据柳州工业博物馆馆长董劲林介绍,柳州对工业遗产和工业文化的重视和起步很早。在2009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就印发了《柳州市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决定将工业遗址柳州第三棉纺厂旧厂房改建为柳州工业博物馆,并通过《市长致柳州企业领导的一封信》的形式向企业和社会各界征集“退役的老机器、尘封的旧文献、发黄的老照片……,留住了城市的工业历史,展示了工业发展成就,充满着市民、企业的家国情怀。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孙小兵在会上做主旨报告时指出,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工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工业遗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步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实现工业化取得的巨大成就。

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在做主旨报告时说,工业博物馆在博物馆大家庭中有着特殊的优势,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相比,工业博物馆与公众生产生活之间存在更直接、更现实、更紧密的联系,工业博物馆是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生活品质追求和更多样博物馆体验期待的新文化产品,是服务行业文化建设升级和行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渠道。

来自辽宁沈阳、重庆、甘肃天水等地的同行,也分别介绍了他们利用工业遗存建设综合性工业博物馆的经验,这些地方的工业博物馆都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柳州工业博物馆馆长董劲林介绍说,工业博物馆是留住城市工业记忆的最好载体。由于工业生产最贴近人民群众,来游览参观的观众往往都能从一台台老工业设备、一份份历史档案、一张张生产照片中找到祖辈、父辈或是自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新创造的身影,感受发展变化,从而有效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产生巨大的教育、传承效果。

其实,早在2023年4月,在景德镇召开的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上,已经做出将加强工业博物馆建设的顶层设计,探索建设国家级工业博物馆的路径和模式,并初步形成部省共建和北京总馆﹢地方建设区域中心分馆的国家级工业博物馆体系的共识。

2024年3月,我省也正式出台了《山东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建设工业博物馆。我所就职的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是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占地150亩,核心物项中的老工业厂房有16跨,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于1978年,厂房宽敞高大、坚固厚重,目前已经腾空,处于待开发利用的状态,并且工业气息深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建设省、市级综合性工业博物馆的良好场所。

参观了柳州工业博物馆,聆听了其他地区的工业博物馆建设情况介绍,我心中生出无限的期待,那就是期待一座集中展示济南乃至山东工业企业发展历史、发展成就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加快推进建设,早日实现“留住历史、展示成就、激励未来”的工业文化发展梦想。我们管理的占地150亩的明水浅井粘土矿国家工业遗产,完全有空间承接这样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建设。

作者为: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章丘明水浅井粘土矿工业文化博物馆)负责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