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病,要治!京东阿里百度字节,这次步调很一致

大公司病,要治!京东阿里百度字节,这次步调很一致
2024年05月27日 17:1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在“618大战”前夕,京东与阿里要整治“大公司病(大厂病)”的话题引来外界的高度注意。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初和今年年初,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崔珊珊和字节跳动CEO梁汝波也分别提到了要解决、治疗“大公司病”。

京东、阿里对“大公司病”开刀

据了解,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近日公司内部会上直言,“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其间,公司内部高管反思过去数年间公司在管理上出现的失误,承认京东集团体系存在“大企业病”。

事件源于连日来,有网络爆料,京东内部考勤调整、严查打卡、调整午休时间等。对此,全媒体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京东内部代打卡形成了产业链,每个月有1.4万人次找人代打卡。代打卡一次收取15元,一个人可替20个人代打卡。

京东高管表示,由于过去几年松散、不善的管理造成了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缓慢、业绩发展不达预期、一些主要业务板块企业文化出现了严重问题以及股价长期低迷的局面,现在的管理动作是“亡羊补牢”。

要对“大企业病”开刀并不只有京东。

5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4财年财报,在第一封联合署名的致股东信中,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首席执行官吴泳铭直言,在过去的25年里,阿里巴巴经历了不断成长,也出现了一些“大公司病”的症状。

同时,信中更表达了积极对“大公司病”开刀、保持创业精神的决心:“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们将再次视自己为一家初创企业,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初心,以创业的精神持续创新。”

4月10日,马云在阿里内网发表题为《致改革 致创新》的帖子,同时也提到了要向“大公司病”开刀。

马云在贴文中表示:过去这一年阿里最核心的变化,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通过向“大公司病”开刀,阿里重新回归效率至上、市场至上,变得简单和敏捷。

和阿里、京东不同,百度高管谈及“大公司病”的时间节点,正处于前副总裁璩静言论争议之际。

5月9日,在百度一年一度的先进颁奖活动“百度骄傲”上,百度集团董事长李彦宏、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崔珊珊等出席。

“不能只唱赞歌,不说问题。”在内部讲话中,崔珊珊点出了多项“大厂病”,崔珊珊表示,公司已经快25年了,出现问题不奇怪,无法清醒和理智地看待才是不对的。

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2024年年度全员会上也多次提及“危机感”,并将“加强危机感”列入年度目标。

他坦言,最大的危机感,是担心字节作为一个组织,正在变得平庸,包括低效、迟钝、标准低,无法取得新的突破。他还说,不少人反馈,现在字节“该有的‘大公司病’全有了”。

电商存量竞争激烈,京东、阿里不断调整策略

近日,阿里、京东与拼多多等电商均公布今年第一季度财报(阿里对应是2024财年第四季度)。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京东营收达到2600亿元,同比增长7.0%。阿里营收达到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拼多多营收为868亿元,同比增长131%。从营收规模,京东依然是这三家主流电商中的首位,阿里第二,但在增速上,作为“后辈”的拼多多远超过前面两家。净利润方面,今年一季度拼多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9.978亿元,同比增长246%,超过市场预期的同时,更在三者之中,赢得了优势。

在阿里与京东背后追赶的,不但有拼多多,还有以抖音、快手、视频号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甚至有小红书等新冒起的“种草”电商。已上市的快手,今年一季度交出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16.62%。其中,一季度,快手电商GMV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28.2%,电商月活跃买家同比增长22.4%至1.26亿。

从2023年初开始,为应对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带来的竞争,京东与阿里已不断地调整策略,包括“低价战”、推出仅退款模式、下调包邮门槛、商家0元开店、打造直播生态等,但未能明显地阻止新电商、直播电商进一步前进的步伐。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从数据来看,拼多多仍然保持着营收和利润的高增长。京东与阿里营收增速有所提升,但是不太显著。京东利润增长得到改善,阿里利润增长承压。

(红星新闻综合自中新经纬、第一财经、广州日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