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不当的“锅”,不能全让员工来背

企业管理不当的“锅”,不能全让员工来背
2024年06月24日 19:0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Manner咖啡两名不同门店的店员,因与顾客发生纠纷,成了热门话题。6月17日,Manner咖啡上海浦东梅花路门店,一男性员工与女顾客疑似因等餐时间发生争执、推搡,一度挥拳相向。同一天,Manner咖啡上海威海路716号门店内,疑顾客与店员产生争执,顾客称要投诉该店员。随后女店员情绪失控,直接将咖啡粉泼向顾客并大喊“你投诉呀”。

尽管是同一家咖啡连锁品牌下门店发生的事情,但是当第一起事件发生的时候,网友认为可能是咖啡店员工脾气太急躁,同时消费者也有一定责任。

然而随着更多“内幕”被曝光,很多网友开始明白:这两起事件的发生,也许并不是员工脾气不好,也不是消费者有什么责任,当然更不仅仅只是巧合,而是该品牌咖啡在内部运营和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一位在华东地区的Manner咖啡师透露:Manner公司会按照门店业绩分配人手,日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一个店只派一个人,日营业额在6000元及以上的才会派两个人。若以仅有一位咖啡师的情况为例,如果完成5000元目标,按单杯价格15元左右计算,一个员工一天最多要做333杯咖啡。这位咖啡师还需要同时承担理货、制作咖啡、点单、清洗等全部工作。

在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下,员工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变得疲累不堪,情绪很容易陷入急躁、焦虑当中,如果再碰上脾气不好的顾客,则双方极有可能一言不合就“火星撞地球”。而该公司之所以给自己的门店如此配备员工,说到底还是为了减少人力成本,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看上去公司的做法没有问题,但是当这样的运营管理模式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等同于对员工的一种过度地压榨。

企业管理不当的“锅”,不能只由员工和消费者来背。眼看着舆论持续发酵,6月21日晚间,@MANNER咖啡 官微发文称,对咖啡师伙伴与顾客冲突事件,深表歉意,并积极整改和调整,加强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与教育;优化门店运营安排,尽可能减少顾客等待时间;加强对咖啡师伙伴的日常关心,提升咖啡师伙伴的工作舒适度。

公司这样的态度固然值得肯定,关键还是要优化门店的运营安排,降低员工的劳动负荷,让员工能够在一种相对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工作。过度地压榨员工,不但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容易导致员工和消费者的矛盾冲突,而且也有损企业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苑广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