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鸟种红胸黑雁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鸟种红胸黑雁
2024年10月17日 06:1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近日,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科研人员张树岩在日常鸟类监测中,记录到一只红胸黑雁,这是该物种首次在保护区被发现。

红胸黑雁正与一群豆雁在农田地里觅食。 张树岩 摄

红胸黑雁属于雁形目鸭科黑雁属,是一种小型雁类,全长55厘米左右,体羽有金属光泽,前颈至前胸有大片棕红色羽毛,头、后颈羽毛为黑褐色,两侧眼和嘴之间有一椭圆形白斑,是雁类家族中体羽最艳丽的成员。喜欢栖息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是典型的迁徙型鸟类。红胸黑雁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极地冻原带,每年9月中下旬成群迁往东欧、南欧和中东地区等地越冬。冬季大多出现在有耐碱植物生长的湖泊和水库周围,也出现在地势低洼的咸水湖、沿海地区和农田地里。主要以青草或水生植物的嫩芽、叶、茎等为食,也吃根、植物种子和麦苗等。在中国属于罕见的迷鸟,冬季偶见于洞庭湖和广西南宁等地。在河北、河南、四川、安徽、江西、新疆、山东等地有过零星记录。

2016年数据显示,红胸黑雁种群数量整体处于下降趋势。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2021年,红胸黑雁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1月,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迁飞区,是重要的候鸟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今年7月,黄河口候鸟栖息地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该栖息地拥有河口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湿地和稻田湿地等多种类型湿地,是雁鸭等食草型鸟类重要的越冬地。红胸黑雁的到来并非偶然,说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食物丰富,适宜其生存。我们将持续跟踪监测,不断提升保护水平。(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马瑞琳 通讯员 王玉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