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之后,张向荣新作《三国前夜》再探汉家故事

《祥瑞》之后,张向荣新作《三国前夜》再探汉家故事
2024年07月05日 17:4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曲鹏 济南报道

近日,文史作家张向荣推出新作《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东汉末年政治变迁的神秘面纱,呈现了一部东汉版的“权力的游戏”。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张向荣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是张向荣于2021年推出的首部历史非虚构作品,截取汉宣帝到新莽这一历史片段,从“祥瑞”视角切入,剖析王莽的个人、家族和政权相关的人物事件,再现了太后王政君、外戚王氏家族、刘姓皇室家族、儒家经师、官僚士大夫等在西汉末年政治舞台的角力,进而重新审视旋涡中心的王莽,窥见他和时代的真貌。

《三国前夜》延续了《祥瑞》的学术探索精神,深入探讨了东汉时期儒学与士大夫政治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帝国命运的影响。张向荣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指出了东汉历史的“存在感”问题,并通过大量出土文献和考古成果,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宏观的历史叙事框架。

出于一贯的问题意识,《三国前夜》开篇以失败者王莽的头颅为引,讲述这颗头颅被收藏进洛阳武库的辗转历程,揭示其作为东汉帝国之宝物所具有的警示意义。张向荣认为,王莽的头颅就像是秦汉帝国的一个隐喻,“旧邦新命”的东汉社会,上下各阶层都怀揣着“致太平”的美好愿景,却在重重吊诡之下迎来了群雄逐鹿、三分天下的局面。如历史学者仇鹿鸣所说:“三国历史实际上处于东汉中期以后诸种问题的延长线上,本书则尝试勾勒出这一线索。”

在对东汉政治特色的分析中,《三国前夜》提供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寡头皇后制”“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传统观点的重新解读,以及对“黄巾起义”真相的深入剖析。作者特别关注了东汉后期桓、灵二帝的执政时期,细致还原了两次党锢之祸的始末,深刻揭示了儒家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形式上,《三国前夜》采用了正午、午后、黄昏、入夜、深夜、黎明等富有节奏感的章节划分,从建初四年的“优美”“稳健”写到东汉帝国的结构性崩溃,作者由此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不同于《祥瑞》以王莽为核心人物,张向荣在新作中挑战了更有难度的“群像”书写,辅以多幅人物关系表和人名索引,梳理复杂的人物关系,方便读者阅读。除了士大夫、宦官、宗室,《三国前夜》也力图呈现这一时期普通人的观念乃至爱人、尊神、敬鬼的时代风貌,更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如史上声誉颇佳的后妃、寻常闾里的民妇、后宫里的经学少女等。

作家刘勃评价《三国前夜》“把繁复的学术研究转化为轻盈叙事的笔力罕有其匹”。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学术洞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东汉末年政治生态和社会风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