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创新服务“患”位体验,打造行业标杆典范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创新服务“患”位体验,打造行业标杆典范
2024年06月28日 17:5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韩虹丽 通讯员 王竹君 陈晨 济南报道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始终走在前列。医院以患者就医获得感为导向,聚焦群众关注的健康问题,激发服务创新活力,不断促进党建和医疗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深入管理规范、提升服务质量、突破临床科研,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全面提升医疗党建工作质量并取得显著成效,成为行业“领头雁”,打造了标杆典范。

标准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人民健康福祉,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唱好主旋律、最强音,从全院到科室再到个人,需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着眼长远规划,定制管理规范,配置资源要素,将2024年确定为“医院标准化建设年”,创新“专班推进”工作方式,推行“组织专班化、问题台账化、督导制度化、文档模板化”,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管理效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专班工作人员对各科室进行 “一对一”实地督导调研。在督导过程中,灵活运用一对一访谈、现场抽查、调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开展针对性“调研式”督导。专班人员充分跟科室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对科室管理工作重点加以明晰,对下一步管理思路进行探讨,提出建设性工作建议。“通过标准化建设,给各部门的工作指方向、梳漏洞,真正做到以评促建、全面提高、夯实基础、保障发展。”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俊峰说,医院形成“纵向同心、横向同力”的工作格局,可以更好地为就医患者服务。

据悉,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全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PDCA)案例交流大会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山东省医院医疗保障管理优秀案例三等奖。

“患”位体验,提高就医满意度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弘扬职业精神和高尚品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对患者的关爱之心。“他们不仅医术精湛还和蔼可亲,脸上的笑容如春天般温暖,虽然我被病魔折磨,但仍能得到慰藉……”自从医院开展“‘患’位体验,主动服务”活动以来,医护人员们收到患者送的感谢信、锦旗、好评点赞多不胜数。

“患”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忧。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护理人员为体验患者手部的不适感,通过角色转换,将压迫止血器戴在自己手上,与患者共情,并采购一批橡胶压力球玩具,通过让患者手持压力球锻炼缓解患者的手部肿胀,患者说:“这些小玩具太可爱了,我很喜欢捏捏它,不止手不胀了,感觉心情也好了”。

手及上肢外科一病区医护人员为更好体验患者角色,双前臂戴上外固定支具化身双上肢骨折患者,体验不灵活的双手如何完成洗头,吃饭等日常;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护理人员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新增输液报警器,为输液患者做好提醒,多上一层“保险”。

此外,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住院患者过生日,增设摆渡车为腿脚不便的患者提供接送服务,为患者制作广播动画宣教康养素材、制作防走失肩章等举措彰显医者仁心,患者满意度提升,赢得了信赖与赞誉。

精益求精,科研获多项突破

无微不至的服务加上规范的标准化建设使得医院发展的步伐越迈越大,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的带领下,医疗团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今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成功进行了自建院以来第一例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手术,这一里程碑性的手术为患儿带来了新希望,也为医院在儿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心内科完成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大血管外科则完成一例难度大、风险高且过程极其复杂的心外手术,通过“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置换+二尖瓣成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挽救患者生命。

一直以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医疗技术发展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重视并不断推进临床科研的进步与发展,获批济南市骨病手术机器人应用临床医学研究中心,Holosight手术机器人能够减小对病人的创伤,以小创伤达到治疗目的,减轻了众多患者的疼痛,也开创了山东省骨科手术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智能时代。今年4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中枢性肢体痉挛瘫的外周神经调控研究”协作单位,这必将极大提升骨科、神经内外科、康复科等多个专业的水平,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惠及广大脑瘫、脑外伤、脑卒中病人,重建患者的肢体,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为患者燃起希望之光。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不断精益求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突出卓越表现,成功创建为济南市级医院第4家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完成多项课题调研与申报工作,未来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