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通讯员 郝爱
时针指向十点,当天完成四台手术的王大川带着难掩的疲惫回到病房。
轻轻的叩门声打破了宁静,一名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瘫痪,希望转到上级医院来救治。
患者为大!王大川紧急安排患者连夜转运。
手术室的灯又亮了起来。汗水浸湿了手术衣,一台6个半小时的翻修手术,让那名患者在三个星期后拥有了自由行走的机会。而类似的经历,对于王大川而言,并不在少数。
从复刻到领跑
行医笔记伴他起舞刀尖
作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柱,也是中枢神经脊髓的通道。要在解决病变的同时,保护好周围的血管和神经,脊柱外科的手术几乎没有容错空间。
也是因此,一些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却面临因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只能姑息治疗,甚至在瘫痪和剧痛中度过余生。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三病区主任王大川,就是这些高难度高风险手术的一名“终结者”。
1987年,王大川考入原山东医科大学,自此与医学结缘。
当时,我国的脊柱外科事业还在萌芽阶段。2009年开始,王大川先后去到日本、德国,研修学习国际先进的脊柱外科疾病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回国之后,他便把那些在脑海中演练过无数遍的手术操作带到了手术台上。
凌晨3点的手术室,记得他力求尽善尽美的操作与满意而归的笑容。时光匆匆十年间,他才把所有术式成功复刻。
王大川说,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一个好医生,要善于总结。
于是,每个典型病例、每台疑难手术,他都会将其记录在册,从术前检查结果、手术规划,到术中所见与手术步骤,然后是术后随访和患者康复情况。每一台手术、每一个病例,都是沉甸甸的资料累积;每一例资料的留存,都有星光的陪伴。
一本本笔记,帮助他打磨出一手过硬的本领,实现了手术技术的螺旋式上升。从常规手术的高质量、规范化开展,到高难度手术的常规化、安全化开展,王大川带领团队在省内率先开展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形治疗;开展脊柱原发性肿瘤以及转移瘤的EN-bloc整块切除,椎管内肿瘤积累了逾千例经验;率先开展胸椎黄韧带骨化以及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一期后路“涵洞法”切除、实现颈椎创伤和肿瘤患者中椎弓根螺钉的应用……
从医三十多年,王大川一路冲云破雾,不断攻关脊柱外科高难度手术和先进诊疗手段。那些辗转多家医院却不得治的患者,终于在这里找到了重拾治愈与健康的希望。
立足专业前沿
谱写微创智能手术新篇
蝶变升级,王大川逐渐站到了专业领域内高精尖手术的制高点。伴随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他的笔记越写越薄。但看到患者从初见时的步履蹒跚到术后康复的身姿笔直,一直都是王大川最开怀的事情。
立足专业前沿,王大川很早就意识到,脊柱手术的微创治疗是势在必行。他带领团队先行先试,于国内首先将国际先进的OLIF微创技术应用到退变性脊柱侧弯手术治疗,让那些脊柱侧弯尤其是可能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患者有了快速康复的新希望。
除去OLIF,UBE(单侧双通道内镜)、单孔镜以及MIS-TLIF、PVP、PKP等微创技术的应用,以更小创伤、更多功能保护帮助患者解决脊柱痼疾。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占比超过80%。
看到近年来人工智能、微创、精准医学在骨科广阔的应用前景,王大川紧跟时代步伐,探索脊柱外科手术的智能化、精准化转型,积极引进骨科数字化智能手术室、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超声骨刀、术中脊髓监测等先进设备,开启了脊柱外科手术智能化诊疗的新时代。
医无止境。王大川表示,他将倾尽全力,做到常规手术规范化、微创化,高精尖手术精准化、安全化,彰显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齐鲁系”“学院派”和“国家队”三张名片优势,为患者提供优良诊疗服务。
言出必行,王大川一直在路上。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