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文明风起巷陌间

东营:文明风起巷陌间
2024年12月04日 22:0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彰显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蕴含着市民的智慧与温情。今年以来,东营市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文明实践在身边”主题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多种形式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点子”聆听居民的所需所盼

文明实践是源自人内心的自觉行动,人人都是文明的因子,人人都是文明实践行动者。

如何让开展的活动更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此,东营区黄河路街道辛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走进居民身边,用耳朵听,用笔触记,汇聚涓涓民意,同时考虑到社区现有资源,最终决定实施“点亮夜生活,乐享夜精彩”文明实践项目,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该项目通过组织夜间文化活动、健康讲座、便民服务等多种形式,不仅丰富了居民的夜间生活,还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做到了将文明实践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让文明之光在夜色中闪耀。自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社区热线的工单总量显著下降了40%。此外,项目还持续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促进了社区间的积极互动,并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居民的小事,关系的可是居民们的幸福感。因此,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始终将居民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努力解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的锦苑社区,始终秉承“做实服务即最佳治理”的核心理念,依据居民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致力于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推行健康帮体弱、低龄帮高龄,邻里有事邻里帮。像磨刀、维修这些小事,通过小区能人的志愿服务就可解决。辖区内36户困难家庭、45位高龄老人都有人结对帮扶。社区有“爱洒桑榆”“星星成长”等为老为小服务平台,还建有中青年居民喜欢的“幸福夜校”“幸福微工厂”。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居民家里有了喜事,有“喜事帮办”项目,根据居民的风俗习惯提供帮助,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里。

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社区成立了46支社区社会组织,其中最大的社区公益组织“V笑益起来”,经过三年的发展,注册志愿者达4700多人,公益服务时长达24000多小时,服务大众300万余人次,生动诠释了服务也是组织群众、凝聚民心的一种方式,让治理对象变成了服务力量。

文明实践,既是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东营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在挑选实践项目时,注重围绕群众生活中的难题,有针对性地回应群众诉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吸引了大量群众参加。

“找路子”化解居民的急难愁盼

人人都是文明实践的受益者,人人都是文明实践的主角。在社区,文明实践活动拥有广阔的大舞台,这里不仅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展现文明风貌的前沿阵地。

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区域,承载着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的居住需求。这里,生活的点滴细节,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社区画卷。面对部分孤寡老人生活上的困境,以及邻里间相对陌生的现状,社区的作用愈发凸显。它不仅是解决居民生活问题的桥梁,更是促进居民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的纽带。通过组织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社区让居民在服务他人、贡献社区的过程中,收获了个人的成长与幸福,共同编织着和谐美好的社区生活。

从填饱肚子到过好日子,从农村大院到城市社区,从街里街坊到楼上楼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在不断变化和提升。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梅园社区聚焦居民“婚丧嫁娶”需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谁家近期有红白事,理事会便会主动上门,送上“便民贴”,与事主交换意见,按需安排人员为事主提供服务。“便民贴”上分别有婚庆公司、鲜花店、医疗救护等可能用到的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红白理事会还积极帮助协调各项事务,避免发生流程受阻、邻里纠纷等问题。贴心的服务,让居民们在享受传统习俗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明新风尚的温馨。文明实践如春风化雨,沁润了居民心田。

利津县凤凰城街道永利社区每周三为社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提供午餐,把饭菜做得软烂,适合老年人口味,少油少盐低糖,保证饭菜的营养搭配和质量。社区积极延伸“幸福餐厅”功能,融入志愿服务、休闲娱乐、医养健康等服务,配备有阅览室、书法室、乒乓球室等各项配套活动室。就餐期间,为老年人提供理发、健康体检等服务。此外,传统节日、老人生日等节点,还会进行文艺演出,为老人过集体生日,开展吃长寿面、生日蛋糕等活动。老人对幸福餐厅的满意度极高,老人在这儿就餐,还一起相互交流聊天,孤寡老人享受到了家门口的温暖。在永利社区,每周三都是老人们和幸福餐厅的双向奔赴。

面对居民的急难愁盼,社区应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找路子”,以实际行动回应居民关切。无论是梅园社区的红白理事会,还是永利社区的幸福餐厅,都是社区用心用情服务居民的生动写照。

“搭台子”与居民合唱文明大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强烈。文化虽然看似无形,但其时时处处存在,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明实践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必须重视文化的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模式是关键。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处处可见文化的印迹,侧耳细听,可以听到“房爷爷红色课堂”中传来的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安宁社区充分用好群众身边的活动空间和师资资源,实现就近就便随时宣讲。建成“房爷爷课堂”“历史展厅”等固定宣讲阵地,搭建竹清亭、长亭下、凭栏处、小幸福空间等室外宣讲场所10个。迄今为止已坚持了5年时间,吸引100多名离退休干部加入,开展理论宣传活动200余场次。身边人用通俗的语言进行理论宣讲,群众听得清楚明白,较好地起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

胜利街道锦华社区实施“文润锦华”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以文化服务为主线,破解社区治理难题。2020年8月,锦华之声报纸编辑部成立,截至目前已经发行近50期。社区成立诗社,今年5月诗集《江山如此多娇》出版,激发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凝聚了社区的向心力。还组建了锦华播报团,每天两次利用社区的广播站,将优秀作品及人物故事传播至社区的每个角落。今年10月,出版了《1964,他们正年轻》石油回忆录。社区17位老同志的129幅作品搬进东营市文化馆的展览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线上线下展览。社区老兵合唱团自主创作并编排的社区之歌《锦绣年华》,其合唱版、童声版及独唱版唱响了锦华,也唱响了东营。

社区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的价值感和幸福感,激发了居民深处的热情与奉献精神,社区居民由陌生变得熟悉了,争相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治理难题随之破解。

满城劲吹文明风,同心共筑幸福城。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一项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场场如火如荼的志愿活动,一次次全民参与的文明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东营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递文明之光,持续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增色添彩,也擦亮了文明城市的美丽底色。(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商尧 东营日报记者 扈美荣)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